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的细菌阴道60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阴道内放置乳酸菌阴道胶囊,对照组阴道内放置甲硝唑泡腾片,连续用药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对照组有效率86%。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细菌阴道有显著疗效。

  • 标签: 乳酸菌阴道胶囊 细菌性阴道炎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又称非特异性阴道、嗜血杆菌阴道、棒状杆菌阴道、厌氧菌阴道、加特纳菌阴道等,是在1984年第一届国际阴道会议上命名的。本病是由阴道加特纳菌和一些厌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可通过接触传染,现归入性传播疾病的范畴。频繁混乱的性生活成为细菌阴道的主要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是十分必要的。单有白带增多而没有实验室检查是不能诊断本病的。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实验室检查 临床鉴别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细菌阴道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55),对照组患者采用替硝唑口服治疗细菌阴道;观察组采取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进行医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0.9%),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细菌阴道患者采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不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患者的治疗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替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细菌阴道和HPV感染(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的关系。方法选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50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同期50例慢性宫颈患者(非宫颈癌,且为合并其他肿瘤性病变)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的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细菌培养结果和HPV检测结果,分析细菌阴道与HPV感染同宫颈癌病变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致病菌检出率分别为84.00%、20.00%,前者较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为78.00%、20.00%,前者较高,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合并感染细菌阴道和HPV率分别为18.00%、6.00%,HPV感染同细菌阴道有密切关联,P<0.05,但是阴道致病菌并不能协同HPV感染促进宫颈癌变。结论细菌阴道可增加HPV感染风险,但并不会直接协同HPV感染共同促进宫颈癌变。

  • 标签: 宫颈癌 细菌性阴道炎 HPV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用统计学方法探究治疗细菌阴道采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治疗细菌阴道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试验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克林霉素。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1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一段时间后检查患者复发率。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21),试验组的患者阴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产生。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疗效较好,安全也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5月90例细菌阴道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比较两组细菌阴道控制率;病原学检查转阴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QOL-100评分;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细菌阴道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原学检查转阴时间、白带异常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QOL-100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缩短疗程,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acterialvaginosis,BV)为育龄妇女最常见的阴道感染性疾病,以往因对其病原的认识不同而曾有许多命名,如嗜血杆菌阴道、棒状杆菌阴道、加德纳尔菌阴道、非特异性阴道和厌氧阴道,实际上BV是一种以加德纳尔菌、各种厌氧菌、动弯杆菌及支原体引起的混合感染。本病与一般淋菌、滴虫、霉菌引起的阴道不同,局部炎症不明显,有10%~50%的患者无任何症状与体征。命名为炎症不妥当,在1984年瑞典召开了专题国际会议,一致同意使用“细菌阴道病”这个名称。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病 治疗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细菌阴道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8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细菌阴道患者参与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前者采用甲硝唑治疗,后者采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满意度数据分析,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细菌阴道患者而言,给予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治疗具有显著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甲硝唑 克林霉素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104例细菌阴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n=52)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参照组(n=52)单纯予以甲硝唑治疗,比较不同疗法下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退时间、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瘙痒灼烧、分泌物增多、异味等症状消退时间对比参照组更快,半年内复发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治疗细菌阴道具有显著疗效,能够促使症状快速消退,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可作为细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甲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唾液酸酶法检测对细菌阴道的临床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的920例疑似细菌阴道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白带涂片法、唾液酸酶法和Amsel标准法等检测方法,并以Amsel为金标准诊断细菌阴道病,分析唾液酸酶法和白带涂片法对细菌阴道疾病的临床检出率。结果唾液酸酶法与Amsel金标准的检出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白带涂片法检出率明显低于Amsel金标准和唾液酸酶法的检出率(P<0.05)。结论相较于白带涂片检测法,唾液酸酶法具有更高的细菌阴道疾病检出率,可将它作为诊断、筛查细菌阴道的有效检测方法。

  • 标签: 唾液酸酶法 白带涂片镜检法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细菌阴道病(BV)是阴道中高浓度的特征需氧和厌氧菌群替代了正常的乳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混合细菌感染。早在1894年,就有关于这一疾病的描述,因为对致病微生物认识上的不足,当时称之为“非特异性”阴道。随后又有嗜血杆菌阴道、棒状杆菌阴道、厌氧菌阴道等命名。1984年正式提出了BV这一术语并被普遍接受。BV是引起阴道分泌物或异味的最常见原因。发病率为10%~41%。妊娠合并BV将增加母亲和胎儿的围生期发病率,自然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和剖腹产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有增加,适当的进行筛查以及抗微生物治疗能够大大减少以上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妊娠 细菌性阴道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疗效及对性激素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细菌阴道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替硝唑治疗,观察组给予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①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5%,比较差有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P<0.05);②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血清FSH、LH及E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阴道具有良好效果,但对性激素水平无影响。

  • 标签: 替硝唑 克林霉素 细菌性阴道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用对细菌阴道患者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上半年收治的112例细菌阴道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合用药治疗,参照组采用甲硝唑单药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起效速度、不良反应以及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各症状(瘙痒灼烧、白带量多、异味)消失时间明显快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半年内复发率对比参照组更低,经统计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甲硝唑与克林霉素联用治疗细菌阴道,可获得理想效果,且有起效快、安全高、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甲硝唑 克林霉素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孕女性细菌阴道病(BV)的临床特征。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19例BV女性为研究组,另择取同时期于我院行节育手术的102例女性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BV检测。比较两组BV检测阳性率并统计BV阳性的不孕女性经治疗转阴后成功怀孕的人数。结果研究组BV阳性率为28.57%(34/119),对照组BV阳性率为11.76%(12/102),研究组BV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V阳性的34例不孕女性经治疗转阴后,成功怀孕25例。结论BV感染在一定程度上对育龄期女性正常受孕几率造成负面影响。对于不孕女性应行BV检测,对于BV阳性者应及时给予治疗。

  • 标签: 不孕症 细菌性阴道病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阴道的临床局部与全身治疗分析。方法选取临床40例老年阴道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老年阴道患者经治疗,痊愈38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增加阴道抵抗力及抑制细菌的生长。一般局部用药治疗,主要为抗厌氧菌药物,必要时加用雌激素类药物局部或全身使用。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局部治疗 全身治疗 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阴道联合治疗效果,寻找最佳的治疗方法,提升治疗效率。方法将我中心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30例老年阴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6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甲硝唑栓药物,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雌三醇乳膏以及乳杆菌活菌胶囊药物,之后随机观察患者的体征情况,了解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甲硝唑栓以及雌三醇软膏药物治疗老年阴道,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改变阴道的酸碱度,提高阴道黏膜的抵抗力,治疗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使用。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康栓在治疗老年阴道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2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95例老年阴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栓剂和妇康栓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治疗优势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阴道患者采用妇康栓进行治疗,其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妇康栓 老年性阴道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常见阴道患者的季节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笔者门诊期间17274人次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本地区最常见的阴道,其发病可能与本地区气温、湿度的季节特点有关。

  • 标签: 阴道炎 季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老年阴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阴道患者,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55例作为对照组,护理干预5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83.6%;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阴道实施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性阴道炎 护理干预 心理状态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