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在耳鼻喉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耳鼻喉科室进行治疗的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对其进行目标管理的护理方式,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的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的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比对照组的高出将近20%,并发症的产生率和住院天数也小于对照组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8.21%,而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1.07%。结论目标管理能够提高耳鼻喉科室患者的治愈率,效果较理想。

  • 标签: 目标管理 耳鼻喉科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子优化处理方法处理不同质量精液对IUI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接收的IUI治疗不孕症夫妇46对,收集男方精液,根据精液质量的不同分为高质量组和低质量组,均采取精子优化处理方法进行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结果两组精子的平均容量、精子活率、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以及IUI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质量组患者的精子密度明显低于高质量组(P<0.05)。结论在采取IUI方式对不孕症患者实施治疗时,根据患者的精子质量采取相应的精子优化处理方式能够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患者的精子质量和IUI妊娠率均能够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精子优化处理 不同质量 精液 IUI妊娠率
  • 简介:摘要产后出血属于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上的定义是胎儿娩出后24h内产妇的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毫升,通常为胎盘娩出至产后2h、产后2h至24h这两个时间段多发。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胎儿娩出后,产妇的阴道大量流血及失血性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抢救,随时随地都会危及到产妇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病因 预防及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个性化护理对缩短检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方法找出现阶段我院检验科标本前处理组流程的问题,综合实施采用真空管和条形码、优化离心过程、先离心后编号、增加标本处理批次这4项优化措施,评价总体效率。结果研究发现,优化后,可减少或省去编号、信息录入、吸样、离心归位等步骤的操作时间,减少出错的可能,提高工作效率。结论优化标本前处理流程在缩短时间、提高效率的同时更是为患者提供了高质量、高准确度的检测结果,适合在检验科工作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标本前处理流程 检验科生化组 人为操作 优化离心过程
  • 简介:摘要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创新了一条新途径。但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之前,应重视男性不育患者的常规处理,包括手术和药物治疗技术,保证有足够的精子进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辅助生殖技术 男性不育 手术 药物
  • 简介:摘要近年来,中药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受逐渐普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影响,我国的中药管理信息系统亦开始建设与完善。但是,中药管理与西药管理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并不能够完全效仿现代信息技术在西药管理中的方法。为此,本文主要对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应用作出了探讨。首先,分析了给予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必要性,其次主要从多个方面研究了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中药管理具体应用,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中药管理水平。

  • 标签: 信息技术 中药管理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工作人员越来越多,工作岗位种类繁多,班次繁杂,手工考勤不能满足医院管理的需求,实现网络化管理势在必行。我院根据自身工作特点,建立了一套适合现代医院管理要求、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考勤信息上报系统,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了信息共享。

  • 标签: 医院管理 考勤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外伤伤口患者处理中采取传统缝合方法或者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伤口缝合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伤口愈合优良率为100.00%,较同期对照组患者的66.67%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伤口处理时间以及伤口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更短(P<0.05)。结论对于急诊外伤伤口患者采取医用胶粘合处理方法效果优于传统缝合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伤口愈合效果并缩短愈合时间。

  • 标签: 急诊外伤伤口 传统缝合方法 医用胶粘合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住院病人医嘱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FMEA管理方法,成立住院病人医嘱处理流程改进工作小组;列出医嘱处理的流程,查找其失效模式进行评估、分析、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优化流程并实施。比较FMEA管理前后RPN、医嘱处理失效率。结果FMEA管理前后,医嘱处理各项失效模式RPN值均显著下降;医嘱处理失效率由2.7%下降到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FMEA对住院病人医嘱管理,效降低了医嘱处理失效率,提高了医嘱处理的准确性。

  • 标签: 失效模式 住院病人 医嘱处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胸部骨骼骨折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4例胸部骨骼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16排多层螺旋CT检查,并采用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观察患者骨折情况,与常规轴位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PR后处理技术诊断横行胸骨骨折、未移位胸骨骨折、无明显移位肩胛骨骨折以及胸椎中柱骨折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轴位CT(P<0.05)。结论采用16排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诊断胸部骨骼骨折,准确率高,能够帮助骨折类型判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16排多层螺旋CT 三维重建多平面重组 CT容积再现技术(VR) 胸部骨骼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应用于慢病管理中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210例慢病管理状况,均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评价患者实施慢病管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施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率较管理前显著提高,生活方式明显好转,P<0.05;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分(92.34±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5.82±5.49)分,P<0.05。结论应用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慢病管理可更好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病管理 网格信息化管理平台 生活质量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在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80例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治疗时间段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并在护理完成后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疼痛情况的观察中,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0%(32/40),两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配合生活质量表的评价观察,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胸腰椎体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中结合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有益于患者病情康复,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ldquo 三性&rdquo 护理信息支持 胸腰椎体骨折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