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阿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诱导的麻醉效果。方法

  • 标签: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对儿童共同性斜视术后立体视建立的影响。 方法:我院 100 例 2017.2-2018.2 儿童共同性斜视术患儿。随机分组,常规训练组采取术后常规方法治疗,双眼视觉训练组则采取术后常规方法 + 双眼视觉训练治疗。比较两组儿童视力改善率;立体视建立的平均用时;治疗前后患儿立体视情况;并发症。 结果:双眼视觉训练组儿童视力改善率、立体视建立的平均用时、立体视情况相比较常规训练组更好, P < 0.05 。双眼视觉训练组和常规训练组并发症相似, P > 0.05 。 结论:术后双眼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共同性斜视术效果好,可有效建立立体视,并改善儿童的视力。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儿童共同性斜视术 立体视建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儿科麻醉中的采用丙泊酚或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方法: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手术患儿中随机选取32例进行研究,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数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例,分别实施丙泊酚麻醉、依托咪酯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以及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结果:诱导开始前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诱导完成后三项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儿科麻醉中的采用依托咪酯的麻醉效果好,可以将患儿的血流动力学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缩短了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清醒时间,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麻醉 丙泊酚 依托咪酯 血流动力学 苏醒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颇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时长剂量及频率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我院接受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50例患者均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尿激酶灌注2万单位后夹闭引流管2小时后开放,而对照组在尿激酶灌注4万单位后夹闭引流管1小时后开放,并持续引流3天。比较2组治疗效果、并发症与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00%),说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后复发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灌注的疗效较为明显,需要重视对于灌注时长剂量及频率的考量。

  • 标签: 颅内血肿穿刺 尿激酶灌注 改良立体定向穿刺术
  • 简介:摘要:现阶段,急性肾功能衰竭、狼疮肾炎、慢性肾炎以及糖尿病肾病等临床肾内科常见的疾病的治疗多采用血液透析,排出患者体内存在的毒素,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体内代谢紊乱的问题,治疗效果显著,但其是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费用高,加重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等消极情绪,不利于预后。为此,在透析期间施以有效的护理模式十分必要。传统的护理模式疏忽对患者的心理需求的干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低,而心理护理兼顾患者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逐渐应用于临床护理中。本研究将分析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护理要点 不良心理 并发症 临床价值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 早期立体定向复合麻醉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 。 方法: 选取 2015 年 3 月 ~2018 年 9 月研究实际段内本院收治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共 164 例,根据患者 高血压脑出血后入院手术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82 例 。患者均在 立体定向复合麻醉术下接受手术 。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及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评分。 结果: 治疗前两组 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 , P>0.05 ;经治疗 6 月后,观察组 神经功能、自理能力评分较对照均有明显提升 ,且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早期 立体定向复合麻醉术的应用,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损伤,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提升,故手术效果优势显著。

  • 标签: 早期立体定向复合麻醉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效果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微创立体定向脑电监测指引下精确定位致痫灶,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护理体会。方法:对 20例难治性癫痫的患者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来制定最优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视频脑电图监测、围发作期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围手术期护理等方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 20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行微创立体定向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后感染发生率为“ 0”;行癫痫灶切除术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率为 20%;护理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为 99.4%;术后定期回访,目前无一例患者出现癫痫再发作的情况,患者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提高。结论:经过临床的护理干预,降低了患者术后感染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患的信任度;提高了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 标签: 微创立体定向脑电监测 难治性 癫痫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骨折术治疗中应用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对于患儿焦虑性情绪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入于我院进行小儿骨折术治疗的患儿76例,选取时间:2019年5月-2020年5月,例数分配方式:采用中心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加行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对比患儿在护理后的焦虑性情绪与治疗配合度。结果:对照组的焦虑性情绪程度高于实验组(P

  • 标签: 小儿骨折术 可视音乐联合诱导式护理干预 焦虑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舒芬太尼镇痛和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院 2019年 1月至 2020年 5月共 108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4例。对照组给予舒芬太尼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舒芬太尼与右美托咪定,对比两组镇痛及镇静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 VAS评分、舒芬太尼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在妇科手术麻醉诱导期中能有效提高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同时能够减少舒芬太尼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寒战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妇科手术 麻醉诱导期 舒芬太尼 镇痛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运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院内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出血量30-40毫升左右脑出血使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工作),对比两组患者存活与死亡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改良立体定向软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7—2021-7我院接诊的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38例。常规组给予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口服替莫唑胺。于放疗结束后2个月进行MRI检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有效率、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6.32%,97.37%,均高于常规组的52.63%、78.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653/6.176,P<0.05)。结论:给予复发性脑胶质瘤患者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能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复发性脑胶质瘤 大分割立体定向放疗 替莫唑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应用七氟烷吸入与七氟烷复合不同剂量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的效果差异。方法:纳入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在本院接受择期手术治疗的儿童患者 102例进行对照研究, 34例予以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者划入研究一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2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二组, 34例应用七氟烷复合 3mg/kg丙泊酚者划入研究三组,统计不同时段三组 MAP和 HR的变化以及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结果:研究一组气管插管条件满意率低于研究二组及研究三组( P<0.05),研究二组和三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与同组诱导前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研究三组插管前即刻的 MAP水平更高( P<0.05);与同组插管前即刻比较,研究一组插管后 1min的 MAP、 HR水平更高( P<0.05);其余时段,三组组内和组间同期比较均未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七氟烷复合丙泊酚麻醉诱导用于小儿无肌松气管插管能够高效抑制插管反应,整体效果优于七氟烷吸入麻醉诱导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七氟烷 丙泊酚 吸入麻醉 复合麻醉诱导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以及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远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随机选择80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考组及实验组展开研究,各40例,参考组选择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措施,实验组则接受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比较。结果:实验组远期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

  • 标签: 微血管减压术 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远期临床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