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川省通江中老年群体“健康快车”巴白内障的筛查结果展开分析。方法2018年7月至2018年10月,本院开展“健康快车”巴中行白内障筛查活动,本次纳入918例受检者展开筛查。结果筛查出白内障320人,其中视力0.5以下273人、340眼,同时查出高度近视4人8眼,慢性泪囊炎10人16眼,倒睫30人38眼,翼状胬肉71人89眼,慢性结膜炎23人46眼,角膜病变48人66眼,虹膜病变16人18眼,青光眼13人17眼,玻璃体混浊47人69眼,眼球萎缩9人9眼,眼球缺失(摘除)3人3眼。结论当前通江辖诺江镇等25个乡镇中老年群体的眼健康水平较低,有较大的白内障疾病患病风险,通过开展“健康快车”巴白内障有助于了解基层地区中老年患者白内障患病情况,对白内障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通江县 中老年群体 白内障 筛查结果 健康快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墨江健康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水平监测情况 ,为该县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墨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抽取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该县共检测 1074份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平均达 58.4%;其中 8月龄 -1岁组的阳性率最高,达到 80.0%,在≥ 15岁组出现最低,为 42.9%。结论:墨江健康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总体较低,需要提高和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墨江县 健康人群 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1993-2018年HIV/AIDS的发现方式,为进一步完善HIV/AIDS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祁阳1996-2018年HIV/AIDS的发现方式,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1993-2018年累计发现HIV/AIDS1235例,以其他疾病就诊者检测的发现病例最多,共446例,占总发现病例的36.11%;检测咨询次之共320例,占总发现病例的25.91%;术前检测占第三位共133例,占总发现病例数的10.77%;第四、第五位的分别是羁押人员体检86例,强制/劳教戒毒人员检测74例,分别占总发现病例的6.96%、5.99%。结论祁阳HIV/AIDS的发现方式全面,但检测咨询发现病例所占比例低,应加大检测咨询发现病例的力度。

  • 标签: HIV/AIDS 发现方式 检测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墨江健康人群的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水平监测情况,为该县开展乙肝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抽样原则,在墨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中抽取健康人群,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乙肝表面抗体检测。结果该县共检测1074份血清标本,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平均达58.4%;其中8月龄-1岁组的阳性率最高,达到80.0%,在≥15岁组出现最低,为42.9%。结论墨江健康人群的乙肝表面抗体水平总体较低,需要提高和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 标签: 墨江县 健康人群 乙型肝炎 表面抗体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衡山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方法参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对2015年-2017年衡山不同场所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空肠弯曲菌等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并回顾性分析监测的结果。结果本次采集到的样品共744份,致病菌总阳性检出18份,检出率为2.42%;三个时间段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比(P>0.05)。六个采集场所中,饭店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小吃店;而不同采样地点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对比结果显示(P<0.05)。八类食品中,蔬菜及制品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餐饮食品;而对比各类食品致病菌的阳性检出率,其结果显示(P<0.05)。结论衡山食品中均存在不同程度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相关机构和部门应强化对本县食品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和监督。

  • 标签: 衡山县食品 食源性致病菌 监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1993-2018年HIV/AIDS传播途径式的变化,为其预防与控制策略进一步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艾滋病专报系统收集祁阳1993-2018年HIV/AIDS的传播途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1993-2018年HIV/AIDS传播途径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所占比例逐年下降,以性接触传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2007年性接触传播所占比例首次超过经血液和血制品传播所占比例,成为HIV/AIDS主要传播方式,至2018年达到99.25%。结论祁阳HIV/AIDS传播途径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性接触传播为其最主要方式,应更新更有效的措施预防HIV/AIDS传播。

  • 标签: HIV/AIDS 传播途径 性接触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2012-201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消除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祁阳2012-2017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祁阳2012-2017年麻疹发病率在0.09-8.22/10万之间,呈较低的发病水平。发病年龄以8月龄以下儿童最多42.15%。发病儿童麻疹免疫史较低,8月龄—18月龄儿童1次免史25%,18月龄—3岁儿童1次免疫史42.85%、2次免疫28.57%,3岁—7岁儿童2次免疫史20%,1次免疫史30%,7岁以上的人群2次免疫史40%。结论提高麻疹类疫苗接种是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

  • 标签: 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 免疫史 麻疹类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份至2018年3月份我院接收的104名妇产科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0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随机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实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接受西药抗生素治疗,实验组接受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96.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率为86.7%,整体来说,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3%,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1%,实验组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时使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并且中药的成本相对西药来说更低,副作用也低于抗生素,因此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过程中应使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方式。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妇产科 临床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近10年性传播疾病(STDs)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为制订遏制STDs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祁阳2009-2018年STDs资料,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祁阳2009-2018年共报告STDs1924例,发病率18.27/10万,发病率位于第一位是HIV/AID、第二位是梅毒、第三位是淋病、第四位是沙眼、第五位是尖锐、第六位是非淋、第七位是疱疹。其中HIV/AIDS、梅毒、淋病、沙眼、尖锐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非淋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疱疹发病率维持较低水平。结论祁阳近10年STDs呈上升趋势,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加强STDs防治知识宣传,开展早期筛查,及时发现病例、及时规范治疗。

  • 标签: STDs HIV/AID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为制订和完善HIV/AIDS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收集祁阳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祁阳2015-2018年新报告HIV/AIDS男性和女性经异性性接触传播方式不同,男性以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多占73.71%,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其次占20.57%,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的最少占5.14%。女性以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多占48.04%,配偶/固定性伴传播的其次占38.24%,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最少占12.75%。传播方式的变化趋势不同男性经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逐年上升,而女性经非商业异性性接触传播的逐年下降。结论祁阳2015-2018年男、女经异性性接触传播的方式不同,变化趋势也不同,应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对HIV/AIDS进行预防与控制。

  • 标签: HIV/AIDS 异性性接触 商业性行为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际视野的由 HIV 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死风险极高,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可经由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病感染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可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明确艾滋病在防控中的问题与效果,本文主要就 漾濞彝族自治 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流行因素
  • 简介:摘要艾滋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国际视野的由HIV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类传染性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致死风险极高,是现今世界范围内最为严重的恶性传染病之一,可经由血液、母婴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本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艾滋病感染早期无特征性表现,可潜伏数个月甚至数年,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手段。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能够有效明确艾滋病在防控中的问题与效果,本文主要就漾濞彝族自治1996—2017年艾滋病疫情及流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艾滋病 疫情 流行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近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HIV/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老年人HIV/AIDS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管理系统收集祁阳2009-2018年65岁以上老人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祁阳近10年65岁以上老年人HIV/AIDS累计报告181例,感染与发病人数及其构成比逐年上升。181例病例全部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但男女异性接触方式不同,男性以商业,非婚异性性接触史为主占79.08%,女性以配偶/固定性伴阳性最多占57.14%。结论65岁以上老年人HIV/AIDS感染与发病人数及构成比逐年上升,应加强老年人的关怀与HIV/AIDS防治知识宣传。

  • 标签: HIV/AIDS 65岁以上老年人 构成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祁阳2014-2018年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情况,为完善HIV/AIDS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系统收集祁阳2014-2018年新发现HIV/AIDS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检测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近5年新发现HIV/AIDS595例,检测528例,检测率88.74%,5年CD4+T淋巴细胞检测平均值为(305.12±111.17个/ul),区间分布以200—350个/ul最多35.61%,其次是50-200个/ul35.23%,其他依次是350—500个/ul14.01%,500个/ul以上12.50%,50个/ul以下2.65%。结论祁阳近5年新发现HIV/AIDSCD4+T淋巴细胞受损严重,应加大HIV/AIDS早期发现力度。

  • 标签: HIV/AIDS CD4+T淋巴细胞 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