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巨大会厌囊肿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使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对41例巨大会厌囊肿患者(25例伴有吸气性呼吸困难)于咽喉黏膜表面麻醉下行会厌囊肿切除术。结果41例均一次性完成手术,无手术并发症,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吞咽疼痛,但未明显喉梗阻现象,2周后症状消失囊肿创面愈合,会厌黏膜表面光滑,无瘢痕形成,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采用耳鼻喉科综合动力系统切除巨大会厌囊肿是在直视、负压吸引的指示下操作,切除病变囊壁具有准确精细、彻底、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术后无复发的优点。但需充分掌握手术技巧,在做好气管切开的准备情况下进行手术。

  • 标签: 耳鼻喉综合动力系统 切除会厌囊肿 可行性与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动力系统拔除阻生牙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阻生牙手术的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术前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术前健康教育及术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及手术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配合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度越高,手术时间明显越短,能大大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微动力系统 拔除阻生牙手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声骨刀联合新型微动力系统微创拔除完全骨埋伏牙与常规气动涡轮机拔除完全骨埋伏多生牙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1月—2022年8月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患者3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完全骨埋伏多生牙患者42例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6~55岁,需拔除完全骨埋伏多生牙,②术前均拍摄CBCT,判断埋伏多生牙拔除难度相似,③术中均需要翻瓣,去骨,分离牙冠或牙根,④患者本人或法定监护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明显拔牙禁忌症,不能予以手术者,②不能配合完成随访者。观察组行超声骨刀联合新型微动力系统拔牙术,对照组行常规气动涡轮机切割拔牙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肿胀持续时间,记录两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疼痛、肿胀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骨刀联合新型微动力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较常规气动涡轮机拔除法优势明显。

  • 标签: 新型微动力系统 超声骨刀 微创拔牙术 完全骨埋伏多生牙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对使用动力系统等仪器设备前的灭菌操作规范进行分析,探讨灭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处理方法,为医院仪器设备的灭菌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根据使用动力系统仪器设备灭菌的相关理论,结合我院具体的医疗设备灭菌操作规范及临床实践情况,研究使用动力系统等仪器设备前的灭菌操作规范灭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结果整理总结在临床上使用动力系统等仪器设备前的灭菌操作的规范流程,明确灭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结论通过对有关灭菌操作理论的学习,结合我院具体的仪器设备灭菌操作情况,总结出一套灭菌操作规范及处理灭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有效方法,有助于临床中对动力系统等仪器设备的灭菌操作正常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关键词动力系统;灭菌;操作规范;问题处理AbstractObjectivetothestudyofpowersystem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specificationanalysis,discussiononthetreatmentoftheproblemsapGpearedintheprocessofsterilization,provideeffectivereferenceforthesterilizationofmedicalinstrumentsandequipment.Methodsaccordingtothetheoryofpowersystemequipmentsterilization,combinedwiththespecificmedical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specificationandclinicalpractice,researchusingpowersystem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specificationsterilizationprocessappearmethodtodealwiththeproblem.ResultsthestandardprocessofsterilizationopGerationintheclinicaluseofthepowersystem,andthescientificandreasonabletreatmentmethodoftheproblemsoccurredintheclinicaluseofthepowersystem.Conclusionthroughthestudyonsterilizationoperationtheory,combinedwiththespecific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summeduptheeffectivemethodforproblemsinasterilizationoperationspecificationandsterilizationprocess,inclinicalonpowersystem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runningsmoothly,itisworthKineyclwinoircdaslapplicationandpromotion.instrumentandequipment;sterilization;operationstandard;problemsolving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环状混合痔采用PPH治疗对其肛肠动力学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我院收治的8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参照组40例为传统外剥内扎方法,探析组40例为PPH治疗方法,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及影响。结果:治疗后,探析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探析组肛肠动力学指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治疗,创伤更小,还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对肛肠动力学影响较小,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PPH 环状混合痔 肛肠动力学
  • 简介:目前治疗混合痔的方法繁多,疗效不一,既往许多疗法破坏了肛门正常的解剖结构,处理不当易发生肛门失禁,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当前许多学者都在寻求一种新的术以解决上述的不足。笔者自1996年开始采用综合术治疗环形混合痔,内痔部分采用痔特灵Ⅱ号注射液法,外痔部分采用肛门锯齿状切口加肛周皮瓣修复整形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环形混合痔 术式 硬化剂 临床资料 手术方法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与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效果,以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4月收治的Ⅲ度混合痔患者8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接受PPH术治疗,实验组接受DGHAL术治疗。术后随访18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24h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24h时VAS评分明显较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随访期间复发率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DGHAL术用于治疗Ⅲ度混合痔具有疼痛轻微、并发症少等优越性,但存在术后易复发的缺陷,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酌情选择应用。

  • 标签: PPH DGHAL Ⅲ度混合痔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TST术与PPH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对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近两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83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83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PH术治疗,观察组采用TST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疼痛、肛肠动力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术后康复及疼痛评分都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肛肠动力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RASP和MASP相比对照组更低,而RMTV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TST术对患者术后肛肠动力影响较小,手术创伤更低,患者术后康复快。

  • 标签: 混合痔 TST术 PPH术 肛肠动力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2年6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PPH术,实验组患者采用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1天及1周疼痛评分均,各项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和复发率均低于或少于对照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且各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术及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均为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有效术。与PPH术相比,高悬低切环形保留肛管皮肤的混合痔术有疼痛感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教学模式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共计74人,其中1班采取混合教学模式教学,归入研究组;另1班采取常规PPT模式教学,归入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学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课程总成绩、习题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混合教学模式开展系统解剖学教学,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愿,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 标签: 系统解剖学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 要:本文深度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人脸检测与识别模型在身份认证上的准确性和嵌入系统算力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嵌入系统的人脸监测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脸检测、人脸姿态优选、人脸识别以及人脸监测系统设计四个方面,研究成果在医院病人行踪溯源中进行了应用。

  • 标签: 人脸检测 人脸识别 身份认证 姿态优选
  • 简介:目的设计一种中空植骨动力髋螺钉,探讨该植骨螺钉是否能促进猪股骨颈骨折愈合.方法将动力髋螺钉设计成螺纹间带孔隙、中间扇叶状窗口的中空螺钉.选取16只健康实验猪(雌雄各半,平均月龄为3.5个月,平均体质量为25.1kg),制作双侧股骨颈骨折(经颈型)动物模型,左后肢采用中空植骨动力髋螺钉固定(实验组),右后肢采用普通动力髋螺钉固定(对照组).于术后4、8、12及16周分别行双侧髋关节X线片检查及CT平扫;于术后4、8、12周各处死4只猪取材,行生物力学测试;于术后16周处死4只猪,大体观察股骨颈骨折的愈合情况.结果X线片及CT平扫显示:术后4周实验组骨折线已部分模糊,新骨密度均匀;对照组骨折线清晰可见.术后16周实验组骨折线处周围骨密度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区别,外周光滑,股骨头表面未见点状致密增生;对照组骨折线处骨密度增高,少量骨吸收和骨小梁融合.术后8、12、16周实验组猪的Lane-Sandhu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12周实验组猪标本的轴向刚度、三点弯曲刚度及抗扭转力均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周大体观察显示实验组猪骨断端表面愈合良好;对照组骨折端为骨质连接.结论中空植骨动力髋螺钉既能提供可靠固定,又能在骨折断端处植骨,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本研究为此螺钉应用于临床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骨折愈合 骨钉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喉科广基型声带息肉的患者采用喉科动力切割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采用全麻方式,通过喉镜联合镜下配合治疗候动力水平,分析患者切割声带息肉的治疗效果。结果36例患者经过守护后均成功,术后无声带组织损伤问题,术后出血量较少,术后未出现声带粘连的现象。综合治愈效果达到87%,综合有效率达到100%。结论采用喉科动力切割系统治疗广基型声带息肉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孙桑新问题,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声带息肉的治疗水平,保证不受损的治疗过程。

  • 标签: 息肉 切割 候动力系统
  • 简介:作为临床伤口处理中的常规程序,清除失活组织对伤口的愈合至关重要。现阶段清创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常规锐器清创、自溶清创、酶解清创、生物清创等,每一种清创手段都各有利弊。而水动力清创系统(以下简称水刀系统)凭借其高效快速、操作简单、减少手术次数等优点,在不同疾病的伤口处理中均效果显著。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水刀系统应用于伤口处理及其他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旨在通过系统全面的概述、各种主要观点的比较,对水力系的优缺点作一综述,进而为其后续在临床的运用提供参考。

  • 标签: 水刀 清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100例复杂性混合痔应用外剥内扎错位术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复杂性混合痔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外剥内扎错位术治疗,记录治疗情况。结果经外剥内扎错位术治疗,100例复杂性混合痔患者均治愈;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3.49±3.06)d,痔核脱落时间平均为(9.51±2.98)d;术后出血者占11%,术后疼痛严重需使用镇痛剂者占11%,术后肛缘明显水肿者占16.00%,术后尿潴留出现并需导尿者占3.00%;所有病例均未因出现明显肛门狭窄而干扰排便功能。结论针对复杂性混合痔患者,应用外剥内扎错位术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且行术前合理扩肛及选择性内括约肌切开术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复杂性混合痔 外剥内扎错位术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透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护理措施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60例尿毒症顽固性高血压、顽固性皮肤瘙痒、营养不良、胰岛素抵抗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经过治疗上述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治疗全过程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其他并发症。结论血透串联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并发症疗效显著,结合科学的护理可以达到强化治疗的目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