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热交换低温治疗中的监测效果及护理措施。方法 样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4月~

  • 标签:
  • 简介:切开胃结肠韧带,游离至脾脏下极,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左血管,清扫第4组淋巴结,离断胃短血管直至脾上极。游离胃窦部,于胰腺上缘离断胃网膜右静脉,显露胃十二指肠动脉后,于根部离断胃网膜右动脉,并完成第六组淋巴结的清扫。显露胃窦后壁,离断胃右血管,清扫肝门部淋巴结。距幽门2cm离断十二指肠。沿胰腺上缘解剖脾动脉根部,于根部离断胃左静脉。显露腹腔干及胃左动脉,向右侧清扫第8组淋巴结,于根部离断胃左动脉后,向头侧清扫第1,2组淋巴结。游离食管腹段,解剖出迷走神经左右支后离断。悬吊肝左叶后,距贲门2cm离断食管,取上腹正中辅助切口3cm,移除胃标本及大网膜。重建气腹后,距TREIZ韧带20cm离断空肠,行食管左后壁与近端空肠侧侧吻合(OVERLAP法),手工缝合共同开口。距此吻合口40cm,借助辅助切口完成小肠侧侧吻合(ROUX\|Y)吻合。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行免切割闭合单吻合法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为9例直肠癌患者使用免切割闭合单吻合法行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及脏器损伤。术中、术后病理检查提示残端无肿瘤细胞残留。手术时间180~305min,平均(243.9±43.4)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平均(51.1±20.0)ml;淋巴结清扫数量5~12枚,平均(7.9±2.7)枚;术后住院10~17d,平均(13.4±1.9)d;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4.0±12.3)h,无吻合口漏及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3~20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免切割闭合单吻合法行腹腔镜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早中期直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可降低医疗费用。

  • 标签: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单吻合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线性吻合行Duhamel结肠次切除或结肠切除术治疗长段型及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的并发症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长段型及结肠型HD资料。在开腹或腹腔镜辅助下,切除造瘘口远端肠管,保留直肠约6~12cm,吻合经肛门将小肠或结肠前壁及直肠后壁侧侧吻合。统计手术时间、失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5例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手术;5例开腹完成手术,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排便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线型吻合改良Duhamel治疗长段型及结肠型先天性巨结肠症安全有效。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症 Duhamel术 线型吻合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治疗中晚期髋关节结核中采取髋关节型占位一期旷置术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中晚期髋关节结核病人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对中晚期髋关节结核进行治疗时可以采取髋关节型占位一期旷置术进行治疗,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能够使髋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型占位器 旷置术 髋关节结核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信息化在医疗改革的牵引下,经过多年的发展,基本覆盖了医院的管理、医疗、教学、科研、物流等环节和流程,形成了完整的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因其业务而相互独立,造成信息岛的问题,难以使用大量的信息数据,如医疗、办公、医药等。因为它们不能被分享,所以,建立一个基于实源地址验证技术(SAVI)的基本网络,从网络层面解决可信的信息安全传输问题。这三者的整合形成了一个数字化的医院数据交换平台,为医院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安全互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医院 数据交换 设计 实施
  • 简介:目的探讨胃次切除后采用圆形吻合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可行性。方法Beagle's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63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C、D两组,C组89例,D组74例。胃次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稀钡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后12条Beagle's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7.26±0.12)c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55,P=0.804)。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胃次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方法可行。

  • 标签: 胃切除术 胃肠道重建 外科缝合器
  • 简介:背景:关节置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是置换后出现关节感染是灾难性的,随着关节置换技术的日益成熟,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率已明显下降。目的:观察自制活动型抗生素骨水泥间隔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感染翻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22例膝关节表面置换后感染患者,女14例,男8例,年龄66-81岁,平均69.5岁。明确诊断后给予翻修处理,如考虑一期翻修,取出原有假体,使用抗生素骨水泥,再次安装;如选择二期翻修,则在清创同时将自制活动型抗生素骨水泥间隔放入股骨及胫骨处,待6个月-1年感染控制后再考虑安放翻修假体。于翻修后随访,行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治疗后2例单纯清创患者和1例一期翻修患者感染复发,给予二期翻修处理,均无神经血管损伤、假体脱位、松动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达到感染治愈标准。末次随访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功能评分58-86分,平均(70.2±0.4)分。提示膝关节表面置换后需根据相应病情及感染不同时期,选择正确治疗方法根治感染,尽力保留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植入物 人工假体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 感染 翻修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激素联合血浆交换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方法对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24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分组对照观察,其中观察组应用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治疗组12例,对照组应用血浆交换治疗。治疗20d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20d后病情均有好转,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基强地松龙冲击联合血浆交换对格林巴利综合征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血浆交换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血浆交换 激素冲击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食物GI和交换份在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对照组26例,分别接受食物GI联合交换份营养治疗和单纯食物交换份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平均FBG水平、2hPGB水平、TC水平、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GI与交换份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食物GI与交换份 2型糖尿病营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规范化疼痛管理与下肢关节康复联合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中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3月到2022年3月,在某院进行骨科膝关节置换术手术的71名病人,按治疗次序分为观察组36名,对照组35名。对照组术后进行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下肢关节康复联合规范化疼痛管理的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VAS]和膝关节肿胀程度进行对比。结果:7d后,观察组的VAS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 标签: 下肢关节康复器 疼痛管理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程度 关节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或近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甲状腺切术(切组)、甲状腺近切术(近切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近切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切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切组,P<0.05;近切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明显低于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近切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更佳,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癌 甲状腺 全切术 近全切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