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传染疾病的预防与控制进行探讨。方法纳入未行护理防治措施前(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本院接收的呼吸感染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此阶段已经实施防治护理措施)我院20例呼吸感染患者为实验组,对比实施防治护理措施后的效果。结果通过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出现80例呼吸感染的患者,采取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呼吸传染的患者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医院内的积极采取防控护理工作,对预防及降低呼吸传染疾病的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疾病 预防 护控制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学校呼吸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效果。方法中心对我县两所小学学校一年级各抽一个班共抽取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新民小学按照常规开展学校控制措施,设为对照组,西关小学能严格落实学校呼吸传染性疾病各项预防措施,设为研究组。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两所学校学生的传染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学生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有7例,占14%,对照组学生发生传染性疾病的有16例,占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落实好学校传染病各项防控措施能有效减少学校传染病的发病水平。

  • 标签: 学校 呼吸道 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头孢唑肟,对照组应用头孢美唑进行抗感染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结论头孢唑肟治疗老年下呼吸感染疗效显著。

  • 标签: 头孢唑肟治疗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感染82例病因,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感染而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治疗的82例反复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反复上呼吸感染34例,反复下呼吸感染48例,分别对反复上呼吸感染及反复下呼吸感染的病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反复呼吸感染而提供依据。结果反复上呼吸感染的病因分析以慢性炎症为主,具体如下免疫炎症、慢性扁桃体炎、鼻炎、胃食管反流、原因未明;反复下呼吸感染的病因分析以免疫功能障碍病为主,其次为支气管扩张、纤毛不动综合征、气管异物、哮喘、原因未明、胃食管反流、支气管、肺先天异常。结论反复上呼吸感染与反复下呼吸感染的病因具有差异性及多样性,与慢性炎症、免疫功能障碍病密切相关;需结合病因,加强对反复呼吸感染诊治的特异性。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 病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上呼吸感染是秋冬季的多发病,针对上呼吸感染对人体的危害简述上呼吸感染的治疗与预防。方法介绍上呼吸感染引起的并发症及继发症,根据临床症状区分病毒性感染和细菌性感染。结果按确定的不同性质的感染,对症下药,病毒性的可应用病毒灵以及清热解毒剂,而细菌性的则主要应用抗生素。结论上呼吸感染对人体的危害并不限于这些疾病本身,而主要是这些疾病可以引起很多并发症、继发症。所以应积极防治。治疗时要根据感染性质,对症下药。

  • 标签: 呼吸道 感染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在呼吸感染病因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2016年1月12日—2017年3月12日住院部收治的100例呼吸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其进行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并对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阳性率以及9项呼吸病原体合并感染阳性率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100例患者中血清IgM阳性率为40.00%,而病原体合并感染20例,阳性率为20.00%。结论在临床上应用9项呼吸病原体检测具有高灵敏性、高特异,可以为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9项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呼吸道感染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手段的呼吸疾病病患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手段的医治成效。方法遴选院方接收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的呼吸疾病病患92例当作研究样本,对病患均应用雾化吸入治疗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对病患使用细节护理措施予以干预,最终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病患中治愈人数达28人(30.43%),显效人数达58人(63.04%),无效人数达6人(6.53%),整体有效率达到93.47%,干预效果明显。结论对使用雾化吸入治疗的病患使用细节护理干预能够切实使患儿的治疗成效得以提升,相较以往一般性的护理手段更为优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雾化吸入治疗 呼吸道疾病 婴幼儿 细节护理干预 效果分析
  • 简介:(湖北省罗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罗田)摘要目的结合我地区实际情况,把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工作进行更好的开展,并研究我地区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的控制。方法对我地区近年来爆发11起急性呼吸传染性疾病进行统计学的资料汇总和分析。结论结合我地区疫情暴发的实际情况,对呼吸系统传播疾病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教学区(尤其是教室)通风采光条件的改善是减少大面积爆发的最有效措施。对学校和工厂的发病情况达到一些医疗法律和规定的要求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的条例,规范、及时、准确、完整、真实、客观的对发病情况进行上报,为各级预防机构提供第一手数据,以指导相关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小儿反复呼吸感染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80例小儿反复呼吸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乐儿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回访半年,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IgG、IgA、IgM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不明显,观察组治疗后IgG水平(7.51±0.44)g/L明显高于对照组(5.63±0.25)g/L,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贞芪扶正颗粒联合抗感染药物治疗小儿反复呼吸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安全性高,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感染疾病采用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选取研究对象为128例下呼吸感染疾病患者,于2015年07月07日至2017年05月15日收治,分为四组,即观察1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2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1组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对照2组给予头孢唑肟钠治疗,各32例。结果观察1组32例下呼吸感染疾病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与观察2组、对照1组及对照2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1组32例下呼吸感染疾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与观察2组对比无差异,P大于0.05,与对照组1、2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小于0.05;观察2组与对照1、2组对比存在一定差异,P小于0.05;而对照组1、2对比无差异,P大于0.05。结论治疗下呼吸感染疾病需根据综合因素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药物,且在患者可承受花费的前提下获得理想疗效,如阿奇霉素及左氧氟沙星,具有治疗成本低、效果显著等优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疾病 抗生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对呼吸感染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3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呼吸感染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63例。A组给予持续质量改进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的护理文书(95.24%)、健康宣传(93.65%)、护理操作(92.06%)与消毒隔离(88.89%)等评分合格率均高于B组的77.78%,68.25%,65.08%和63.49%,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B组为23.81%,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呼吸感染患者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能够提高其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情况,具有较高的护理价值。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道感染 护理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0月我院门诊部及住院部接诊收治的18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90例,西药组口服双黄连颗粒冲剂,中药组采用中药小柴胡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中药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复发率明显优于西药组(95.6%vs74.4%,0vs8.9%),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急性上呼吸感染疗效确切,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药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效果
  • 简介:(广西田阳县人民医院广西田阳533600)摘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开放性、多发性颅底骨折及弥散性颅内出血、血肿、脑干损伤。常处于昏迷状态,病情险恶,且具有突变、多变、易变的特点,死亡率极高。因此,保持呼吸通畅,维持有较的气体交换十分重要,是保证抢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重要关键。我科自2003年元月—2007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96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呼吸道 管理
  • 简介:目的观察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感染患者情况并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95例脑血管意外继发院内呼吸感染患者,经护理观察及配合后,统计好转率情况。结果对比胸部CT好转,P<0.05.好转率为61.2%,稳定率为36.7%,有效率为98.0%。结论脑血管意外患者常合并院内呼吸感染,病情加重,经细心观察病情,精心护理,根据痰液配合抗生素使用,可使大部份病人情况好转。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院内感染 呼吸道感染 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87-01
  • 简介:呼吸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其感染后常发生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且与婴幼儿哮喘发病有关。近年研究发现,其发病机制包括病毒与宿主受累细胞损伤、炎症、体液和局部免疫反应及高反应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免疫荧光检测和PCR技术快速、灵敏性和特异性较高。利巴韦林、免疫球蛋白及干扰素常能达到早期病因治疗,尚在试制的呼吸合胞病毒新型疫苗及基因治疗研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良好的前景。

  • 标签: 呼吸道合胞病毒 婴幼儿 诊断 治疗中图分类号R3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434-03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急诊治疗中,其合理有效的用药方式,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急诊治疗的150例上呼吸感染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病人用药情况分为两组,比较组病人实施单纯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探究组病人实施抗病毒药物联合抗生素药物治疗,回顾分析其临床信息资料,探究在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急诊治疗中,其合理有效的用药方式,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重要指导。结果通过对150例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的回顾分析可发现,有95例(63.33%)病人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其常用抗生素药物有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等。同时在痊愈时间方面,探究组病人相较于比较组病人,没有明显差异,而医疗费用明显要高,存在显著差异,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呼吸感染疾病的急诊治疗中,是否联合使用抗生素药物,对于疾病疗效没有明显影响,且会显著增加医疗费用,并增加菌株的耐药性,因此在疾病临床治疗中,要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

  • 标签: 急诊 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急性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呼吸感染住院患者128例,同时采集痰和咽拭子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衣原体DNA,及采取静脉血检测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结果本组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的阳性率为71%(89/128),其中17例(13.3%)有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14例(10.9%)痰和(或)咽拭子肺炎衣原体PCR检测结果阳性。结论结果显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感染的重要致病原,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标签: 衣原体,肺炎 呼吸道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方法本文实验对象均选取于本医院呼吸内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将先住院的45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对其进行一般护理,将后住院的45例患者作为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对其实行护理干预,通过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其临床护理体会。结果护理组45例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常规组45例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两组对比差异较显著(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要比一般护理好,且护理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大大提升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可大力推广应用在呼吸内科中。

  • 标签: 呼吸内科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