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标本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3-4um切片,光镜观察。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即用型工作液,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肿瘤细胞免疫表型。结果36例DLBCL中结内占52.8%,结外占47.2%,胃DLBC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占结外淋巴瘤52.9%,无论发生于结内或结外,肿瘤均由中心母细胞或免疫母细胞样大细胞构成,瘤细胞弥漫分布,全部表达B细胞标记CD20,83.3%(30/36)病例Ki67>40%,36.1%(13/36)表达MUM1,69.4%(25/36)表达bcl-2,38.8%(14/36)表达bcl-6,13.8%(5/36)病例表达CD10,少数病例表达CD5(1例)及CD30(2例),瘤细胞不表达CK、CEA、CD3、ALK、EMA。GCB型13例(36.1%),non-GCB型23例(63.9%)。随访2-34月,17例建在,9例死亡,10例失访。结论DLBCL是发生于结内、外的大B细胞弥漫性增生形成的一组侵袭性淋巴瘤,是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类型,占54.5%(36/66),也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类型,具有发病部位广泛,免疫表型复杂等特点。临床病理诊断及免疫组化在鉴别诊断及淋巴瘤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通过1例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对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该病病例B超引导穿刺活检术定性后明确为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结论B超引导穿刺活检病检确诊后给予放化疗治疗。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原发甲状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全血细胞计数主要参数进行性能评价。方法参照《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提供的评价验证方案,依据CLIA′88中相关标准和仪器厂商的要求对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参数的空白计数、正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携带污染率进行评价。结果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主要参数的本底计数、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符合厂商要求,批内精密度和批间精密度小于1/4CLIA′88,正确度符合卫生部规定行业标准要求。结论SysmexXN-1000B3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性能优良,适合临床血液标本全血细胞计数检测。

  • 标签: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 精密度 正确度 线性范围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微小残留病(minimalresidualdisease,MRD)水平观察51例急性B系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B-ALL)患儿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探讨MRD对B-ALL儿童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前瞻性方法收集2013年8月~2014年6月51例新发B-ALL患儿,在诱导治疗结束时(3天)行MRD检测,根据MRD情况分为3组并动态监测MRD水平(每3~6月),观察3组患儿在随访期内的情况。结果3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D≥10~2组与MRD<10~4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0~4≤MRD<10~2组与MRD<10~4组复发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D对B-ALL患儿的预后及复发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前瞻性研究 MRD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评价甲钴胺和维生素B(12)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51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26例与25例。A组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B组给予维生素B(12)肌注治疗。对比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和治疗28d后的各项检测指标值。结果对比治疗前的Hb(血色素)、WBC(白细胞计数)、Plt(血小板)和MCV(红细胞平均体积)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同时间点的以上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进行甲钴胺与维生素B(12)治疗均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但甲钴胺治疗方便,可提高患者依从性。

  • 标签: 甲钴胺 维生素B(1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齐墩果酸联合5-Fu对人肝癌细胞Hep3B增殖的影响。方法观察组细胞予以150μg/ml5-FU及不同浓度的齐墩果酸,对照组予等量培养液,以MTT法检测观察组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结果齐墩果酸的给药浓度与细胞增殖抑制率大体呈正相关;在5~100μg/ml范围内,随着齐墩果酸的给药浓度的增加,对Hep3B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也增加;而当药物浓度为100~400μg/m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呈稳定状态(P<0.05)。结论齐墩果酸联合5-Fu能够抑制肝癌Hep3B细胞株增殖。

  • 标签: 齐墩果酸 肝癌细胞Hep3B 5-Fu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猴头菇(HEM)是否能够下调NF-κB的活化水平。方法将实验用小鼠分为两组,1组为空白对照,1组以强饲法接受乙醇(5g/kg每12小时)3次。剩余3组在摄入酒精前同样以强饲法分别摄入猴头菇(100mg/kg,300mg/kg,500mg/kg)。处理完成后分别检测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100,300,and500μM)的HEM提取物能够减少NF-κB活化水平,表明HEM能够抑制NF-κB的生成,进而干预细胞炎症反应过程。结论猴头菇(HEM)能够抑制NF-κB的活化水平,并因此而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

  • 标签: 猴头菇NF-&kappa B 酒精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及补体的影响。方法75例经病理证实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高危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美罗华联合CHOP化疗,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治疗。化疗前及化疗后1月、3月、6月、9月分别检测血清Ig及补体C3、C4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Ig水平均下降,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补体C3、C4无明显变化。结论美罗华联合CHOP治疗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对机体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但尚需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临床观察。

  • 标签: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美罗华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FGFR4基因多肽性在弥慢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初治的5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通过PCR-RFLP技术检测FGFR4rs351855G/A基因的多肽性,探讨FGFR4基因多肽性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结果在患者中rs351855A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在DLBCL预后评价指标中,rs351855AA在AnnArbor分期Ⅲ期以上、ECOG评分≥2及IPI评分的中高危患者中的表达率高。结论FGFR4rs351855G/A基因的多肽性可作为DLBCL的预后不良指标。

  • 标签: 弥慢大B细胞淋巴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 基因多态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540例患者均接受阴道B超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以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阴道B超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子宫肌瘤类型。结果阴道B超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明显比腹部B超检查高(P<0.05),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子宫肌瘤类型的差别不大(P>0.05),但总漏诊率差别明显(P<0.05)。结论阴道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比腹部B超检查更高,适合推广应用在临床中。

  • 标签: 子宫肌瘤 阴道B超 腹部B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在孕期B超检查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孕期B超检查工作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取我所2014年4月—2015年1月所接受的120例进行孕期B超检查的孕妇,分为对照组60例(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0例(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比较分析两组孕妇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满意率情况及孕妇护理干预后心理反应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孕妇在心里护理干预下的心理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8.33%),且观察组孕妇的护理满意率较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孕期B超检查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的缓解孕妇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好的配合检查,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孕妇围产期保健 心理护理 孕期B超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病患并在我院妇科确诊。实验根据所有病患入院时间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阴道B超检查,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检查,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两组通过表一表二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数据显示,两者数据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能对异位病患的诊断起到更佳的灵敏度,且具有较强的舒适度、安全度、快捷方便的特点。因而阴部B超相对于腹部B超更具有临床推广力度。

  • 标签: 腹部B超 阴部B超 异位妊娠
  • 简介:摘要癌症,是局部组织受到慢性损伤、持久性刺激或久治不愈的溃疡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的。机体局部发生的慢性损伤,有些人是已知的,有的人则尚无知觉。所以,了解细胞癌变至关重要,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或者可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率。

  • 标签: 癌症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妇产科急腹症诊断时应用经腹B超联合经阴B超的价值。方法将90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对患者实施经腹B超、经阴道B超检查,观察单一检查和联合检查对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经腹B超确诊、经阴道B超确诊、联合确诊对于妇产科急腹症诊断的准确率分别为78.89%、83.33%、97.78%,其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经腹B超联合经阴B超对妇产科急腹症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且和单纯的经腹B超、经阴B超对比优势明显。

  • 标签: 妇产科急腹症 经腹B超 经阴B超 联合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红细胞保存液(MAP)保存的洗涤红细胞35天内质量是否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方法将2U去白悬浮红细胞40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袋,A组洗涤后加生理盐水保存,B组洗涤后添加MAP保存。比较生理盐水和MAP混悬洗涤红细胞指标差异;将B组储存于4℃冰箱,观察35天内的指标变化。结果MAP和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制备当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混悬洗涤红细胞保存35天内检测指标随时间推移逐渐变化,但检测值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结论MAP混悬洗涤红细胞35d内的各项指标均符合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红细胞保存液 生理盐水 保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在宫外孕临床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经病理检验证实的宫外孕患者进行研究,分别接受阴道B超和腹部B诊断,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比较两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结果经比较,阴道B超诊断的准确率为96.67%,与病理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腹部B超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B超和腹部B超在宫外孕的临床诊断中各具优势,但阴道B超诊断的准确率更高,更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宫外孕 B超诊断 阴道B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输尿管结石进行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探析样本都是在我医院接收的输尿管结石病人中选择200例,时段控制在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完成两组科学分配,参照组(n=100)选择X线检查,实验组(n=100)选择B超检查。结果实验组的检出率要高出参照组,且处理呈现出P<0.05区别性结局,拥有分析价值。结论临床上输尿管结石病人进行病情诊断时候,选择B超检查不但便捷、简单,并且存在很理想的检出率,可以视为检查中的有效、重要手段。

  • 标签: 输尿管结石 B超检查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超在眼外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5例眼外伤B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5例中阳性表现复杂,往往兼有两种以上病变。玻璃体病变15例,其中合并视网膜脱离5例,球内异物10例,眶内异物3例,眼球破裂2例。结论B超在眼外伤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在屈光间质混浊的情况下或有异物时,它明显优于光学检查和传统的X线异物定位法。

  • 标签: B超 眼外伤 屈光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