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100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女,72岁.因持续性便秘3年入院。曾多次就医诊断为“习惯性便秘”,行调整饮食结构的饮食疗法,并服用新清宁3片~5片/次.3次/d,服用时间约一年;普瑞博恩5mg/次,3~4次/d;康赐尔1袋,3次,d,便秘方可缓解。既往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5年,糖尿病Ⅱ型20年,长期服用降糖药。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触及压痛及包块,肝脾(一).移动性浊音(一).肠鸣音5次/min。经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黑病。

  • 标签: 诊断 结肠黑变病 包块 长期服用 压痛 便秘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结直肠上皮内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到我院进行上皮内肿瘤诊断及接受治疗的患者,时间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106例,低级别以及高级别上皮内瘤患者数量分别为42例与64例。其中进行腺瘤切除、根治性结肠切除、腹会阴切除、直肠低位前切除以及肛门局部切除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4例、18例、22例、29例、23例,对手术之前的活检切片与手术之后的病理切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之后浸润性癌患者数量共66例,手术之前经过诊断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的数量共45例,在低级别上皮内瘤患者里面手术之后属于浸润性癌的数量共18例。结论 如果手术之前经诊断确定为高级别上皮内瘤的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在于有很大几率可能会浸润性癌,对此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展开全面分析,尽快进行治疗,防止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除此之外,肿瘤位置如果不会对肛门带来牵扯,首选治疗方法为切除病变肠段,倘若手术的时候确诊属于浸润性癌,一般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根除。

  • 标签: 结直肠癌 上皮内瘤变 诊断价值 病变肠段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结直肠上皮内肿瘤的病理诊断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到我院进行上皮内肿瘤诊断及接受治疗的患者,时间从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106例,低级别以及高级别上皮内瘤患者数量分别为42例与64例。其中进行腺瘤切除、根治性结肠切除、腹会阴切除、直肠低位前切除以及肛门局部切除的患者数量分别为14例、18例、22例、29例、23例,对手术之前的活检切片与手术之后的病理切片展开对比分析。结果 手术之后浸润性癌患者数量共66例,手术之前经过诊断属于高级别上皮内瘤的数量共45例,在低级别上皮内瘤患者里面手术之后属于浸润性癌的数量共18例。结论 如果手术之前经诊断确定为高级别上皮内瘤的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原因在于有很大几率可能会浸润性癌,对此还要结合临床症状展开全面分析,尽快进行治疗,防止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除此之外,肿瘤位置如果不会对肛门带来牵扯,首选治疗方法为切除病变肠段,倘若手术的时候确诊属于浸润性癌,一般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彻底根除。

  • 标签: 结直肠癌 上皮内瘤变 诊断价值 病变肠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吉替尼辅助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基因突变型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选取 50例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5例,对照组单纯采取放疗治疗,观察组采取放疗联合吉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 3个月 的疗效。结果:经相关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 60.00%的总有效率( P< 0.05)。结论:针对 EGFR基因突变型的 NSCLC患者,临床中采取放疗结合吉替尼用药治疗方式可取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飞行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 。方法:自 2018年 7月 -2019年 8 月期间随机选取飞行员 400 例,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在其中寻找存在应性鼻炎的飞行员,并对其进行专科检查以及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 (SPT) 进行确诊,然后对于应性鼻炎的发病率进行统计。 结果:有 40 例确诊为应性鼻炎, 飞行员应性鼻炎的 患病率为 10% ( 40/400 )。结论:本研究初步调查了飞行员应性鼻炎发病率,飞行员的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与众多因素都具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飞行员 变应性鼻炎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意义进行分析。方法:在本院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1月期间,随机对 6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患者进行研究,均对其进行病理检测和胃镜活检检测,分析胃镜活检诊断的临床意义。 结果:胃镜活检检出率相比于病理学诊断无临床差异,在检查过程不存在并发症(p>0.05)。 结论:胃镜活检高级别上皮内瘤具有临床诊断意义,能够有效辅助病理学检测,提高诊断效率。

  • 标签: 胃镜活检 上皮内瘤 临床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有效率。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自2021年1月~2021年12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参照组实施化疗干预,研究组实施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62%,显著高于参照组68.75%,P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化疗 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程优质护理用于ESD临床治疗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患者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入住本院接受ESD治疗的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患者中选择40例研究,采用统计学分组将其分为不同组,即对照与观察,分别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面优质护理,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患者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短一些,且P<0.05。结论:将全程优质护理用于ESD治疗术后患者中,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ESD 结直肠 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从而降低血液报废率。方法:对 2016年 ~2018年我市中心血站检测因素所致血液报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 2016年 ~2018年血液报废量共计 22607.70U,其中脂肪浆为 15947.00U( 70.54%),过期为 2971.50U( 13.14%),血浆颜色异常为 1799.50U( 7.96%),制备破损为 318.00U( 1.41%),絮状物为 70.75U( 0.31%),渗漏为 183.00U( 0.81%),非标量为 278.20U( 1.23%),质控抽检为 940.00U( 4.16%),其它因素为 99.75U( 0.44%),质控抽检、其它原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脂肪浆、过期、血浆颜色异常、制备破损、渗漏、絮状物、非标量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为减少血液报废,血站应不断规范采供血各项操作,完善血站质量管理措施,提升血液有效利用率。

  • 标签: 非检测因素 血液报废 原因 改进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退行性的临床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某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50例腰椎退行性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给予观察组独活寄生汤加减,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指标、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椎退行性患者使用独活寄生汤治疗,能明显减轻患者腰痛及下肢麻木疼痛症状,毒副作用小,值得推广。

  • 标签: 独活寄生汤加减 腰椎退行性变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米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 选取 92 例妇产科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包括子宫肌瘤、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 ,患者抽取时间段介于 2019 年 8 月到 2020 年 3 月期间, 均符合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对照组 ( n=46 例) 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 ( n=46 例) 妇产科患者运用米司酮治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躯体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以及物质生活领域评分。 结果: 观察组妇产科疾病患者运用米司酮治疗躯体领域评分为 88.13±4.58 分 , 心理领域评分为 83.46±4.11 分、社会关系领域为 82.47±3.69 分、物质生活领域为 83.41±4.03 分;对照组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 躯体领域评分为 79.65±5.32 分 , 心理领域评分为 76.34±4.24 分、社会关系领域为 75.32±3.96 分、物质生活领域为 74.36±4.23 分,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高( P < 0.05 )。 结论 : 妇产科疾病患者采用米司酮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对生活质量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产科疾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米司酮治疗妇科疾病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 2016年 11月至 2018年 5月期间收诊的 20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 n=84)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 n=116)给予米司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93.9% vs 79.7%, X²=8.799, P=0.003)。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 3.4% vs 15.4%, X²=8.454。 P=0.004)。结论:妇科疾病给予米司酮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

  • 标签: 米非司酮 妇科疾病 临床疗效 回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 方法 选择本院 2019 年 5 月 -2019 年 11 月治疗子宫肌瘤的 4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 用米司酮治疗,根据不同的药物剂量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1 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剂量( 25mg/d )治疗,研究组接受小剂量( 12.5mg/d )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孕激素水平低于参照 组( P <0.05 )。在子宫肌瘤体积对比中,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 P <0.05 )。 结论 采用 12.5mg/d 的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有效减小患者的肿瘤体积,而且安全性高。

  • 标签: 不同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诊断宫颈上皮瘤与不同宫颈转化区类型的相关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2年行阴道镜检查并进行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瘤,并最终行宫颈电环锥切术(LEEP)患者的资料共100例。本研究按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三组:低级别病变及正常、高级别病变、癌。取其中最严重的病理结果作为最终的病理诊断,对比阴道镜诊断、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及LEEP术组织病理学诊断的关系。结果:在高度病变时,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4.59%、82.61%和60.00%,P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转化区 阴道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米司酮治疗妇科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16年 2月至 2019年 3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 10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 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米司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5-Fu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有( P< 0.05);结论 针对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治疗时运用米司酮药物,具备安全、便捷以及疗效高的优势,若是能够尽早用药,患者的疗效就会更高,患者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因此具备较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异位妊娠临床治疗米非司酮妇科
  • 简介:摘要:当前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十分迅速,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交通出行,另一方面也使得因为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的现象增多。本文立足于交通事故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着重对伤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展开分析。本文首先分析了交通事故即时死亡的死因及死因鉴定的意义,再分析交通事故即时死亡死因鉴定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检验不规范,质量低,对伤后患者的资料分析不系统,缺乏对治疗过程等。最后分析交通事故即时死亡的死因鉴定要点,通过医学检验中的要点,对伤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分析以及伤后并发症的医疗过程分析等方面着手解决死因鉴定的问题。

  • 标签: 交通事故 非即时死亡 死因 鉴定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子宫肌瘤患者接受小剂量米司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来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76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分成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3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的米司酮药物,而联合组患者给予小剂量米司酮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经过分组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为96.36%,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为76.31%,联合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小剂量米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这一疾病,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门诊子宫肌瘤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小剂量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宁疗护需求与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9月-2020年1月,进行晚期小细胞肺癌护理探究,样本源自本院接收的此疾病患者,随机选择并1-72编号抽签平分对照组、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安宁疗护,比较患者心理状态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SCL-90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组间比较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宁疗护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调节其心理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安宁疗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