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亚急性咳嗽道炎症变化状况。方法选择亚急性咳嗽患者36例为观察组及健康体检者36例为对照组,测定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L-17、FeNO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IL-17及FeN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IL-17与FeNO呈正相关关系(r=0.626,P<0.05),与症状积分呈正相关关系(r=0.452,P<0.05)。结论亚急性咳嗽存在明显的道炎症和气道反应性升高,IL-17表达水平能体现亚急性咳嗽道炎症严重程度。

  • 标签: 亚急性咳嗽 气道炎症 白细胞介素-17 一氧化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呼吸衰竭患者道护理的情况。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4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恢复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急诊呼吸衰竭的患者,为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之上进行道护理,能够更好地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呼吸衰竭 气道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道患者管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道的8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ICU建立人工道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病房人工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并发生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集束化护理干预 人工气道 重症监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祖国医学对喉科相关疾病的调摄有着较为丰富的记载,但近年来中医调摄在现代临床的应用逐渐萎缩,原因为中医调摄理论零散不成系统,且现代医学的强势介入导致中医调摄的临床地位降低。无锡黄氏喉科作为一个传承300多年的流派,一直坚持运用中医调摄的方法参与梅核病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 标签: 黄氏喉科 中医调摄 梅核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道管理的效果。方法分析我们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使用喉罩在院前急救中进行道管理的45例患者,统计其操作成功率、操作时间、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从而综合分析其使用效果。结果45例患者中,操作成功40例,成功率88.89%;操作用时11.1+2.1s;成功插管的40例患者中,37例有效,有效率92.50%;1例发生组织损伤,发生率为2.22%,2例发生呕吐,发生率为4.44%,无一例发生气道梗阻、心跳呼吸骤停等危重并发症。结论在院前急救中使用喉罩进行道管理,成功率高、耗时短暂、有效率高、并发症少,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因而使用效果确切。

  • 标签: 院前急救 喉罩 气道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道湿化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道湿化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道湿化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化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道的研究方法。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救治的危重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人工道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切口处皮肤感染,口腔和鼻腔粘膜完好,未出现管道阻塞、脱落等情况。结论对人工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温加湿、清除道分泌物等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呼吸道通畅,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

  • 标签: 神经外科 危重病人 人工气道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道吸痰管插入困难的原因,总结其处理与护理对策。方法对外科2010年至2015年39例人工道病人的吸痰过程进行观察。结果因吸痰管与气管插管之间发生摩擦阻力、导管内口斜面与气管壁相贴、导管扭曲、痰痂堵塞、导管套囊滑脱等因素而致人工道吸痰管插入困难。结论必须重视患者的人工道护理,采取措施确保患者道安全。

  • 标签: 人工气道 吸痰
  • 简介:摘要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Constipation,F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长期便秘对人体生理、心理造成不利影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存在易耐药、易复发、易致不良反应等诸多不足。中药治疗本病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尚未形成规范的诊疗策略。我们通过对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的整理分析,在总结既往大承气汤加味直肠滴注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药大承气汤加味结肠镜给药液保留灌肠法治疗气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方案,以“重建排便规律、治愈便秘”为指导思想。自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底,我们系统观察了43例(治疗组)结肠镜给药液保留灌肠法的效果,并与43例(对照组)直肠滴注法对照,通过临床病例观察,验证该方案治疗本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论中药汤剂大承气汤加味用结肠镜给药液保留灌肠法治疗气虚肠燥型功能性便秘通便起效时间短、药物在改善排便费力方面疗效稳定持续,能明显改善结肠传输功能,安全有效。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中药大承气汤加味 用结肠镜给药气液保留灌肠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气胸并纵隔积经X线诊断的表现及特点。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抽选的方法,从我院气胸并纵隔积新生而中选择36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行X线诊断,分析新生儿的X线表现极其特点。结果36例新生儿,16例为胸腔前缘积,占为44.45%;12例为肋膈角区积,占33.33%;8例纵隔旁积,比例是22.22%,且其中7例同时伴纵隔内积,占19.44%。X线表现为纵隔两旁可看见清晰的片状、线条状透亮影,其左右两侧的积可以相连,心底部可见横形条、片状的低密度影,而后缘的胸椎显示清晰,纵隔胸膜出现分离显影、胸腺上抬且远离患儿的心底部,胸腺边缘十分清晰且可见八字形特征。结论按照新生儿气胸X线表现与特点,可以明确新生儿的气胸与纵隔积等诊断,为临床临床治疗提供帮助,可见,X线对于新生儿的气胸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可积极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 气胸 纵隔积气经 X线诊断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存在易耐药、易复发、易致不良反应等诸多不足。中药治疗本病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尚未形成规范的诊疗策略。我们通过对中医典籍及现代研究的整理分析,在总结既往中药芍药汤直肠滴注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药芍药汤加减结肠镜液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清热利湿、理气止痛治疗方案。经直肠给药治疗长期溃疡性结肠炎是目前临床常用方法之一。但对于全结肠部位的给药仍是临床一大疑难点。自2011年9月至2016年3月底,我们系统观察了23例(治疗组)液保留灌肠法的效果,并与23例(对照组)直肠滴注法对照,通过临床病例观察,验证该方案治疗本病的疗效和安全性,以期总结出体现中医药理论和用结肠镜给药液保留灌肠法临床特色优势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结论中药芍药汤加減以清热燥湿为本,兼以气血并治,“通因通用”,肝脾同调,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用结肠镜液保留灌肠法给药安全有效。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芍药汤 结肠镜气液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人工道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88例机械通气患者均分成两组,观察组采取集束化人工道管理,对照组采取传统人工道管理,比较医治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5.91%,低于对照组34.09%,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χ2=3.88,P<0.05)。结论人工道的集束化管理对防范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优势,值得推行。

  • 标签: 人工气道 集束化管理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水平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噻托溴铵对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8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水平道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及呼吸困难程度。

  • 标签: BiPAP 噻托溴铵 COPD 运动耐力 呼吸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道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84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持续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白天嗜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ESS、MSLT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持续道正压通气的临床治疗方法可有效降低收缩压、舒张压,促进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冠心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收缩压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型疳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56例疳型疳证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调肝理脾汤配合推拿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赖氨基酸口服液和甘草锌颗粒,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候积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肝理脾汤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疳型疳证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疳气型疳证 调肝理脾汤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五运六理论的护理策略对急诊留观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五运六理论对不同运气年份急诊病人的救护处理策略进行动态调整,统计分析根据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年度运气的变化调整的急诊护理管理策略对本院急诊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改变。结果(1)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总体发病率下降,从354例下降到了262例。而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则由2014年的6.5%下降到2015年的3.1%(P<0.05),不良事件率的下降远远大于发病率的下降。(2)2014甲午年和2015乙未年初之发病率均为当年最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也是最高的,但乙未年同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远低于2014甲午年。(3)与2014甲午年比较,2015乙未年,发热病和风邪病发病率显著下降(P<0.05),而与之相应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下降更为明显;而脾胃病和其他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但不良事件率并未上升。结论基于五运六理论的护理策略可以降低急诊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

  • 标签: 五运六气 急诊 护理策略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根据中医的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各个系统都在人体这个统一体中,是不可分离的。本文将基于中医的原理,从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基本功能着手,重点分析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

  • 标签: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下丘脑 脑垂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预示着淋巴系统肿瘤的预后不良,加强对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的研究对于淋巴系统肿瘤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淋巴系统肿瘤并发贫血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综述,旨在与同行交流。

  • 标签: 淋巴系统肿瘤 贫血 研究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收并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12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术前系统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患者HAMV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现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手术患者中采用术前系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而且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指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术前系统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患者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