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方法选取临湘市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上报的577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结核病知信行量表对所有结核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577例结核病患者知识评分(16.75±1.24)分、态度评分(13.40±1.35)分、行为评分(42.38±1.12)分。结论临湘市结核病患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普遍较差,今后尚需要围绕结核病展开更大力度的宣教活动。

  • 标签: 临湘市 结核病 知识 态度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乳腺癌患者护理当中,应用细致化护理对患者个人心理治疗态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内收治的58例乳腺癌患者为对象,将其按照相关方式均分成基础组与改良组,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改良组患者则接受细致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与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基础组,且治疗依从性更好,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于乳腺癌患者的护理,选择细致化护理方案效果较好,该护理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细致化护理 治疗态度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 简介:为了更深入地开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内容,促进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我们于2004—05对顺义区南法信镇居民进行了健康状况、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的调查,报告如下。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状况 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对外科护士对于患者安全态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以期为外科管理人员管理工作指明方向,并为提升外科护理对患者安全态度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外科护士 安全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延续性护理提高慢性心衰患者自我行为,改善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对照组仅嘱按时复查,3个月后,比较2组的健康知识、自我护理能力、预后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防治知识、用药知识、自我管理等方面的健康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方面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脏性猝死、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够满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需求,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可改善预后。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心衰 自护行为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行为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和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80例为本次实验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显著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抑郁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差异显著,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具有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和神经功能修复的积极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认知行为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神经功能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输尿管结石患者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遵医行为复发情况。结果干预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遵医行为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率比观察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输尿管结石患者负性情绪,提高临床遵医行为,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输尿管结石 心理状态 遵医行为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行为、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150例社区高血压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系统干预6个月。结果干预后患者行为改善、服药依从性比干预前明显增高(51%~88%),血压由干预前的(162.3±8.9)/(107.1±9.3)mmHg降低到干预后的(131.3±8.5)/(81.5±7.7)mmHg(P<0.05或P<0.01)。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知识水平,改善其不良生活行为服药依从性。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护理干预 行为 服药依从性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为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2017年收治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2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基本资料以及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攻击性量表,冲动行为量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冲动伤人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P>0.05,无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中身体攻击性,指向自我攻击性评分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攻击性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中行动分量表与没有发生冲动行为患者的冲动行为量表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伤人行为与患者的疾病状态,年龄,性别无显著关系,主要与患者的冲动性人格,攻击性人格有直接的关系,临床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相应的评估,做好相应的预防,降低伤人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住院精神分裂症 冲动伤人行为 相关因素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盲选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行为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负面情绪评分与护理满意度作为对比依据。结果1)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优良率(P<0.05);2)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P<0.05);3)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评分(P<0.05)。结论在冠心病患者的护理当中采用行为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负面情绪。

  • 标签: 冠心病患者 行为护理 患者护理满意度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某社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态度。方法以某社区68例中青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个人基本资料,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的血糖监测知识了解情况及其对学校血糖监测知识的态度。结果患者对糖尿病血糖监测知识的答卷正确率为52.4%,以血糖试纸的保存环境的正确率最高(77.9%),以血糖仪测量口污染时用什么清洁的正确率最低(22.1%)。患者对学习血糖监测知识的态度表示很愿意12例,愿意30例,无所谓21例,不愿意5例,愿意率为61.8%。患者学习血糖监测知识的形式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网络方式(41.2%)、宣传手册(30.9%)、电话交流(17.6%)、集中授课(10.3%)。结论调查社区中青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知识和态度,有助于社区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临床护理质量的提升以及患者血糖的控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社区 中青年糖尿病患者 血糖监测 知识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检验结果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2月期间本社区进行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干预措施,给予试验组患者健康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后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并比较干预后患者血糖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糖尿病知识掌握度和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干预后患者的血糖指标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检验结果健康行为干预的效果较好,价值较高。

  • 标签: 社区糖尿病 健康体检 健康行为干预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口腔癌患者术后卫生行为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70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卫生行为改善情况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癌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既可改善术后卫生行为,又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几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口腔癌 术后卫生行为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护理措施。方法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进行分组,A组35例(伴攻击行为),B组31例(不伴攻击行为),采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分析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攻击史、NOSIE-30评分两个因子分(激惹和精神症状)的比较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与攻击行为密切相关,认真评估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促使患者病情稳定、健康恢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护理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通过心理护理遵医行为对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近年来本院诊治的50位患冠心病者作为案例,把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25人,分别使用常规护理的方法与在常规护理之上加上心理护理的方法,将两组病人护理后的情绪改变情况来比较。结果通过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不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心理干预后,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有明显提升,表明有效的心理护理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病人得到了良好的情绪,护患关系得以提升,互相信任,在临床治疗上的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心病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现状,分析而这与疼痛护理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我地区范围内的5家综合医院,经系统抽样法,抽选符合要求的100名肿瘤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通过发放自制调查问卷,对有关研究指标开展调查。结果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的综合得分为17.8±1.7分,处于中下水平。肿瘤科护士疼痛质量调查分值均值在11.1±0.8分,处于中等水平。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同疼痛护理质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15.948,P<0.05)。结论当前阶段下肿瘤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整体水平较低,疼痛护理质量较差,而两者之间因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应通过提高护士疼痛管理知识、转变管理态度来提高疼痛护理质量。

  • 标签: 肿瘤科 护士 疼痛管理 管理态度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自我感觉负担消化系统症状控制的影响。 方法 选取 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完成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消化系统症状控制情况。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 SAS评分达到 41.5±3.7分, SDS评分达到 50.1±3.3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在面对方面的 MCMQ评分达到 22.4±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回避和屈服方面的 MCMQ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完成后观察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为 88.8±11.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 MAAS评分总分,且观察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化学性胃炎、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对肺癌患者应对方式和自我感觉负担的影响确切,患者自我感觉负担减轻,应对方式有所改善,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的几率。

  • 标签: 亲情护理联合正念行为训练 肺癌患者 应对方式及自我感觉负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病情的影响。方法此次实验选取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患者75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延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延伸护理,可充分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与遵医嘱意识,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良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乙型肝炎 遵医行为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8年4月期间70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将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2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2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后的SAS以及SD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占有明显的优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生活质量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 标签: 肺癌化疗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以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随机的抽取80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两种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对比,一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设为常规组(40例),另一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延伸护理,设为实验组(40例)。经过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遵医嘱行为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为(81.26±10.02)分,对照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为(59.11±10.21)分,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一定的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硬化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遵循医嘱的行为,同时改善患者病情,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延伸护理 乙型肝炎肝硬化 遵医嘱行为 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