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状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5年-2016年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进行监测,并与2014-2015年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此次监测发现,与2014-2015年度相比,本次大部分监测项目评分呈上升趋势,如黑板后墙反射系数、黑板与前排课桌间距、环境噪声及控制式灯具的达标率分别从去年的53.68%,46.21%,26.82%和50.52%,上升到当前的62.63%,60.81%,40.22%,69.31%。学生身高与课桌椅配套项合格率低依然是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2014-2015年及2015年-2016年分别为19.61%和20.02%。其他监测项目与往年比保持相对稳定,具有较高合格率。结论丹凤县商镇中心小学进行连续的教学和生活环境卫生监测体系运行,对于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但还应对其所存在部分长期性薄弱环节进行进一步整改,以期获得更加完善的、符合科学性要求的学校教学与生活环境

  • 标签: 教学 公共卫生 生活环境 卫生学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治疗药物监测结果,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年某医院313例患者临床用药苯妥英、卡马西平、地高辛、氨茶碱、环孢霉素、他克莫司(FK506)等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008年某医院治疗药物监测1057次,其中环孢霉素的监测例次最多,约占52.7%,大多数患者只测定了1~2次血药浓度,占68.05%,血药浓度在治疗窗内的例次约占63.00%。结论监测药物种类较多,但由于多种原因,监测次数偏少,需要加强对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视。

  • 标签: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治疗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我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因严格执行规范的监测制度及方法,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及时反馈院内感染监测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熟练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监测方法,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总结454例动态脑电图监测过程中,给与监测前、中、后的全程、科学有效的护理,保证了良好的监测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地诊断依据。

  • 标签: 小儿 动态脑电图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耐药基因突变。方法收集100例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3年后的患者血清,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耐药基因,对扩增产物测序,确定基因型。结果100例患者中拉米夫定耐药67例,占67.00%;阿德福韦酯耐药22例,占22.00%;替比夫定耐药10例,占10.00%;恩替卡韦耐药2例,占2.00%,替诺福韦0例,占0.00%。结论慢性乙肝患者接受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抗病毒治疗后,替诺福韦、恩替韦卡有较强抗病毒活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HBV) 耐药 抗病毒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脐血流监测对胎儿宫内安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我科自2011年开始在产科门诊开展脐血流监测共计15135例,其中2011年265人,2012年2120人,2013年3040人,2014年4855人,2015年3940人,对产妇脐血流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统计孕妇患者及家属对这一监测方式的满意程度。结果15135例孕妇中出现胎儿脐血流异常1524例(占10.06%),对行脐血流监测异常者及时行B超检查,证实为严重异常,其围产儿不良结局如其围产儿不良结局如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较高,及时对产妇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孕妇患者及家属对这一监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满意率为99.11%。结论脐血流监测能够有效提示胎儿安危,对脐血流监测异常者及时行B超检查,确认异常者根据病情及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能够最大程度保证围产儿的安全,受到孕妇及孕妇家属的一致好评。

  • 标签: 脐血流监测 胎儿宫内安危 产科门诊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和规范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质量监测工作,规范我区托幼机构消毒方式,提高我区托幼机构的消毒管理质量,为托幼机构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支撑,预防托幼机构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根据DB32/776-2005《托幼机构消毒卫生标准》及《江苏省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区58家幼儿园开展消毒质量监测工作。结果全区58家幼儿园,每年监测样品638份,2013年合格513份,合格率80.41%;2014年合格574份,合格率89.97%;2015年合格602份,合格率94.36%。结论近三年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幼儿园消毒质量总体呈逐年提高趋势,教室空气合格率相对较低。

  • 标签: 幼儿园 消毒质量 现状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PDCA护理模式在提高颅脑损伤患者ICP监测准确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者按照PDCA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ICP监测准确性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①试验组患者ICP监测的准确率为96.7%,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试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8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ICP监测准确性并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 ICP 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进行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术后进行优质的监测与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宜兴市人民医院2010年10月—2016年10月共手术治疗SAP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SAP患者通过正确的外科方式干预,术后进行优质的监测与护理。其中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应激性溃疡出血2例,均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2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9例痊愈出院,治愈率90.47%。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优质的监测与护理能配合医师进行更好的治疗,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重症 外科手术 临床意义
  • 简介:目的了解天门市死因监测点居民主要生命统计指标水平,为慢性病综合防治及其他公共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慢性病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 标签: 死因 监测 构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高糖尿病患者基础护理及自我血糖监测治疗。方法对我院治疗后的40例糖尿病患者的基础护理、自我监测血糖方法及护理指导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掌握控制疾病的知识和技巧,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血糖测定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病情好转达75%以上,护理满意度达96%以上。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医护配合协调,同时增进了护士和病人关系。短期内得到充分的治疗,提高了护理质量。做好自我血糖监测,控制疾病的进展,延缓并发症发生,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基础护理 自我监测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年来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变化情况,为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本市2010年到2015年历年的中小学生近视率变化情况看,总结近视的影响因素、预防及矫正方法。结果2010年到2015年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乐清市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因此,教育及卫生行政部门应给与足够的重视,加强中小学生近视眼的防治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 标签: 中小学生 近视 预防 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了解城市供水单位应急处置能力。方法监测点、检测项目按《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要求进行,水质评价标准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果突发事件中,水质监测合格率仅为16.67%。结论城市供水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水质处置能力不足,应加强能力建设,确保居民饮水安全。

  • 标签: 饮水安全 突发事件 处置能力
  • 简介:摘要振幅整合脑电图能直接反映和评价新生儿脑成熟度及脑功能状况,尤其是早产儿有助于早期诊断脑损伤,并进行早期干预,以降低致残率。本文就60例脑损伤早产儿脑功能监测期间的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振幅整合脑电图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贵州省2013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安全性。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省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省2013年共报告AEFI个案285例,报告县覆盖率为98.9%,48h内报告率为92.28%,48h内调查率为97.06%。一般反应占88.07%,异常反应占8.42%。AEFI病例中≤1岁的儿童占62.81%;各月均有AEFI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7~9月,占45.26%。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后报告的AEFI病例最多,分别占32.75%和11.97%。临床诊断分类居前三位的是发热/红肿/硬结(占60.7%)、其他(26.32%)和过敏性皮疹(5.96%)。结论贵州省AEFI发生主要集中在≤1岁的小年龄组,该部分儿童应作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关注的重点。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4年贵州省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的发生特征,对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预防接种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贵州省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报告的AEFI个案数据,通过描述性方法对相关指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贵州省2014年共报告AEFI个案261例,报告县覆盖率为87.1%,48h内报告率为90.42%,48h内调查率为94.59%,3日内调查表上传率为72.97%。AEFI报告发生率为1.68/10万剂,严重AEFI报告发生率为0.07/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0.12/10万剂。AEFI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661;≤1岁占61.3%;病例发生集中在第二季度;治愈和好转病例占90.42%。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最高的是无细胞百白破疫苗(0.34/10万剂),异常反应中临床症状报告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是其他(0.4/10万剂)、过敏性皮疹(0.15/10万剂)和无菌性脓肿(0.01/10万剂)。结论贵州省AEFI监测敏感性和完整性都有所提升,但同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需通过提升业务人员素质、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强化非NIP疫苗监测报告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AEFI监测水平。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