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仿生物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盆底仿生物刺激治疗。比较两组LH峰日子宫内膜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H峰日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治疗后≥7mm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盆底仿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增加血流灌注,优化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薄型子宫内膜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 子宫内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仿生物刺激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薄型子宫内膜妇女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联合地屈孕酮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运用盆底仿生物刺激治疗。比较两组LH峰日子宫内膜下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PI、RI、S/D)变化情况,比较两组LH峰日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LH峰日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A型子宫内膜患者占比、治疗后≥7mm患者占比、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使用盆底仿生物刺激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增加血流灌注,优化血流参数,改善子宫内膜厚度,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薄型子宫内膜 盆底仿生物电刺激 子宫内膜厚度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 要 : 目的:研究讨论生物刺激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功能恢复及月经复潮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产妇中选取 100 例 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Kegel 运动指导 ,试验组进行生物刺激治疗。对两组经过治疗后的盆底肌力、子宫内膜厚度、雌激素水平以及产后首次月经时间及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经过生物刺激治疗后 I 类 纤维及 II 类 纤维肌力分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及雌激素水平均上升,但试验组的激素水平以及子宫内膜厚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试验组产后首次月经时间相比对照组较短,恢复正常月经量所需次数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生物刺激治疗对产妇盆底肌功能恢复及月经复潮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盆底肌力 月经复潮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观察仿生物刺激单用与联合致康胶囊对宫腔镜子宫内膜取样术后阴道流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术前诊断原发性不孕症,因 IVF或 AID、 AIH未孕,需行宫腔镜检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排除术后病理 CD38、 CD138阳性后,共 89例病例,其中观察组 45例,对照组 44例。均于术后使用仿生物刺激,连用 3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致康胶囊。观察术后的出血量、止血时间、腹痛、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对照组 45例,出血 >3天 29例,占 64.4%, 2例出血量 >经量一半,占 4.4%,腹痛 >1天 11例,占 24.4%。 观察组 44例,出血 >3天 14例,占 31.8%,腹痛 >1天 2例,占 4.5%。结论 致康胶囊联合仿生物刺激可更好缩短宫腔镜检查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缓解腹痛症状。

  • 标签:   原发性不孕症 宫腔镜 子宫内膜取样 致康胶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仿生物刺激配合产后瑜伽在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筛选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106例产后腹直肌分离产妇,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参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参照组,对患者实施仿生物刺激,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产后瑜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结果:从护理效果对两组产妇护理情况予以对比,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参照组护理有效率为85%,前者较于后者优势明显,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从腹围及腹直肌分离距离对比,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比不明显,P>0.05,干预之后,实验组患者距离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中予以仿生物刺激配合产后瑜伽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加速患者康复速度,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仿生物电刺激 产后瑜伽 产后腹直肌分离治疗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刺激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产后腹直肌分离病人,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予盆底康复训练)、B(n=30,予盆底康复训练+生物刺激)两组,并进行护理效果对比,研究起止2022年1月-2022年7月。结果 B组较A组脐围、脐上围、脐下围均减少,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后腹直肌分离病人展开盆底康复训练配合生物刺激干预可促使腹围恢复,并提升盆底肌肌力水平,值得被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生物电刺激 产后腹直肌分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不同时期生物刺激对产妇盆底肌恢复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收治的足月妊娠产妇回我院门诊进行产后访视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情况将其分为联合组、刺激组、训练组,对其不同干预后的临床意义进行观察。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妇产后不同时期进行康复训练+生物刺激,可有效改善女性产后压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性生活质量等问题,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后不同时期的产妇实施生物刺激,对其产后盆肌底恢复有积极临床意义。

  • 标签: 产后不同时期 生物电刺激 产后盆肌底恢复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产后腹直肌分离在康复护理中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刺激按摩的影响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接收产后腹直肌分离患者(共92例)均为女性,作为参考对象。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参照组46例,试验组46例,参照组采用自主训练指导,试验组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刺激按摩,对比两组产后患者治疗前后的腹围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评分。结果 采用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生物刺激按摩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评分以及产后腹围恢复情况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盆底康复训练 腹直肌分离 按摩 生物电刺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联合应用生物刺激和盆底康复训练治疗对PFD的效果。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阴道生产和剖腹产产妇各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分别划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法,研究组均增加生物刺激疗法,对比产妇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两种分娩方式的产妇的两组Ⅰ类肌纤维疲劳值均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总肌值、Ⅰ类肌纤维肌值、Ⅱ类肌纤维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Ⅱ类肌纤维疲劳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种分娩方式产妇治疗前阴道静息压和阴道收缩压均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治疗,两种分娩方式研究组产妇的阴道静息压和阴道收缩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产妇实施生物刺激联合盆底康复训练的疗法,利于缓解盆底肌疲劳感,促进盆底肌收缩复位,对盆底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生物电刺激 盆底康复训练 不同分娩方式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时需确定超滤量的多少,干体重是评估患者超滤量的重要指标。准确合理设定干体重可以有效提高透析效果和防止并发症发生。运用生物阻抗技术评估干体重,因为简单易行、非侵入性、可重复性好等优点有着重要的临床使用意义。目前国内外常用人体成分测量仪辅助评估患者水负荷计算干体重。本研究采用了通过局部肢体生物阻抗测量辅助评估患者水负荷的一种新型方式,选取温州市3所医院2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新型方式干预)和对照组(不采用干预方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尿素氮和内生肌酐清除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透析后的体内液体成分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p

  • 标签: []生物电阻抗 干体重 水负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采用仿生物疗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0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200例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常规促子宫复旧药物+抗生素+仿生物疗法完成受损子宫内膜治疗;常规组(100例):采用常规促子宫复旧药物+抗生素完成受损子宫内膜治疗;就组间子宫情况[S/D(脐动脉舒张压血流速度高低比值)、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量情况以及组织残留比例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S/D(2.25±0.12)、PI(0.75±0.15)、RI(0.53±0.10)均小于常规组S/D(2.39±0.14)、PI(0.92±0.15)、RI(0.70±0.12)明显,子宫内膜厚度(7.79±1.20)mm大于常规组(4.67±1.18)mm明显(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采用仿生物疗法进行治疗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年03月~2020年11月收治的200例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100例):采用常规促子宫复旧药物+抗生素+仿生物疗法完成受损子宫内膜治疗;常规组(100例):采用常规促子宫复旧药物+抗生素完成受损子宫内膜治疗;就组间子宫情况[S/D(脐动脉舒张压血流速度高低比值)、PI(搏动指数)、RI(阻力指数)、子宫内膜厚度]、阴道出血量情况以及组织残留比例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人工流产术后受损子宫内膜患者S/D(2.25±0.12)、PI(0.75±0.15)、RI(0.53±0.10)均小于常规组S/D(2.39±0.14)、PI(0.92±0.15)、RI(0.70±0.12)明显,子宫内膜厚度(7.79±1.20)mm大于常规组(4.67±1.18)mm明显(P

  • 标签:
  • 简介:背景:使用不同强度、频率及时间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可能产生各种不同的病理生理反应。目的:观察体表脉冲刺激对小鼠心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用BL-420F型生物机能实验系统提供刺激电源,对3组昆明小鼠分别予以不同电压、不同时间、不同频率的体表刺激,然后观察Ⅱ导联心电图、小鼠得全身反应与局部变化。结果与结论:≤10V的刺激对小鼠心率无明显影响,并且未出现心律失常;电压≥15V时,刺激可使小鼠心率减慢,停止30min后心率恢复正常;电压≥35V时,小鼠出现心率减慢和心律失常,并且停止刺激后心率不能恢复正常;电压〉75V后,小鼠出现室颤。电压为10V时,脉冲刺激时间和频率变化对小鼠心活动影响不显著。说明脉冲刺激对小鼠心活动的影响主要由所用电压高低不同引起,电压≤10V时对小鼠心活动无影响;脉冲刺激时间与电场频率对小鼠心活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实验动物 组织构建 脉冲电刺激 修复重建 移植 Ⅱ导联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生物治疗对于子宫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1月-2022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70例盆底肌障碍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形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内患者35例。对照组接受盆底肌康复训练,实验组联合生物治疗,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盆底肌力改善的时间、治疗后患者盆底综合肌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失、尿失禁发生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盆底肌障碍患者使用功能训练联合盆地生物治疗,可以降低出现子宫脱垂、尿失禁的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肌功能训练 生物电治疗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ADHD儿童的脑生物反馈疗法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门诊及病房收治的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应用脑生物反馈疗法对每名患儿进行为时6个月的连续性治疗,对比患儿治疗前后的脑电波频率变化、比较治疗前后综合注意力与综合控制力商数、比较治疗前后听觉、视觉注意力与控制力商数。结果:经过长达6个月的治疗时间,患儿的脑电波θ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下降,β波和SMR波相较于治疗前有所上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综合控制能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均有所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听觉注意力和视觉注意力都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觉、听觉控制力商数上没差异不明显。结论:ADHD儿童的脑生物反馈疗法疗效较好,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试听整合连续测试
  • 简介:摘要 目的:应用多频生物阻抗法(MBIA)评估加味六君子汤改善脾虚型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超负荷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在本院行标准CAPD治疗满3个月以上患者114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56例,予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58例,予基础西医治疗+加味六君子汤中药颗粒剂,给药观察8周,使用MBIA技术测量患者容量超负荷相关指标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值,并检测生化指标,影像学参数等,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细胞外水分比率(ECW%)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血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电解质(钙、磷、钾)两组治疗前后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六君子汤能降低脾虚型CAPD患者细胞外水分比率(ECW%),改善容量超负荷情况。

  • 标签: 生物电阻抗 加味六君子汤 脾虚证 容量负荷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刺激(NMES)联合肌生物反馈治疗(BFB)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21.3-2022.3期间随机抽取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盆底肌训练,观察组额外增加NEMS联合BF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评估治疗后盆底功能[尿失禁调查问卷(ICI-Q-SF)、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I-Q-SF评分低于对照组,FSF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NEMS联合BFB治疗产后SUI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对恢复患者盆底肌功能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可广泛推广。

  • 标签: 神经肌肉电刺激 肌电生物反馈 压力性尿失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