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以提高糖尿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减少或延缓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方法对2012年我科收治的62名搪尿肾病患者进行心理饮食用药等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病情好转55例,无明显改善6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护理,对糖尿肾病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肾病 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64-01
  • 简介:糖尿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之一,主要分为1型和2型,其中2型糖尿占9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在2030年,全球糖尿患者将突破3亿7千万[1]。在中国,已经有9千2百万的糖尿患者,其中93.7%为2型糖尿[2]。

  • 标签: 糖基化终末产物 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研究来探索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肾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5例,中医组使用中药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中西医结合组使用强的松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中医组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中西医结合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在治疗糖尿肾病的临床疗效可以肯定,使用强的松配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肾病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灯盏花素 糖尿病肾病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4-01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糖尿的发病率逐年提高,且趋于年轻化,而医学界开始不断深入的研究关于糖尿的基础理论,世界各国对于糖尿的相关治疗措施越来越重视。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了糖尿治疗的各种方法,为糖尿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饮食运动控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糖尿肾病(DN)患者不同临床分期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型糖尿患者66例,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20μg/min≤UAER〈200μg/min)、临床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每组各22例。健康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ScysC、UAER、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结果在正常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的比较中,ScysC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BUN、SCr、UAE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白蛋白尿组与正常蛋白尿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ScysC、UAE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SC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蛋白尿组比较,ScysC、UAER、BUN、SC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cysC升高可早期反映糖尿肾功能受损,并且随着肾病发展呈升高趋势。

  • 标签: 糖尿病肾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血尿素氮 白蛋白尿
  • 简介:目的调查糖尿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情况,从而为临床上制订更好的DN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上海市39家血液透析中心因糖尿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的558例患者的贫血相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558例患者中贫血患病率为90.1%,男女患者贫血的患病率无显著性差异(P=0.639);各年龄段糖尿肾病患者的血红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01),各年龄组患者发生贫血率呈上升趋势(P=0.003);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率为85.1%,使用EPO平均剂量为139.50±59.12(17.76~430.11)u/(Kg·W);轻、中、重度贫血组EPO应用率无显著性差异(P=0.149);各个不同贫血程度组EPO使用剂量之间有差别(P=0.006),重度贫血组剂量最高,轻度贫血组剂量最低。结论糖尿肾病所致终末期肾脏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贫血,其贫血的治疗率较高,但达标率低。

  • 标签: 贫血 糖尿病肾脏病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高血压合并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80例进行分析,采用降压和降低血糖的药物治疗,并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前后血压和血糖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是研究组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2%,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11.1%,研究组不良反应率较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糖尿是导致患者出现心血管疾病而死亡的最为主要的原因,因此对高血压合并糖尿患者应尽早采取合理的治疗,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中西医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草药双肾区外敷联合西医治疗糖尿肾病(DN)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糖尿肾病慢性肾衰竭(代偿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草药双肾区外敷治疗,监测患者PRO、Cr、BUN、PFG,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RO、Cr、BUN、FPG均优于治疗前(P均<0.05),且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第2、4、6个月的复发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草药双肾区外敷联合西医治疗糖尿肾病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草药 双肾区外敷 糖尿病肾病 慢性肾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检验方法和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4月某院接收的糖尿40例患者作为甲组,将同期接收的糖尿并发症40例患者作为乙组,将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40名作为丙组。对三组进行临床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丙组相比,甲组和乙组FBG、HbAlc、D-二聚体、mALB较高,胰岛素较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和乙组相比,乙组FBG、HbAlc、D-二聚体、mALB更高,胰岛素更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对糖尿及其并发症患者检测FBG、HbAlc、D-二聚体、胰岛素和mALB,开展综合评估及疗效监测,有利于疾病预防及控制,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并发症 检验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 671 -8725(2014)10-01 30-01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的发病率日渐增长,已成为继肿瘤、心血管病后第3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而高血压的发生率在糖尿人群中是非糖尿人群的1.5-2倍。糖尿和高血压均被认为是发生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同时糖尿与高血压又互为险危因素。

  • 标签: 2 型糖尿病 高血压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4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