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汉语是医学留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如何设计好每一堂课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教学总结反思,对《到中医科去》这篇文章的教学设计作出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 标签: 对外医学汉语,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取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的急诊急救创伤病例196例,利用常规救治方法的98例划入对照组,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的98例纳入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初级评估耗时、颈椎固定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初级评估耗时,观察组采用初级创伤救治模式,评估时间(3.86±1.24)分,少于对照组(10.26±3.45)分。对比颈椎固定情况,观察组颈椎固定97例,固定率为98.98%(97/98),对照组颈椎固定73例,固定率为74.79%(73/98)。对两组初级评估耗时、颈椎固定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急救中,初级创伤救治模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 标签: 急诊急救 初级创伤救治 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及医疗制度的持续改革,原先的以疾病治疗为中心的卫生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健康需求,而社区卫生服务正适应了这种需要,使健康服务从医院走向社会、走向家庭。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护理 现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寻找在特殊儿童人群中进行初级救护常识培训并推广的方法。方法根据特殊儿童的情况,自制问卷调查表,通过游戏法、故事法、情景模拟、光盘示教等形式,对福利院儿童讲授各种应急事件的简单处理方法。结果90.2%以上学生学会了火灾、地震时如何逃生;89.2%以上的学生学会了食物、煤气中毒的处理方法;92.2%以上学生学会了出血包扎、摔伤、扭伤、烫伤、胸外心脏按压等初步急救方法。结论94.1%的调查对象愿意学习初级急救方法,在福利院儿童中普及初级救护常识效果不错、且很有必要。

  • 标签: 初级救护知识 儿童 福利院 南昌 江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外科围术期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4年4月间笔者单位收治的176例外科手术患者按入院治疗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常规组88例,行常规护理;心理组88例,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心理组患者恐惧、焦虑评分及满意度情况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予以系统的心理护理,既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原有的负性心理,同时也极大地提升患者满意度,这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外手手术 心理护理 焦虑 满意度 抑郁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93-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干预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服务,可以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护理干预可以包括多个方面,如术后教育、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心理支持等,旨在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提供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护士可以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支持他们的康复过程。尽管有关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研究已经有一些,但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将进一步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患者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7例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经手术证实的脾破裂患者病例。结果17例患者中,16例CT平扫表现为脾脏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脾脏内见单发或多发点状、片状、线样及不规则形高密度影或低密度影,其中15例为高密度影,1例为低密度影,1例CT平扫显示为等密度,但临床症状较明显,增强扫描显示未强化血肿影。合并包膜下血肿5例,CT表现为脾周新月形影,密度均匀或不均匀,CT值40-75HU,增强扫描后正常脾脏明显强化,而破裂脾脏组织及血肿不强化。合并腹腔积血4例,积血位于肝脾周围、肝肾隐窝及结肠旁沟内,CT表现为肝脾周围新月形影,肝肾隐窝及结肠旁沟稍低密度影,CT值30-50HU。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例,为脾破裂合并肝、肾挫伤及多发肋骨骨折。结论CT对外伤性脾破裂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外伤性脾破裂 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现阶段医院对外联络工作属于医院的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内容,具备一定的系统性,主要会涉及到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社会学、医院管理学等多个不同方面。对外联络工作属于社会和医院之间、患者与医院之间构建的相互协作,彼此信任的一个公共平台。本文针对上述内容展开研究,分析医院开展对外联络工作的必要性,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为同领域工作者提供合理化建议。

  • 标签: 医院 对外联络 联络工作 工作必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创伤评分(CRAMS评分)在急诊急救的应用,提高急诊科在创伤患者救治综合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年中急诊科处置524例中度以上创伤患者在基本资料,按照初级创伤救治流程评估患者,同时进行创伤CRAMS评分。结果经过评估医师可以减少严重的创伤漏诊和误诊,大部分创伤患者为中度创伤,危重创伤需要加强综合治疗,动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无生命危险,原则收住专科治疗,存在严重创伤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应住重症医学科(ICU)。结论掌握初级创伤救治原则和使用创伤CRAMS评分可以提高急诊医师对创伤患者综合救治能力。初级创伤救治(PTC)流程原则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 CRAM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在护士急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到2018年2月的30例急救护士,随机分组,常规急救护理组给予一般护理,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组开展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技能达标率;结果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组技能达标率、初级创伤救治工作技能、理论掌握评分、医生和患者的认可评分对比常规急救护理组有优势,P<0.05。结论急救护士实施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急救护理培训效果确切。

  • 标签: 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 护士急救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级创伤模式对1CU进修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2015年60名进修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跟班方法进行培训两个月;将2016年60名进修护士设为观察组,实施规范化培训两个月,依据进修护士学习需求制订培训计划,根据计划执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入科教育、集中理论授课、操作技能示教、个性化培训等。结果观察组进修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得分、对带教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级创伤模式下对1CU进修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可以提高进修护士的理论及操作成绩,提高进修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

  • 标签: 创伤模式 ICU进修护士 规范化培训 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