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根据有关规定,我们对来稿中有关计量、浓度表示方法有统一要求,望作者参照执行。1时间表达:正文中时间的表达,凡前面带有具体数据者应采用d、h、min、s,而不用天、小时、分钟、秒。例:3d、19h、20min、5s,不用3天、19小时、20分钟、5秒。

  • 标签: 计量单位 压力测定 质技监局 参照执行 百分浓度 补充通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提高对等密度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方法对临床确诊病例进行CT资料回顾分析。结果12例密度硬膜下血肿者,分布在额顶部者最多,共有7个,其中,额顶部者2个,额颞部、颞部各一个,大多呈新月形,CT值约40HU。结论CT诊断密度硬膜下血肿方便、快捷,准确、是诊断密度硬膜下血肿的首选检查,可及时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

  • 标签: 等密度 硬膜下血肿 计算机体层摄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管理对控制高血脂慢性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60例高血脂慢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意愿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功能及日常生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差异具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脂慢性病予以健康管理干预能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病情的改善。

  • 标签: 健康管理 高血脂 慢性病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满意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2年12月与2013年1月—2015年12月的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护人员以及第三方满意度调查结果、医患纠纷发生人次、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开展优质护理以来,医院各项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率、门诊人次数、住院病人总数明显上升,医疗纠纷发生人次明显下降。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改善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医护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安全、满意的就医环境,从而达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医疗卫生改革的总体目标。

  • 标签: 优质护理 满意度 指标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黄连素西药粉剂对放射性皮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2例Ⅲ度、Ⅳ度放射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黄连素西药制成的粉剂外敷,对照组应用京万红烫伤膏外敷。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9.0d(5~17),对照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14.3d(8~22),两组治愈时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西药粉剂对放射性皮炎具有止痒、止痛、创面愈合快作用。

  • 标签: 黄连素 放射性皮炎 烫伤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OP)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凉山州西昌市农村地区骨质疏松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测定调查对象尺桡骨间距8mm处骨密度,进行骨质疏松症的诊断和风险评估。结果490名调查对象中诊断骨质疏松症32例,患病率为6.5%。OP组与非OP组相比,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的比例更高(P<0.01)。结论骨质疏松症与饮食、户外运动、日照因素有一定相关性,嗜好高盐饮食、户外运动少、日照较少者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高盐饮食 户外运动 日照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骨科大手术麻醉中实施急性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的效果。方法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间本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7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n=35,常规预储自体输血)和稀释组(n=35,急性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输血效果。结果稀释组患者异体血浆输入量及自体血回输前后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骨科大手术麻醉中实施急性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效果显著。

  • 标签: 骨科大手术 麻醉 急性等容血液稀释自身输血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对症护理方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血肌酐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在我院进行治疗和护理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共计62例相关资料。结果观察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经过对症护理后,患者的血清肌酐平均水平、尿蛋白平均水平和尿红细胞计数均获得明显改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应统计资料。结论对症护理方法对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提高护理服务的方法可明显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慢性肾小球肾炎 对症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止痛如神汤坐浴治疗痔外切内扎术后疼痛主要并发症的临床效果作探讨。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痔外切内扎术后患者68例纳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对照组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观察组用止痛如神汤坐浴干预;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临床症状积分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外切内扎术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辅以止痛如神汤坐浴治疗的效果明显,对其术后疼痛主要并发症防治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痔外切内扎术 止痛如神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对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50例下肢骨折患者的资料,分对照组(25例),研究组(25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后的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及满意度高低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96.00%(24/25)比对照组76.00%(19/25)高,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下肢骨折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满意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骨折 下肢静脉血栓 并发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DMS结合超短波常规疗法对腰背筋膜炎的影响。方法将38例腰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超短波加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MS治疗,所有治疗均为1次/d,每周六次,持续治疗3周。采用腰背筋膜炎疗效标准和腰背疼痛评分(NPRS)标准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MS结合超短波疗常规法疗法对腰背筋膜炎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标签: DMS 超短波 常规治疗 腰背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作用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8例具有肩手综合征的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施以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的综合疗法,对比分析2组临床作用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64.7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11.51,P<0.05)。结论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综合疗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 标签: 中药针灸 康复训练 脑血管病 肩手综合征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参麦冬汤与降糖药在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伴肺部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降糖药物与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观察降糖效果、肺部感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及2hPBG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肺部感染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沙参麦冬汤与降糖药联合治疗糖尿病伴肺部感染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沙参麦冬汤 降糖药 糖尿病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治疗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选取研究对象46名,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各23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3%,P<0.05。结论对脑血管病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药针灸康复训练方式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肩手综合征状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管 肩手综合征 中药 针灸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下肢骨折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对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对照组、观察组命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骨折临床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可明显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良好护患关系,应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循证护理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使用静脉血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气及血常规血液标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3月我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需采集动脉血气及血常规多个血液标本的30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在对血液标本进行采集时,观察组所应用的工具为静脉血采血针(一次性用品),对照组所应用的工具为普通注射器(2.5mL),对两种血液采集方式所具备的优缺点开展比较。结果相较于采用普通注射器进行血液采集的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医务人员平均采血耗时更短,各种血液标本合格率提高,标本污染破坏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开展动脉血气采集,以及开展多血样标本采集时,一次性采血针具备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但可取得较高的穿刺成功率,同时可使采集的血液标本质量得到保证,使血液检测结果更为准确,并且采集时间短。

  • 标签: 一次性使用静脉血采血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动脉血气 多个血样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