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核酸提取方法,了解不同新冠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性能。方法采用核酸释放剂法、磁珠法和离心吸附柱法对10份浓度为500copies/ml的新冠病毒阳性质控品和58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双阳性的鼻咽拭子样本进行核酸提取,提取后的核酸在同一品牌的荧光定量PCR扩增仪上,使用同一品牌的新冠病毒核酸扩增试剂进行RT-PCR扩增,对新冠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离心吸附柱法核酸提取效率最高,磁珠法次之,核酸释放剂法最低。 结论 离心吸附柱法提取核酸的效果最好,但操作繁琐、耗时,适合对阳性结果的复核。其次是磁珠法,既可以满足临床要求,又可以实现自动提取,适合于大样本的检测。核酸释放法虽然节省了核酸提取步骤和操作时间,但在方法中核酸提取的效率最低。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提取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肝血清标志物采用不同免疫检测方法检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4月 -2018年 5月期间收治的 125例疑似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免疫胶体金法以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并且根据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分析方法检测结果。结果:本组的 125例患者中, 65例确诊为乙肝,检出率为 52.0%;在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其次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同时,在灵敏度方面,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较高,其次为酶联免疫法、胶体金法。结论:在乙肝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使诊断准确率提高。

  • 标签: 血清学标志物 乙肝 免疫检测法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近期和远期的疗效。方法 将60胃癌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选自本院2010年3月~2020年3月期间,依照消化道重建方式将其列为常规1组、常规2组及研究组,各20例,分别予以毕-Ⅰ式吻合、毕-Ⅱ式吻合及Roux-en-Y式吻合,观察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伴癫痫儿童的康复护理。方法:我院实施优质康复护理以后,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25例脑瘫伴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25例脑瘫伴癫痫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瘫伴癫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瘫伴发癫痫 儿童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ADL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瘫伴癫痫儿童的康复护理。方法:我院实施优质康复护理以后,选取2020年4月-2021年3月收治的25例脑瘫伴癫痫患儿作为对照组,并将2021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25例脑瘫伴癫痫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优质康复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患儿生活活动能力差异甚微(P>0.05),护理后两组ADL评分均高于护理前,观察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优质的康复护理能显著改善脑瘫伴癫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脑瘫伴发癫痫 儿童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ADL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将综合护理法应用在脑卒中继癫痫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搜集到我院治疗的脑卒中继癫痫患者86例,通过不同的护理法分成两组,43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法,43例观察组则采取综合干预法。结果: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生活和运动能力评分低于观察组,数据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满意程度(P<0.05)。 结论:对本院接收的脑卒中继癫痫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运动能力 继发癫痫 综合护理 生活能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梗死及糖尿病继褥疮感染患者进行护理,做好效果研究。方法:选取6例老年脑梗死并糖尿病患者就诊时间在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之间,给予脑梗死及糖尿病继褥疮感染护理工作,做好对应处理。结果:通过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继障碍患者康复过程中疼痛的综合干预效果。方法:将 162例脑卒中继障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 81例实施常规干预,研究组 81例实施综合干预。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疼痛,有助于患者在无痛或轻微疼痛状态下增加主动活动意愿,促进康复。

  • 标签: 脑卒中继发障碍 康复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脑血管疾病,属于危重急症。脑梗死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原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起患者局部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一旦发病,其病情比较凶险,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疾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于初脑梗死患者来说,患者突然之间由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且还是临床无法根治,具有较高致残、致死风险的脑梗塞,患者往往在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非常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的开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初脑梗死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对心理护理在初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脑血管疾病,属于危重急症。脑梗死发病的根本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直接原因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脑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血流速度减慢,从而引起患者局部脑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一旦发病,其病情比较凶险,且病情进展较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因此,对于脑梗死患者来说,疾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尤其是对于初脑梗死患者来说,患者突然之间由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且还是临床无法根治,具有较高致残、致死风险的脑梗塞,患者往往在一时之间难以接受,从而导致患者产生较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非常不利于患者临床治疗的开展,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初脑梗死患者,在积极进行临床治疗的同时,还需关注其心理状态,开展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才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就对心理护理在初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梗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气管支气管原良性肿瘤的CT表现以及临床特征,指导临床针对性治疗。方法:于2020年2月-2021年1月对本院21例原发性气管支气管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收集其临床资料信息,分析CT特点。结果: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初期症状不典型、比较隐匿;15例支气管、6例气管;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神经纤维瘤、1例多形性腺瘤、4例脂肪瘤、10例平滑肌瘤、4例错构瘤;17例病灶表现为类圆形,另外4例铸形;基底宽广,边界光滑,轻微强化,管壁厚度未见增加。结论:CT观察气管支气管原良性肿瘤,以表面光滑、腔内结节生长、体积小、管壁厚度不变、基底宽广为主要表现。

  • 标签: 气管支气管原发性肿瘤 CT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干预期伴抑郁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96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ESRD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其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本组的96例患者中,有34例患者发生抑郁,占比35.42%。同时,患者抑郁的发生和心脑血管并发症、Hb、ALB、内瘘手术次数、家庭人均年收入有关(P

  • 标签: 终末期肾病 抑郁发病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口腔作为人体消化道的起始点,口腔的卫生、健康等将会影响胃肠道的健康。鹅口疮是婴幼儿人群中比较多见的一真菌感染性口腔疾病,极易引起真菌性胃肠炎。进而对患儿的健康产生更大的威胁,为此,本文将对小儿鹅口疮继真菌性胃肠炎的临床诊疗研究进行综述,为该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小儿 鹅口疮 真菌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当前,公众的医疗知识水平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医院在手术室护理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所以有必要提前采取相应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骨科手术室 护理风险 易发环节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 新生植 3D 技术 治疗脂溢性秃发的临床效果。 方法 利用专利精密仪器陇吸口环钻提取患者供区毛囊,在显微仪下分离毛囊,利用新微针将提取的毛囊接种于受区孔隙,术后定期随访。 结果 46 例脂溢性秃发,移植毛发的平均成活率为 91% , I 期手术后 42 例 患者满意 ,满意度 为 91.3% , 4 例 患者 不满意 , 患者行 Ⅱ 期手术后 46 例患者 均达到了满意的治疗 效果,满意度为 100% ,患者经新生植 3D 技术治疗后, 毛发生长自然 ,与正常无明显差异, 质良好无脱落。 结论 应用 新生植 3D 技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植密度高、覆盖效果好等优点,大部分患者 I 期手术后即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植发 3D 技术 陇吸口环钻 脂溢性秃发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原部位结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效果进行研究探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自我院 2002年 1月 -2013年 10月接收的 65例结肠癌患者,根据患者的发病部位,将其分为左侧结肠癌组 32例与右侧结肠癌组 33例,对两组患者病理学特征、转移情况、患者一年内和五年内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左侧结肠癌组症状主要以大便习惯变化为主,右侧结肠癌组主要以腹胀腹痛为主,而后为大便习惯改变,P< 0.05;两组的病理类型与肿瘤形态皆差异明显,P< 0.05;右侧结肠癌组的肝脏转移( 48.48%)与淋巴转移( 39.39%)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结肠癌组( 18.75%, 12.30%),P< 0.05;左侧结肠癌组与右侧结肠癌组 1年生存率相比差距较小 P> 0.05;左侧结肠癌组的 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右侧结肠癌组,P< 0.05结论:结肠癌的发病位置不同,其主要的临床特征、肿瘤直径、病理类型、肿瘤形态、转移途径皆有不同,出现在右侧的结肠癌更容易恶化,与左侧的结肠癌相比,预后也更差,患者的生存率较低。

  • 标签: 不同原发部位 结肠癌 病理特征 预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