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女青少年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方法抽样调查本地1342例青少年学生,通过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学生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上的现状。结果男女在营养知识认识上,对于基本常识性内容知晓率较高,但是在胆固醇、维生素等知识的了解上,学生认识度较低,同时男同学了解度更低。男女青少年在态度行为上具有较为显著的差异,在偏食情况上较为凸显,不合理饮食与运动情况比例较高。结论在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上,男女学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要针对不同情况做针对性宣传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营养知识 态度 行为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况以及开展艾滋病同伴教育后的效果。方法本研究运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对大学新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以及相关行为;采用实验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同伴教育,使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同伴教育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改变。结果本次调查的样本量为2300人,均为高校大一新生。大学生性艾滋病知识获得的来源主要来源于电视广播(71.2%),仅有24.7%来源于父母教育;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中,知晓率最高的问题是“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会得艾滋病吗”(96.3%),知晓率最低的问题是“世界艾滋病日是哪天”(29.5%),大多数问题的知晓率都在70%-95%之间;艾滋病相关行为的基线调查显示4.8%的新生有过性行为;36.4%报告从不使用安全套;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8.54岁;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比较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知识总分分层后知识总分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伴教育后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艾滋病相关态度得分情况分析中,对性别,民族进行分层,态度总分分层后态度总分除了少数民族在同伴教育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总体比较高,具有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能力。2.大学新生对于艾滋病关于情感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高,但是对于行动方面的态度正向率比较低。3.同伴教育在艾滋病知识态度方面有一定的成效,经过同伴教育后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和相关态度正向率都有所提高。

  • 标签: 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同伴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编制适合基层乡村医生职业精神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医师宣言以及相关职业精神问卷,半结构访谈编制初始条目池。然后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3位富有经验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形成初始问卷,采用问卷调查法,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乡村医生职业精神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包括6个维度,共32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1,内容效度比为0.902。结论乡村医生职业精神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问卷信效度较好,可用于基层乡村医生职业精神的认知、态度行为的调查。

  • 标签: 乡村医生 职业精神 问卷编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力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自制KAP调查问卷PRECRDE-PROCED模式统计两组人员视力健康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其中对照组调查人员不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调查人员接受视力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健康知识态度行为评分。结果对照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知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调查人员三项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力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健康体检人员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可提高体检人员对视力保护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保护视力、纠正不健康视力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视力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识、态度与管理行为现况,为完善我院ICU护士培训体系建立ICU患者睡眠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依据,以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采用全员参与法,使用“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我院ICU护士进行网络调查。结果60%以上ICU护士每天记录ICU患者睡眠时间、ICU护士每天评估ICU患者睡眠质量、所在科室的医生强调过患者夜间睡眠的重要性。结论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予以了高度重视,但对其各方面的知识认识不足,且行为,需要建立解决ICU患者睡眠剥夺的思想理论,并在睡眠管理体系中加入此理念,以指导ICU护士为患者提供合理的干预措施,以提高ICU患者睡眠质量,维持其良好状态,尽早康复出院。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患者睡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给予试验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知识知晓率与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妊娠期糖代谢异常患者的知识知晓率,并提升其治疗依从性,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妊娠期糖代谢异常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营养教育对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宝鸡职业技术学院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校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分别对营养教育干预前后干预组和对照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价营养教育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教育能有效改善高职护理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

  • 标签: 营养教育 知识 态度 行为 高职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江苏省内肿瘤专科医院护理人员姑息护理态度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建议,为帮助肿瘤科护士树立正确积极的姑息护理态度、从而更好地在肿瘤科开展姑息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方便抽样法,选择江苏省三家三甲医院肿瘤专科254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了解人口统计学资料,使用Bradley态度评估问卷评估护理人员姑息护理态度。采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4名护理人员Bradley态度评估问卷平均分为35.11±3.33分,其中“护患沟通”维度标准均分最高为3.23±0.57分。结论该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态度不够积极,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姑息护理 肿瘤科护士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本科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现状,并探索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对456名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20.0软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8.8%的本科护生医护合作态度总分在46~60分之间。高考第一志愿为护理专业的护生在医护共同教育和合作、护理与治疗的对比、护士自主权三个维度得分以及医护合作态度总分上均显著高于第一志愿为非护理专业的护生(P<0.05),不同年级的护生在护理与治疗的对比、护士自主权两个维度上得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本科护生的医护合作态度总体水平良好,年级和第一志愿是护理专业是影响护生医护合作态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本科护生 医护合作 态度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在校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探讨如何推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徐州医科大学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关于器官捐献认知现状的调查。结果65.7%的医学生表示愿意捐献自身器官,0.4%表示赞成但不会捐献,33.9%明确表示拒绝捐献自身器官;医学生对于器官捐献态度由于性别、专业、年级、对相关政策流程的了解程度、家庭的意见、社会的宣传力度等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医学生对器官捐献的态度仍需要正确、积极的引导,影响医学生对器官捐献态度的因素较多。

  • 标签: 器官捐献 医学生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疼痛管理相关知识、态度,为疼痛管理的规范化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68名护理人员进行疼痛知识、态度的调查。结果护理人员对三种疼痛评分方法以及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的了解程度调查发现,了解一点和部分了解所占比例基本均在50%以上;227人(19.43%)未对入院患者进行疼痛的常规评估,240人(20.55%)所在科室未开展对疼痛患者采取疼痛的预防措施,116人(9.93%)所在科室未关注疼痛管理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对疼痛的评估、疼痛的镇痛、疼痛知识教育等方面发现,有必要和非常有必要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疼痛知识培训,为疼痛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疼痛知识 疼痛管理 态度
  • 简介: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从大学生对“网恋”的支持程度、大学生对“网恋”的接受程度以及自己是否会“网恋”3个角度研究大学生对“网恋”的态度。结果表明:8.7%的学生反对“网恋”,3.8%的学生赞成“网恋”,30.4%的学生持中立态度;47.8%的学生表示不能接受“网恋”,12.0%的学生能接受“网恋”;55.4%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发生“网恋”,8.7%认为自己会发生“网恋”。

  • 标签: 学生 态度 网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校大学生死亡认知与死亡教育需求调查,分析其认知总体状况形成原因,为以后开展大学生死亡教育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自制问卷分别对本校16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三年级学生条目均分问卷总分均低于其他年级;大三学生死亡教育前后死亡认知得分有显著差异;大一、大二、大四总均分无显著差异;大学生总体上对死亡教育有较大需求。结论大学生对于死亡认知有待加强,学校需加强死亡教育。

  • 标签: 死亡态度 影响因素 死亡教育
  • 简介:摘要探索四川省高校90后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的真实态度。采用IAT内隐联想测验进行内隐态度测量,采用“大学生同性恋态度问卷”进行外显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外显态度上55.9%的大学生接受同性恋或持中性态度,而内隐测量中44.1%的大学生排斥同性恋,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两者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存在显著差异(t=5.212,P<0.001)。说明大学生对同性恋现象持有积极的外显态度,但也存在内隐偏见。

  • 标签: 同性恋态度 内隐联想测量 自编问卷 90后大学生 差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站护士采血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相应对策。方法以本中心33名外采护士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行为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外采护士护理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与家人一起的时间较少”(3.22±0.77)、“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长”(3.15±0.83)和“采血工作模式单一(3.12±0.81)”。结论应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高外采护士工作热情,保证采血质量。

  • 标签: 血站 护士 护理行为
  • 简介:摘要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后期学习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学生在这个阶段也面临着诸多的学习压力,因此,中学生也是出现了一定的亚健康状态,这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造成了和很大的困扰,严重的话甚至造成中学生危险行为的产生,国家也是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逐渐的进行的重视,下面,本文就针对中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类型、产生的原因以及危险行为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中学生的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中学生 亚健康状态 危险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针对100例孕期女性进行调查,调查其孕期营养知识了解情况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态度,从各个角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本次研究于2016年7月1日到2017年7月30日间进行。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收入、职业、丈夫文化程度、自身文化程度等均会对其营养知识得分产生影响,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结论孕妇孕期营养知识的态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文化程度、收入和职业等均可作为独立因素,影响孕妇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因此临床应该注重营养知识的教育和宣传,提高群众营养知识水平。

  • 标签: 孕妇 孕期营养知识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迷信”行为是竞技运动中的常见现象。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47名运动员和教练员进行的半结构化访谈,归纳了运动员赛前“迷信”行为的具体表现,探讨了迷信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结果表明(1)被访者呈现的“迷信”行为可分为保持获胜细节、携带幸运物、避免不吉利事件的发生和避免使用谐音“输”的物品4个方面。(2)实施迷信行为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有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比赛状态、提高比赛士气、增加心理舒适度和降低心理负担5个方面。本研究发现,运动员利用这些“迷信”行为给予自身积极暗示,有助于比赛发挥;而当不能实施“迷信”行为时则会主动调整自身状态,以便达到较好的赛前心理状态。

  • 标签: 运动&ldquo 迷信&rdquo 行为,竞技运动,自我控制,质性分析,运动员比赛心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