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肠套叠技术应用措施进行分析并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156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分别接受X线监视下空气灌肠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治疗,对比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与治疗满意度相较于参照组更高,且术后复发率相较于参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肠穿孔情况研究组发生更少,但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监视下水压灌肠是目前治疗肠套叠最佳的方法,对于小儿肠套叠患儿具有一定适配性。该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易懂、易学、易掌握的优点,医患双方同时避免了X线伤害,整复率高,安全系数高,是临床值得推广的项目,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使患儿能在第一时间获得救治。

  • 标签: 超声检查 水压灌溉 肠套叠 技术应用
  • 简介:输血医学已正式成为我国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对输血医学科研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输血医学科研工作已成为输血医学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近年来我国输血科研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何培育输血医学新的增长点是广大输血医学科研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当今生命科学研究从以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为主导的经典科学向前沿学科、高新技术相交叉融合的方向拓展,可视医学、大数据、

  • 标签: 输血 细胞治疗 可视化检测
  • 简介:摘要:影像学技术在疾病检查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能为后期治疗活动开展提供有效支撑。本文阐述 X线 CT、超声显像、核素显像 MRI四种影像技术的形成过程,并就其技术特点进行比较评价,期望能进一步促进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进而为现代医疗发展提供技术保证。

  • 标签: 影像技术 形成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凝聚胺技术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优势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治疗的输血患者12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60例患者,应用盐水法进行输血检验,研究组60例患者,应用凝聚胺技术进输血检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96.67%)和交叉配血相合概率(95%)明显比参照组抗体阳性检出概率(58.33%)和交叉配血相合概率(60%)高(P<0.05);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制备苦参软膏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采用熔融法制备油脂性苦参软膏,采用高效液相法( HPLC )测定氧化苦参碱的含量。 结果:所得制剂均匀细腻,氧化苦参碱在 0.6 -9 µ g/ml 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结论:该软膏制备工艺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苦参软膏的质量控制。

  • 标签: [ ] 苦参 软膏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牙颌种植牙即刻负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7月-2022年7月纳入30名无牙颌患者分析,为患者植入130枚种植体,实施即刻负重技术制作义齿25副,为患者随访,观察种植体存留率、边缘骨丧失量、修复体存留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半年后、治疗一年后在平均边缘骨吸收量指标上比较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的满意度达到93.3%,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4%;种植体存留率为97.7%;修复体存留率为100%。结论:对口腔疾病患者实施无牙颌即刻负重治疗后可保证修复效果,修复体存留率、种植体存留率、患者满意度较高,比较治疗后骨吸收量无显著差异,短期效果显著。

  • 标签: 无牙颌 即刻负重 骨丧失 螺丝固位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龋齿产生的原因临床治疗评价。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9例龋齿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改良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改良治疗组患儿给予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传统快慢机结合去腐技术治疗,观察6个月,对比两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8.2%,对照组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为96.4%;改良治疗组患儿在充填技术治疗后6个月的成功率89.1%明显高于对照组74.5%;改良治疗组龋齿患儿的术中疼痛比18.2%明显低于对照组49.1%。对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龋齿患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牙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龋齿 伢碘微创凝胶去龋技术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肛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由于其发生原因和所波及的范围不同,临床治疗方式效果也有较大差异。到目前为止,高位复杂性肛瘘仍然是临床较难处理的疾病之一。手术是肛瘘的主要治愈性手段。目前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很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肛门功能障碍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对肛周解剖、肛门直肠生理肛瘘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新的治疗观念及手段的应用,在肛瘘、特别是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现就治疗肛瘘的手术方法综合评价如下。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手术方式选择 治疗方式 手术方法 功能障碍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药学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以药学理论为基础,保证患者安全、经济、合理用药的综合性科室。药学门诊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处理大量的专业和管理信息,传统的信息处理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加剧了医患纠纷的发生。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提高药学门诊的效率、准确性和方便性,各大医院的药学门诊也开始探索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为了全面掌握信息系统实施对药学门诊工作的具体影响,对信息系统在药学门诊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

  • 标签: 药品信息服务系统 应用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核磁共振技术的应用效果检出率。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61例膝关节损伤患者,回顾患者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在病情确诊前,开展核磁共振(MRI)、CT检查,评估MRI的应用价值与检出率。结果:MRI操作时间长于CT、疾病确诊时间短于CT(P<0.05);MRI检查符合率高于CT(P<0.05)。结论:在诊断膝关节损伤时,MRI检出率较高,还可以缩短疾病确诊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MRI CT 膝关节损伤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理检查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在2018年5月-2019年1月接受诊治的支气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3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采用X线拍摄方式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病理检查方式——纤维支气管镜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准确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检出准确率明显更高,P<0.05。结论病理学检查技术可以弥补影像学技术的缺陷,二者结合诊断疾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查准确率,从而起到互为弥补的作用。选用合理的病理学技术方法,有助于病理医生观察器官组织的形态学改变,为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明确病因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病理检查技术 应用效果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对疗法的评价疗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中,显例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中,显例35例,有效1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住院时间为(6±107)d,对照组为(6±155)d。结论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应采用针对性的治疗,降低病毒载量,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效果1。

  • 标签: 艾滋病 评价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