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外伤后腕部正中神经急性受压并不常见,国内文献报道不多.临床上易被忽视,以至失去最佳手术时机,而造成不良后果,我院近期收治2例急性综合征患者,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腕管综合征 腕部疼痛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神经传导检查对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法选择有客观的评价作用。目的总结神经传导检查在综合征患者的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治疗方法选择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对所有入选40例,其中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25例(共65侧)患者,均行神经传导检查,统计患者的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并与同一手的另一条神经(尺神经)及健侧正中神经相比较。结果65侧患者中38例轻度、23例中度、4例重度。轻中度患者经保守治疗,疗效满意。重度患者转入骨科手术治疗。结论说明神经传导检查对综合征诊断、严重程度的评估、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客观的评价作用。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神经传导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诊断综合征(CTS)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临床及电生理检查确诊为CTS的患者(CTS组),应用超声对进行检查,并与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的对比研究。结果CTS组患者超声检查示屈肌支持带平均厚度为(0.39±0.06)cm,对照组为(0.33±0.07)cm;CTS组钩骨钩平面正中神经扁平度为4.56±0.94,对照组为3.12±0.29;CTS组桡腕关节、豌豆骨、钩骨钩、钩骨远端四个平面正中神经横截面面积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超声检查显示管内正中神经受压的程度与电生理诊断结果相符。结论超声检查对明确腕部疾病的诊断、正中神经受压程度均有参考价值,为临床提供了一种简单、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腕管综合征 诊断 电生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肌电图和高频超声两种方法诊断患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7年3月到2018年5月间选取30例疑似患有综合征患者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定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肌电图和高频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检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同时再选取同时期内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测量两组患者或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根据实验研究可知,肌电图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25.00%(1/4)、92.31%(24/26);高频超声检查观察组患者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0.00%(2/4)、88.46%(23/26);经对比,并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志愿者的豌豆骨水平正中神经左右径、前后径以及横截面积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用肌电图联合高频超声检查诊断综合征患者可以更加清楚的判断处正中神经的形态和功能,在临床上可以联合应用。因此,在临床上可以大力的推广。

  • 标签: 肌电图 高频超声 正中神经腕管综合征 价值
  • 简介: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又称迟发性正中神经麻痹,是正中神经在管内受压而产生的、以手指感觉异常和进行性大鱼际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尽管手术方法很多,但主要为两大类,即切开屈肌支持带直视下手术和腕关节镜下手术[1,2]。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采用钩刀微创治疗21例综合征患者,术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松解术 钩刀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目的研究高频超声检查对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临床检查诊断为早期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术前高频超声检查、肌电生理检查、X线检查及术中探查,并将上述结果进行比对。正中神经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文献报道的正常声像特点比较。结果高频超声检查在综合征诊断中的阳性率为94.7%,假阴性率为5.2%。肌电生理检查在综合征诊断中的阳性率为76.2%,假阴性率为23.8%。结论高频超声检查可显示腕部被卡压的正中神经形态,对早期诊断综合征有帮助。

  • 标签: 高频超声 腕管综合征 诊断
  • 简介:综合征是一种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病,以正中神经支配区(拇指、示指、中指和环指桡侧半)感觉异常和疼痛为主要特征,发病率较高,全球约为105/10万,并成逐年上升趋势[1]。晚期综合征症状较重,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轻中度综合征则给予药物、推拿、针灸等保守治疗[2~4]。本次研究采用中医疗法电针联合营养神经药物治疗综合征患者,结果临床疗效较为满意。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电针治疗 临床疗效 轻中度 疗效观察 周围神经卡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掌心小切口治疗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为了进行本次研究,我院对相关患者进行了疾病确诊,并且确保所有患者都是患有综合征的病人,并且都通过相关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一共选择了12例患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主要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通过常规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而观察组通过掌心小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由此可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前术后握力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远远高于对照组,而且术前术后的握力变化情况也要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结论掌心小切口治疗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应用过程中的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研究。

  • 标签: 掌心小切口 腕管综合征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 简介:慢性背痛是手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有许多,其中对由于神经卡压造成的背痛,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种病因和治疗方法,本文将从近年发表的文章,就多方面的因素综述如下.

  • 标签: 慢性腕背痛 解剖学 治疗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诊断早期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中应用神经肌电图和MRI的功用。方法纳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CTS病人28例,根据随机排列方法,分为对照组(n=14)和观察组(n=14),对照组给予MRI影像学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神经肌电图,对比两组病人使用不同检查方法后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在早期CTS病人中采取神经肌电图诊断疾病,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图诊断对早期CTS病人功能恢复情况影响效果较好,临床具有广泛使用意义。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MRI 临床疗效 神经肌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肌电图检测在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我院60例CTS患者以及68例健康体检患者进行研究,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结果:CTS组患者测定结果均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综合征(carpaltunnelsyndrome,CTS)是由于正中神经在管内卡压,引起手部感觉分布区的感觉异常,或伴有大鱼际萎缩、肌力下降、拇对掌功能受限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女性,多有夜间麻醒史。近年来在计算机使用人群中的发病率急骤升高,又称鼠标手。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开放手术和关节镜手术,对正中神经的处理有显微外科下外膜松解或束膜间松解术。我科于2004年4月-2006年10月,收治42例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小切口开放减压手术治疗,并辅以正中神经外膜下药物注射,取得了满意疗效。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药物注射治疗 小切口 临床报告 正中神经 感觉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肌电图经皮电刺激治疗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21年4月-2022年10月,新余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80例轻中度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单用西医常规疗法,观察组联用肌电图经皮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SCV、MCV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CV、MCV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征应用肌电图经皮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肌电图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腕管综合征 肌电图经皮电刺激 西医常规疗法 治疗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腕部离断肢体的再植方法及术后手功能康复锻炼.方法对28例断进行再植,根据不同的离断平面采用不同的固定方法,但肌腱、神经、血管的修复方法基本相同.结果28例再植全部成功.手指TAM优13例,良9例,中6例,优良率78.6%,中指2PD平均8.1mm,手内肌肌力M4者21例,M3者7例,腕关节伸屈活动度平均为43.3..结论腕部离断再植成功率较高,主要取决于简单有效的内固定,减少肌腱缝合时的粘连机会,精确细致的血管、神经修复,以及术后正确的手部功能康复锻炼.

  • 标签: 断腕 再植术 功能锻炼 康复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拟舒筋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自拟舒筋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共治疗14天。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6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舒筋通络汤联合针刺治疗综合征疗效好。

  • 标签: 舒筋通络汤 电针 腕管综合征 肌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