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食管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收治的40例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单药西沙比利治疗,观察组则采用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30天后进行胃镜检查,比较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1)症状疗效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45%显著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95%(P<0.05)。(2)胃镜疗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1%(P<0.05)。结论使用洛赛克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较单独使用西沙比利的效果明显,具有推广使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洛赛克 西沙比利 反流性食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沙比利联合健脾汤应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n=43)与参照组(n=37)。研究组给予西沙比利与健脾汤联合治疗,参照组给予单独健脾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较参照组显著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2.43±1.45)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西沙比利与健脾汤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具推广价值。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沙比利 健脾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到2017年8年在本院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的患者72例,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对选择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两组患者都进行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以及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的建议。对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温水口服)联合西沙比利(5mg/次,3次/d,餐前口服)治疗,而对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沙比利口服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6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同时对患者治疗后半年内的复发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治疗6周后,对照组临床疗效约为77.8%,而观察组临床疗效约94.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率为13.9%,而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为8.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半年内对照组复发率为30.6%,而观察组复发率为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西沙比利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对降低患者复发率也有一定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西沙比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药物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药物中毒患者采取血液灌流治疗,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调查其心理状态、临床依从性和满意率。结果本组每例患者平均进行2次治疗,最后都已康复出院。本组出院HADS评分较入院时有明显的降低(P<0.01);本组患者依从率为100%,满意率为97.4%。结论对急性药物中毒行血液灌流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其心理负担,促进身心康复,保障临床依从性和满意度。

  • 标签: 药物中毒 血液灌流治疗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小动态心电图对于检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进行检查的200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电图、24小动态心电图两种检查手段,归纳分析两者对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结果200例患者以24小动态心电图方法检出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100%,而常规心电图为58%,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小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中,有着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律失常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进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及影像学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9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确诊,并对其进行心电图检测以及CT/MRI影像学检查,就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存在有心电图明显变化的患者有50例,占据55.56%,其中40例脑出血患者中就有35例存在有明显心电图变化,其比例为87.50%。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心电图以及影像学变化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深入的探究,并为后续的治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心电图 影像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胃肠道反应和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3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60例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将常规护理应用在对照组中,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显著,有效预防了肿瘤病人化疗胃肠道反应。

  • 标签: 肿瘤患者 胃肠道反应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母亲需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分娩后0~28天的母婴分离产妇250例,新生儿确认转入无陪护病房后,研究人员立即指导产妇填写调查问卷,时间为60min。结果产妇中专科文化比例最高(50%),其次本科及以上、初、高中、小学及以下;无工作者(78.00%)、人均月收入3000~5000元(52.80%)、社保支付(81.60%)、阴道生产(65.20%)、足月(85.60%)、泵乳间隔>5h(57.20%)最多;新生儿转科多因疾病(85.60%)。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母亲需求评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获得支持、自身舒适。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母亲前10位需求分别是了解新生儿病情、治疗情况、确保新生儿治疗结局、医护能否随时解答疑惑、新生儿病情变化时通知家人、能获得新生儿最新信息、清楚下一步治疗目的、清楚治疗时间、家属、护士陪同、有个人独处时间、能够获得帮助。结论病情保证、获得信息、接近病人是新生儿无陪护病房母婴分离母亲主要需求。文化程度、职业、月人均收入是影响产妇需求的多因素。护理人员应积极告知产妇新生儿病情变化情况,讲解治疗目的及结局,指导家属安慰产妇。

  • 标签: 新生儿 无陪护病房 母婴分离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桂林市灵川县大圩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80例骨关节创伤伴软组织改变且进行了X线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X线在骨关节创伤软组织改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80例研究对象中,肘关节损伤(42例)>踝关节损(19例)>腕关节损伤(11例)>膝关节损(8例)。所有患者均出现骨关节损伤,同时伴有软组织改变。骨关节损伤患者第一次X线检查软组织改变者58.37%,第二次检查软组织改变者为41.63%。临床资料显示,患者中肘关节损伤者占52.5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占85.7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4.29%;踝关节损伤者占2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84.21%,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15.79%;腕关节损伤者占13.75%,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2.72%,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7.28%;膝关节损伤者占10.00%,第一次X线检查出现软组织损伤占75.00%,第二次检查出现软组织改变者为25.00%。结论对骨关节损伤患者软组织改变情况进行分析有助于临床医生进行病情分析和判断,可以为诊断和预后提供参考和重要依据,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骨关节创伤 软组织 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围产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控制产及产后出血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接诊的产妇210例为研究对象,将围产期行常规护理的10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的105例产妇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围产期出血情况。结果(1)实验组产、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围产期对产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产及产后出血量,防控风险,保证母婴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产妇 产时出血 产后出血 综合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责任制护理模式对改善产后母婴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30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全程陪伴责任护理。结果研究发现,应用全责任制护理模式联合导乐陪伴分娩的实验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妇实施全程陪伴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分娩过程的安全性,保证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全程陪伴责任护理模式 母婴健康 产后出血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换胃管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方法,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接收的更换胃管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观察组RDQ评分、QOL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RDQ评分低于对照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更换胃管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更换胃管 胃液 咽喉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烫熨疗法早期综合干预在缓解分娩腰骶部胀痛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自然分娩并有腰骶部胀痛的产妇100例进行研究,把所有产妇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0例,对产妇实施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运用中医烫熨疗法早期综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在腰骶部胀痛症状缓解有效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分娩腰骶部胀痛的产妇,使用中医烫熨疗法早期综合干预能够达到更好的护理效果,产妇的腰骶部胀痛症状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医烫熨疗法 早期综合干预分娩时腰骶部胀痛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急诊抢救采取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危重症患者,收取例数为100例(收取时间-2016年1.20日至2017年1.20日),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呼吸支持抢救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比较2组呼吸稳定时间及复苏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呼吸稳定时间(44.23±1.02)min,与对照组相比,具有高度的差异性,P值<0.05。观察组急危重症患者复苏成功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呼吸阶梯性治疗急危重症患者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值得研究。

  • 标签: 急危重症 急诊抢救 呼吸阶梯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助产责任护理联合产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单胎头位初产妇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产妇实施产前助产轮班制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的是产前助产责任制护理联合体位管理的方式,加强对产妇体位的干预。对比两组产妇的综合指标以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分娩结局要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妇实施助产责任护理联合产体位管理对产妇分娩方式与分娩结局具有积极影响,提高了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分娩方式和结局 助产责任制护理 产时体位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诊病人抽动脉血气病人的动脉搏动弱、抽血困难和心理问题以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于我院门诊抽取动脉血气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患者抽血困难、动脉搏动弱和相关心理问题,以此制定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抽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门诊抽血过程中造成抽血困难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的满意程度。

  • 标签: 门诊 抽血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天出生及发病的五运六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及发病的司天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脾胃病先天出生及后天罹患的运气模式均为寒湿。

  • 标签: 脾胃病 五运六气 司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外侧壁完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分型及外侧壁厚度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骨折分型分为对照组(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与观察组(外侧壁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每组40例。对患者均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观察组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骨折分型和外侧壁厚度可影响康复效率,需在临床上区别对待。

  • 标签: DHS 股骨粗隆间骨折 骨折分型 外侧壁厚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阿卡波糖联合沙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血红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FPG、2hPPG,HbAlc水平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沙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心电监护与24小动态心电图在监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支架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准确性与优越性对比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支架手术治疗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远程监护组和动态监护组,各40例。动态监护组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远程监护组采用远程心电监护,观察两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监测的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和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程监护组的基线漂移例数、平均漂移距离与动态监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心电监护可实时准确反应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的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远程心电监护 24小时动态心电图 急性冠脉综合征 支架术 心血管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