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给予综合性护理。结果治疗一个月后,所有患者通过B超检查,90.9%患者(80/88)碎石全部排出,其余9.1%的患者(8/88)排石不够理想,通过多次碎石或者改用其他方式治疗,结石均排出。结论通过将综合护理应用在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患者中,其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平稳的度过围术期,减轻患者的痛苦与症状,降低复发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泌尿系结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在体外震波碎石(ESWL)中治疗泌尿系结石的效果。方法2006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对1896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经B超定位,采用体外震波碎石机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结果泌尿系结石1896例,定位准确率100%、结石一次粉碎率90.6%、二次粉碎率98.2%。结石总排尽率96.6%。结论采用B超定位进行体外震波碎石,安全有效、准确率高、副作用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是ESWL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一项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B 超定位 泌尿系结石 体外震波碎石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经导管血栓内注射微泡对体外超声溶栓的增强作用。方法取新鲜人血血栓40份分为4组,每组10份,实验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对照1组:血栓内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假照;实验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对照2组:经外周循环注射尿激酶和微泡+超声假照,比较4组的溶栓率。超声频率1.0MHz,声压512kPa。另用超声激励MBDiO释放,观察治疗后血栓内荧光分布与强度。结果实验1组的溶栓率(37.70%±3.17%)显著高于实验2组(11.67%±1.13%)、对照1组(14.37%±2.22%)及对照2组(7.90%±0.68%,P〈0.05)。血栓内注射微泡后,内可见大片强回声后伴声影,治疗后强回声区在血栓内有扩散。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实验1组治疗后血栓内可见大量明亮荧光信号分布,而实验2组治疗后的血栓内部基本无荧光信号。结论血栓内注射微泡和尿激酶介导的超声溶栓率显著高于经静脉给药方法。

  • 标签: 血栓形成 微泡导入法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念珠菌细胞壁成分(1-3)-β-D葡聚糖检测的体外影响因素;方法实验组将白色假丝酵母菌用正常血浆、无热原蒸馏水、0.9%的生理盐水、0.02%两性霉素B生理盐水和0.75%氟康唑生理盐水稀释为0.5麦氏单位(含白色念珠菌1X107CFU/ml),对照组将上述各液稀释100倍,采用免疫沉淀试验(G试验)检测其10次(1-3)-β-D葡聚糖含量,并进行体外培养,以此探讨生理盐水、抗真菌药物对(1-3)-β-D葡聚糖体外检测的影响;结果实验组中,正常血浆葡聚糖含量为(92.5土14.2)ug/l,蒸馏水组含量为(94.5土15.2)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93.6土14.8)ug/l,两性霉素B组含量为(95.5土16.2)ug/l,氟康唑组(97.3土16.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结果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中正常血浆含量为(6.8土2.7)ug/l,蒸馏水组含量为(6.1土2.4)ug/l,生理盐水组含量为为(7.3土2.0)ug/l,两性霉素B含量为(6.8土2.5)ug/l,氟康唑组(6.7土2.8)ug/l,经统计检验组内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体外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含量变化与液体介质的无关,与真菌治疗药物无关,与念珠菌数量密切相关。

  • 标签: (1-3)-&beta -D葡聚糖 体外检测 两性霉素B 氟康唑
  • 简介:近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vitrofertilization-embryotransplantation/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VF/ICSI-ET)不断发展成熟,胚胎质量与数量均得到很大优化,但胚胎植入率与临床妊娠率却仍未见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缺陷所致。宫腔内异常可干扰胚胎种植及妊娠继续,导致不孕及流产。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已成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是微创诊疗技术,可直视了解宫腔内有无解剖异常及微小病变,并且可对宫腔内病变进行及时微创处理,对IVF/ICSI-ET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在下周期IVF/ICSI-ET或冻融胚胎移植术治疗前进行诊治,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

  • 标签: 宫腔镜检查 子宫内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受精 体外 种植失败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假性动脉瘤的加压治疗方法和加压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自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32例采用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其中18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在48~80岁,平均年龄为(54±3.6)岁.依据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结果,以股动脉和假性动脉瘤之间的漏口为中心,以持续手法加压假性动脉瘤,直至正常状态下无血流通过,对患者进行局部加压包扎.结果93.75%(30/32)患者加压治疗10~30min后,平均(18.3±2.8)min,加压治疗后假性动脉瘤闭合.剩余2名患者30min加压治疗无效,继续进行加压治疗,总用时分别50min、53min后,假性动脉瘤闭合.治疗后3周内复查所有患者均未复发.结论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治疗假性动脉瘤,按以往经验加压时间一般在30min内,患者能治愈,否则即改为其他治疗方法.但是我们的治疗结果显示,对30min内未能治愈的患者采用更长时间的压迫治疗仍有很好疗效.超声引导联合体外压迫易操作、经济、安全,并且能达到较好的疗效.关键词假性动脉瘤;超声引导;体外压迫中图分类号R65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52-01

  • 标签:
  • 简介:目的:建立体外分离培养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ADSCs)的方法。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hAD-SCs,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免疫表型,台盼蓝染色计数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并计算倍增时间,油红和VonKossa鉴定成脂成骨多向分化能力。结果成功从脂肪中分离纯化得到hADSCs,呈放射状、河流状的梭形细胞。流式结果显示hAD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CD105和CD166等,低表达或不表达CD45和HLA-DR。生长曲线和倍增时间显示自我更新及增殖能力强。成脂和成骨染色显示其有多向分化能力。结论实验表明建立了一种有效的hAD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

  • 标签: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体外 分离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体外冲击波碎石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5年2月~2015年7月的79个冲击波碎石案例。结果一次成功碎石72例,成功率为91.13%;2次成功碎石患者5例,成功率为6.33%;3次碎石1例,成功率为1.27%。经尿道管镜取石1例,成功率为1.27%,术后发生并发症患者5例,占6.33%。结论循证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和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但对护理人员的学习能力、检索能力等要求较高,具有可操作性,可在临床中予以推广。

  • 标签: 征询护理 体外冲击波碎石 健康教育
  • 简介: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建立和维持免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若干实验模型已证明它可以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维持同种异体移植耐受并预防过敏性疾病.限制其临床应用的原因与它明确的细胞表型和外周血中有限的数量有关,即占CI4+T细胞的百分比不超过5%-10%.近年来,利用多色流式细胞仪和免疫吸收柱技术的Treg分选方法提供了克服这些障碍的途径,并开启了Treg临床应用的大门.本综述突出Treg的特点,描述细胞分选和体外扩增技术的当前信息,并概述近几年开展的过继转移实验和免疫治疗临床试验.可以预见,Treg的过继转移将会称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免疫抑制治疗.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体外扩增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泌尿科体外碎石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泌尿科431例体外碎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碎石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回访和复查。结果碎石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观察、回访和复查。结果显示结石全部排出415例,部分排出13例,未排结石的3例,成功率达96.29%,有效率达99.30%。术后未出现并发症,6个月内无复发。

  • 标签: 人性化护理,泌尿科,体外碎石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3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及术后的应用对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6月心脏体外循环手术中及术后应用去甲肾上腺素的病例217例,积极补充血容量,循环仍难维持等情况,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前后对心率、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血清肌酐值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应用后心率较应用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应用后血压较前有显著性升高(P<0.01),中心静脉压和平均每小时尿量在应用前后均无显著性变化(P=0.437>0.05;P=0.063>0.05),血清肌酐浓度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后较前有显著性升高(P<0O1)。结论在成人心脏手术中及术后早期出现血管扩张性(或麻痹性)休克,应用去甲肾上腺素能支持循环功能,保证肾灌注,是可行和安全的。

  • 标签: 去甲肾上腺素 心脏手术 血管扩张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胎儿脐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进行比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间25例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和25例正常孕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对两组孕妇的外周血以及脐血间淋巴细胞进行检测。结果正常组新鲜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82±052)%,新鲜脐血凋亡率为(193±047)%,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培养48h后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为(2719±603)%,新鲜脐血凋亡率为(3436±791)%,两组比较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肝内胆汁淤积症组新鲜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与脐血比较同样无差异,P>005;培养后48h则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妊娠晚期母体外周血与脐血间淋巴细胞凋亡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基因表达也存在明显差异。

  • 标签: 妊娠晚期 淋巴细胞凋亡 胎儿脐血 母体外周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2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