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础化学课程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升温,关于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矛盾也日益凸显。为了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医学专业人才。基础化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将论述关于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一些建议。

  • 标签: 服务医学 基础化学 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枳术丸是应用历史悠久的一种中药,由白术和枳实组成,主要用于食少不化、脾胃虚弱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深入了解该药物的化学成分,本文采取GC-MS法对其进行化学分析,以掌握药物处方各类药物的作用实质,论证中药处方及药理机制的科学性.关键词枳术丸;GC-MS法;化学成分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传统的考试模式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基础化学课程应根据其自身的学科特点采取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本文对基础化学课程考试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原则,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其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 标签: 基础化学 考试模式 改革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392-01
  • 简介:摘要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尿液分析虽然提高了尿液分析的检测速度但是部分实验室已不再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笔者就尿干化学法和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进行对比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15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接受羊膜移植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0例(40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伤18例(18只眼)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接受结膜瓣遮盖术治疗的角膜溃疡患者41例(41只眼)以及眼角膜化学伤17例(17只眼)作为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角结膜情况、视功能、并发症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2.5%,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力改善率、复明率分别为96.55%、8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03%、70.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膜移植治疗角膜溃疡及角膜化学伤临床疗效显著,经济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角膜溃疡;角膜化学伤;羊膜移植术;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779.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16-01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化学检测在乳腺病例诊断当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乳腺疾病患者300例,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为150例。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而观察组的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束之后,对二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分析乳腺肿瘤的准确性上要比常规的检测方法更好,其可以很好的区分肿瘤的性质。对间质浸润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此外这种方式还能够对乳腺癌治疗和预后的蛋白表达形式进行分析,为确定内分泌治疗方法奠定良好的基础。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在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这种方法也有非常大的临床推广价值,在以后的临床当中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乳腺病例诊断 临床价值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6-0193-01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尿常规干化学法与尿沉渣镜检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60份尿液样本,对所有尿液样本用尿液分析仪进行常规干化学法的检测,同时联合尿沉渣镜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尿常规干化学检测法的检测结果与尿沉渣镜检测法的检测基本一致,污染物、PH值等因素可能造成检测结果的不一致。结论尿液检测过程中,尿常规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镜检测可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合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尿常规检测 干化学法 尿沉渣镜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首先采用CLIA试剂筛选出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S:CO(absorbancesignalofsample∶cutoffvalue,即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0.3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试剂复查,最后以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reponemapallidumhaemagglutinationassay,TPHA),对3种试剂均在临界值以上(S/CO≥0.80)或至少1种试剂临界值以上的标本进行确认。评估检测效果,制定复查策略。结果应用CLIA试剂从5000份标本中筛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S/CO〉0.30的血清样本141份,经2种ELISA试剂复查后,CLIA检测结果S/CO≥0.5、ELISA检测结果≥0.8的阳性率为92.5%;3种试剂或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S/CO≥0.8的72份标本,经TPHA确认阳性58份,其中2份标本CLIA检测结果0.8〉S/CO〉0.60。结论CLIA与ELIS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一定不符合性;建议对CLIA检测结果S/CO〉0.50标本采用ELISA联合检测,对S/CO〉0.60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ssay,TPPA)或TPHA法确证。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输血前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视频为基础的教学模式(VBL)在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可能性和教学效果.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临床专业五年制2014级120名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分为采用VBL教学模式的实验组(VBL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传统组),课程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和理论考核.结果93.3%的学生希望继续采用VBL教学模式.VBL组在基础化学理论考试中与实验相关的题目得分率高于传统组.结论VBL应用于基础化学实验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规范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是适合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模式,值得推广.关键词教学模式;基础化学实验;VBL;自主学习中图分类号R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96-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