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是探讨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增加患儿的治愈率,促进小儿腹泻病的护理工作更好的发展。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小儿腹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临床预防和护理经验。方法对118例腹泻患儿进行严格消毒隔离,根据病情合理治疗,精心护理。结果痊愈出院60例,住院天数最少2d(3例),最多12d(1例),平均住院5.48d;好转出院的患儿58例,住院最少1d(7例),最多9d(3例),平均住院3.71d,无死亡病例。结论我院小儿腹泻病的整体护理质量安全、可行。

  • 标签: 小儿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6年10月治疗异位妊娠的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帮助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异位妊娠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的干预模式来帮助患者实施治疗,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发生情况,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异位妊娠 护理措施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控制。方法对病毒性肝炎的预防控制进行分析。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性特点做好预防控制工作,加强管理和经济投入,降低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结论病毒性肝炎目前缺乏可靠的特效治疗,慢性及重型肝炎应合理用药。甲型肝炎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管理好传染源,必要时进行被动免疫等措施。随着乙肝疫苗的广泛使用,对乙型和丁型肝炎可采取以保护易感人群为主,同时切断传播途径等预防措施。对丙型与戊型肝炎,因其疫苗研制困难很大,因此,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对庚型肝炎目前认识尚不清楚,难以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仍倾向于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预防措施。

  • 标签: 病毒性肝炎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国产兰索拉唑的药动力学进行研究,详细分析其具体参数与进口兰索拉唑之间存在的差异。方法选择36例符合试验要求的健康志愿者,按照每组18例划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选择进口兰索拉唑进行服用,研究组选用国产兰索拉唑,针对受试者用药前1小时、用药后1小时、用药后2小时和用药后4小时、8小时、12小时、24小时的血浆HPLC实施测定,研究药物半衰期,详细记录药物达到稳态的时间,分析最大血药浓度等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研究组选择国产兰索拉唑来实施测验所得到的药物半衰期、达到稳态时间与进口兰索拉唑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兰索拉唑受试者以及进口兰索拉唑受试者在最大血药浓度等药物动力学参数比较上未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兰索拉唑以及进口兰索拉唑在药物半衰期、达到稳态时间、最大血药浓度等药物动力学参数比较上没有呈现出明显差异,国产兰索拉唑在经济性上优于进口兰索拉唑,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国产兰索拉唑 进口兰索拉唑 HPLC 经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的护理方式对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56例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治疗肺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护理方式包括常规的护理以外,还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雾化以及排痰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患儿进行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89.28%),同时观察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哮喘缓解时间以及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均有一定的缩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治疗率高,能促进患儿的恢复,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雾化吸入 肺炎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药理作用,并探讨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抽取2013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了解药物使用方法、用药频度等等,做以总结。结果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应用较频繁的有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药物使用频度为11.13,常见的使用方法是肌肉注射,不同药物的药理特征存在着差异。头孢曲松主要应用于呼吸道感染、败血症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头孢哌酮主要应用于皮肤感染、淋病、关节感染等临床中。结论我院使用第3头孢菌素类药物比较合理,要求医务人员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并确保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第3代 头孢菌素类药物 药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异丙酚静脉麻醉患者药动力学产生的影响作用。方法将我院2018年全麻下行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对照组仅给予异丙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药动力学参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4h、12h、24h后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异丙酚的平均血药质量浓度变化符合二室开放药动力学模型,研究组患者T1/2α、T1/2β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CL、AUC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静脉麻醉能够提高患者术后麻醉镇静效果,对异丙酚的药动力学影响较小,适用于临床手术患者麻醉。

  • 标签: 静脉麻醉 芬太尼 异丙酚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随着西方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重要群体,更应受到关注。本文首先从定义、维度、结构三个方面对主观幸福感进行概述,接着重点介绍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并指出相应策略。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三头孢抗菌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临床上常用的第三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将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剂类型与前两予以比较,同时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给药方式及用药剂量进行比较。结果第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为11.23,高于第一头孢菌素类药物且低于第二药物。第三头孢菌素抗菌类药物中的常用药物为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成人用药主要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给药方式,且具有明显的药理学特征。结论第三头孢菌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较为合理,熟练掌握第三头孢菌素的药理学特征才能更好地为头孢菌素的合理使用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第三代 头孢菌素 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血液标本临床检验合格率。方法选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待检验的血液标本360份。统计分析临床检验不合格情况,并找出不合格原因,以此提出针对性对策。结果所有的待检测血液标本中,检验不合格的有184份,占51.1%;引发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标本凝固50份、送检不及时66份、采血不规范68份。结论临床检验血标本期间,存在多种因素引发检验不合格,通过分析其中各类原因,以此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降低血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率。

  • 标签: 血液标本 临床检验 原因和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016年10月份于我院进行诊治的75例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患者,全部患者都采取胃镜活检诊断,把术后病理切片的检查作为对照,分析检查的结果。结果胃镜活检的检查结果和术后的病理切片检查结果相比,差异不够显著,P>0.05;75例患者都没有出现大出血或是其他的并发症。结论将胃镜活检病理诊断应用于上皮内瘤高级别诊断中,其诊断效果比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胃镜活检 病理诊断 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宁心汤进行联合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7%);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心电图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采用动态化随机单双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0例,采用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采用人文关怀护理配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以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小于0.05)。结论治疗恶性肿瘤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进行配合,可以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疼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文关怀护理 恶性肿瘤 影响分析
  • 简介:(广西梧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广西梧州543000)摘要研究证实,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密切。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以及对HPV检测方法进行比较。HC2检测是高危型HPV的诊断标准。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HPV) 子宫颈癌 HC2检测的优越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护理干预中个体化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占49.04%(51/104),采取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占50.96%(53/104),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以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疾病知晓率、遵医行为率、护理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后,两组SF-36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S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但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遵医行为率、护理满意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个体化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1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创伤性骨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疼痛控制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比,术后肿胀、疼痛情况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相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2.11%,对照组为71.05%,两组对比,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术后给予疼痛控制护理,临床疗效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疼痛控制护理 创伤性骨折术后 康复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老年髋部骨折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我院在2016年4月底—2017年11月初接收诊治的74例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7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他们护理的方式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健康教育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健康教育组实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对两组在进行护理之后的疼痛程度、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健康教育组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住院时间、疼痛程度较常规组的来说较优(P<0.05),患者的护理后满意率与常规组的进行对比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既能够使患者的疼痛感减轻,又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减。临床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进一步宣传与应用。

  • 标签: 老年髋部骨折 健康教育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248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则行健康教育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SAS)、抑郁评分(SDS)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122例(98.39%)显著高于对照组110例(88.71%)。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呼吸道内科住院患者行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健康教育模式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责任制助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进展的影响,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20例初产妇进行随机对比研究,给予其中参照组6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研究组60例产妇行责任制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干预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围产期各数据统计显示,研究组产妇顺产率为55.00%(33/60),剖宫产率45.00%(27/60),参照组分别为31.67%(19/60)、66.67%(40/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差异不显著(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责任制助产护理应用于初产妇分娩中,可有效增加产妇顺产率,减少产程时间,提高临床分娩安全性,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责任制助产护理 初产妇 分娩方式 产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