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前病变,在内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为探讨其镜下形态改变与组织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间的关系,作者对2001年2月~2003年8月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学对比分析.

  • 标签: 内镜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CAG 组织学变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超声征象和病理组织类型及组织分级。方法:调查150名乳腺癌患者并进行记录。结果:浸润性小叶癌和浸润性导管癌的各种形态的数据分析是有效的结论:此二者在乳腺癌病理学研究中的关系很密切,且前者对于后者有警示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乳腺癌 超声 组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活检的组织病理诊断。方法择取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妇科门诊进行治疗的80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排尿之后,指挥患者持续维持膀胱截石体位,然后采用B型超声波初步探查诊断患者的子宫位置及子宫大小,而后探针探测宫腔的深度,使用消毒后的刮匙深入到宫底位置,进行由上到下的刮取宫壁操作,以收集检测样本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结果有21例患者的子宫出血类型为器质性出血(26.3%);有34例患者的子宫出血类型为功能性出血(42.5%);有25例患者的子宫出血类型为内膜基本正常(31.25%)。结论子宫内膜活检的病理诊断对于子宫异常出血病理类型的诊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尤其适用于因器质性的病变所引发的一类出血情况的鉴别诊断,而相对于卵巢及全身性的疾病则需联合其他的高技术的检查手段,以便提高其准确性。

  • 标签: 子宫内膜 活检 组织学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唇腺组织变化与抗核抗体谱在干燥综合征(SS)诊断中的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唇腺组织变化与抗核抗体谱在SS的诊断中具有显著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患者唇腺组织变化和抗体谱的关系,我们发现二者的协同作用可提高S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唇腺组织学变化,抗核抗体谱,干燥综合征,诊断意义,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医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学科,加强课程思政是医学院校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具备良好医德医风的医务工作者的必然路径。组织实验是基础医学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同样肩负着思政教育的使命和重任。本文就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将思政内容融入组织实验教学做出了初步探讨研究。

  • 标签: 课程思政 组织学 实验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表现及胃镜检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47例经病理组织诊断确认为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病理组织诊断确认前均实施胃镜检查,对其病理组织表现及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组织检查显示,147例患者中,77.6%患者为慢性浅表性胃炎(114/147),并且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中慢性活动性胃炎情况比率为71.1%(81/114),胃镜检查中与病理学组织诊断符合率为18.4%(27/147)。结论慢性胃炎患者的病理组织表现与胃镜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 标签: 慢性胃炎 病理组织学 表现 胃镜检查 关系
  • 简介:  摘要:法医病理组织鉴定命案诉讼活动是非常常见的鉴定方法,被众多法医广泛应用,在这个鉴定的过程中,鉴定结果和意见被作为证据引用时,能为案件的推导和指向带来重要的依据和指引价值,同时也往往能确定命案本身的性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法医病理组织鉴定过程中,对于形成的鉴定意见,并没有一个全国规定统一的规定,所以即使是面对统一命案,法医病理组织的经过鉴定,由于不同的标准、不同鉴定机构或者是人,就会产生具有差异的鉴定意见。相关部分和机构对于鉴定意见结果的质证和评价也缺乏一定参照的依据和标准,这为法医病理组织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复杂性,本文接下来重点论述了法医病理组织鉴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建议。

  • 标签:   法医病理组织学鉴定 标准 有关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妊娠晚期组织绒毛膜羊膜炎与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分娩的组织绒毛膜羊膜炎产妇45例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在本院正常分娩的产妇45例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产妇的胎儿早产率为35.55%,胎儿窘迫率为31.11%,选择剖宫产率55.55%,均高于同期对照组11.11%,13.33%,44.44%(P<0.05)且产后新生儿发生感染的情况和病理性黄疸发生概率分别为,42.22%,55.55%均高于对照组17.77%,44.44%(P<0.05)。结论:妊娠晚期的组织绒毛膜羊膜炎与妊娠结局存在着直接的关系,会对妊娠结局质量和新生儿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

  • 标签: 妊娠晚期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妊娠结局 分析研究
  • 简介:为探讨低温保存的大鼠同种带瓣管道移植物的组织演变,应用低温保存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异位移植模型,观察移植血管的血管壁细胞浸润数、内膜/中层比值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移植组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中层坏死和向心性血管内膜增厚。电镜研究发现增厚的内膜由平滑肌样细胞和弹力纤维结构组成,表面附有一层受体源的内皮细胞,同种异体主动脉壁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给予环孢素A后,这些病理改变有所减轻。

  • 标签: 低温保存 同种异体移植 主动脉 实验研究
  • 简介:背景:虽然椎间cage已被广泛应用,但关于人类脊柱cage内所含组织组织资料却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描述从人体取出的、临床失败的椎间cage内容物,以及关于cage内植骨类型对骨质存活的影响。方法:对78枚取自48例患者体内的cage进行分析:其中碳纤维cage8枚,金属螺纹cage70枚。有植骨资料的67枚cage中,56枚为单纯移植自体骨,6枚为局部自体骨加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4枚为同种异体骨植骨,1枚单纯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导致取出cage的原因包括融合不良、cage位置不良或术后移位、脊柱损伤(融合节段的压缩骨折)、腰痛、进行性椎关节退变强直、神经根受压和(或)感染。cage置入时间平均为22个月。对每个包埋在cage中心的部分进行不脱钙切片观察,对被存活骨、坏死骨、纤维软骨、透明软骨、纤维组织及移植替代物所占据的邻近区域进行直观评估。碎屑微粒通过半定量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在78枚中有71枚cage内容物显示有组织存活的骨组织,有血管长人证据,说明移植骨已融合。存活骨所占的区域范围平均为44%(范围,0%~80%)。虽然有些cage中有相对较大的皮质植骨块,但仅有微弱的新骨形成迹象。在这些cage中,纤维软骨成分占50%。失败cage的植骨块间存在小的纤维软骨缝隙,提示cage松动。另外,78枚中有31枚cage发现植骨区域内有≥5%的范围被透明软骨占据,这可能是来源于椎体终板或小关节面。结论:本研究并非检验cage及植骨的效果,而是通过研究透明软骨及纤维软骨在这些失败病例中的发生率,来说明植骨及植骨部位的准备对最大限度地提高植入骨融合的重要性: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CAGE 组织学评价 取出 临床 融合器 腰椎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免疫组织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将2019年6月至2020年4月作为研究时段,将该时段我院中收入的120名诊断结果符合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医务人员调取患者基本资料,并对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按照其肿瘤良性、恶性以及交界性将患者平均分为三组。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后,确认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病理特征以及患者的免疫组化特征,分析三组患者差异。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针对患者病理特征进行分析,三组患者的发病位置和病症分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对三组肿瘤患者的直径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结果中,针对患者免疫组织特征进行分析,120名患者中共有112名患者CD117呈阳性,阳性率为93.33%;87例患者CD34呈阳性,阳性率72.50%,三组患者免疫组化各阳性率对比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对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选择病理切片检查方案,并配合免疫组织联合检测,能够有助于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度,能够为医务人员提供更全面且可靠的参考信息,值得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临床病理特征 免疫组织学特征 诊断方式
  • 简介:摘要:病理图像是临床上确诊的黄金指标,但临床医生通常仅凭临床经验做出一些简单的判断,从而导致误诊。常规的染色方法不仅效率低,可靠性差,而且容易受到人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基于此,本文对组织病理图像在深度学习中染色处理及具体实现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对后续相关工作做出参考。

  • 标签: 病理图像分析 病理图像 深度学习 分类 分割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依帕司他对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大鼠腹膜结构、功能的影响及腹膜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NF-β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腹膜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4.25%的腹膜透析液制备腹膜透析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依帕司他组。12周后,测定各组腹膜超滤功能,并取壁层腹膜行HE染色,测定腹膜厚度,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法测定TGF-β1的表达。结果依帕司他组腹膜厚度(20.075±6.492)um,超滤量为(0.93±1.36881)ml,葡萄糖转运量为(12.9712±3.0313)mmol/Kg。与模型组腹膜厚度(33.618±2.861)um,超滤量为(-1.9530±2.33820)ml,葡萄糖转运量为(18.8905±3.0308)mmol/Kg对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P<0.01,P<0.01)。模型组腹膜TNF-β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依帕司他组表达明显降低。结论依帕司他能下调TGF-β1的表达,减轻腹膜增厚,延缓腹膜纤维化的进展。

  • 标签: 依帕司他 转化生长因子-&beta 1 腹膜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病变诊断中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的应用情况。方法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行宫颈病理学检查的27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理组织检查组(B组)145例,阴道镜联合病理活检组(A组)126例,比较两组宫颈病变的检出情况。结果宫颈糜烂、细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菌、宫颈息肉、滴虫阴道炎,A组检出率分别为17.5%、14.3%、11.1%、16.7%、7.1%,B组为22.2%、19.0%、14.3%、18.3%/13.5%,比较无统计意义(P>0.05);CINI级、CINII级、CINIII级,A组检出率为15.9%、7.9%、9.5%,B组为7.1%、2.4%、3.2%,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阴道镜结合病理组织检查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诊断中应用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 标签: 宫颈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 阴道镜
  • 简介:摘要:体胚胎是研究一个正常的机体的胚胎发育过程和机理的一门科学,人体胚胎在医学界是一门基础性和临床性非常强的学科,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工作,还是学生的学习都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之所以形成这种情况,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胚胎自身具有比较强的抽象性,胚胎发育过程还具有动态性的变化,学生实际学习难度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在实际的人体组胚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好胚胎组织切片,以此为基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胚胎组织切片在人体组胚教学方法作用】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

  • 标签: 胚胎组织 组织学切片 人体组胚 教学方式 教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