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动脉解剖教学中,运用图解法,可以将一些难以用语言准确描述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方便学生进行理解和记忆。本文结合动脉解剖教学现状,对简图教学在其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简单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 标签: 简图 动脉解剖学 教学 应用
  • 简介:摘要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主要是对人体器官或者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进行阐述,该学科属于影像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本研究主要阐述的是如何改进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教学,以便于更好的开展教学,促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进而提高整个学习效果

  • 标签: 人体断面 影像解剖学 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现代职临检、药学专业课程结构缩减人体解剖内容和教学环节,其特点是不再是一门独立课程,而是和生理学混编,是生理学的一个部分,明显成为生理学的基础结构知识。没有进行尸体材料的人体解剖实践教学,淡化人体解剖教学的严肃,人体解剖特点得不到形态认知条件支持,学生人体解剖实践显然单薄、肤浅、简陋,不系统、不牢靠、不翔实。学制课程短、专业课程多、知识浓缩大、专业基础脆弱是临检、药学专业存在的短板和不足,也是今后办学面临的转变难题。因此当前结合职临检、药学专业特点探讨适合学制,探求知识、技能合理的人体解剖教学内容和方式是当务之急,觉得大体解剖知识系统化-主要采取人体影像图片教学-实习室尸体材料实验。而微细人体结构教学微观、亚微观化-主要采取人体微细结构影像图片教学-实习室组织标本实验。一改人体解剖课时少后敷衍塞责人的教学态度和盲目减少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方法,使职高专临检、药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知识轮廓夯实丰满起来。

  • 标签: 职临检 职药学 人体系统解剖学 人体微细结构学
  • 简介:摘要在对解剖进行教学时,通过有效的缩短基础和临床之间的距离,从而积极的改变课程设置,提高临床病例以及解剖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联系,并且通过引入思维能力,需要将临床的使用技能和解剖教学进行相互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解剖教学知识的实用,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提高解剖教学的整体效果

  • 标签: 解剖教学 临床 思考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股神经及其与周围毗邻器官的解剖关系,以及股神经在腹股沟区的体表投影与体表标志之间的关系,为下肢股神经阻滞麻醉的穿刺点提供解剖和超声影像依据。方法2014年3月—2015年1月,选取16具10%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解剖组),进行解剖观察;2014年9—10月,选取健康成人志愿者30例(超声组),对其双侧股神经进行超声扫描。两组分别经应用解剖和超声探测,观察股神经的走行情况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并测量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距皮肤的距离,及股神经体表投影位置与耻骨结节线、髂前上棘线的水平距离。结果解剖组结果显示:股神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腹股沟韧带中点稍外侧(1.28±0.60)cm处发出,被髂筋膜包裹,内侧与股鞘内的股动脉、股静脉相邻,外侧是缝匠肌;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71±0.06)cm,距皮肤的距离平均(0.85±0.19)cm,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25±0.67)cm,与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7.24±0.41)cm。超声组检查显示:股神经在股动脉的外侧,呈倒立三角形高回声的浅色区域,外侧是呈深色高回声区的缝匠肌,内侧紧邻的股动脉和股静脉呈圆形高回声黑色图像;在腹股沟韧带下缘股神经的宽度平均(0.66±0.04)cm,距皮肤平均(0.97±0.22)cm,股神经在体表的投影与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平均(7.58±0.75)cm,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平均(6.95±0.42)cm。解剖组和超声组测量的股神经宽度、距皮肤距离、距耻骨结节线水平距离及距髂前上棘线水平距离,差异均无统计意义(t=1.055、1.197、1.774、1.348,P值均〉0.05)。结论超声测量结果与尸体解剖结果相近,符合股神经实际解剖的位置关系,揭示超声引导下的股神经阻滞穿刺定位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股神经 麻醉 局部 超声检查 解剖学
  • 简介:目的:总结X线透视下经椎板关节突螺钉(TLFS)成功置入时的正位、侧位、斜位影像标准,为临床置钉提供影像参考。方法6具成人防腐保存椎体标本(L2~S1),男5具、女1具,年龄31~61岁,均经X线摄片排除畸形、骨折、肿瘤及其他腰椎病变。直视下L3/4、L4/5、L5/S1随机单侧置入4mm螺钉,TLFS进钉点选择在一侧椎板与棘突交界中下1/3处向后0.5cm,外倾角和下倾角为CT片和X线片测量所得,以X线透视安全置入TLFS全过程,并分析其标准腰椎前后位、侧位和斜位X线影像特征。结果TLFS进针完成满意后,正位片显示钉尖位于下位椎弓根投影外上缘与横突上缘之间,侧位示钉尖位椎弓根后上缘,斜位片示钉尖过下位小关节间隙中点,至上关节突投影前缘。结论术中X线透视可能为TLFS置入的准确和安全提供重要帮助和参考。

  • 标签: 腰椎 内固定器 经椎板关节突螺钉 X 线透视检查
  • 简介: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肿瘤发生及病死率也随之逐年升高,各种良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比以往更加常见。目前,骨肿瘤治疗模式是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合作(muhidiseiplinaryteam,MDT)的综合治疗,扩大切除肿瘤和保肢手术是主要外科治疗措施,可以提高治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骨肿瘤 软组织肿瘤 自然屏障 生物塑化技术 血管造影术 数字解剖学
  • 简介:目的:解剖观察肱二头肌腱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为肘关节前方入路手术切口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解剖30例成人肘关节标本,均无外伤、畸形、肿瘤、骨折。其中新鲜冰冻标本8例(性别不详,左5例、右3例),经10%甲醛溶液浸泡的标本22例(男12例、女10例,左11例、右11例)。仔细观察肘关节前方的肱二头肌腱和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并测量前臂内、外侧皮神经穿出深筋膜的位置,及其与肱二头肌肌腱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走行于肘关节的前方偏桡侧,与肱二头肌腱相毗邻,在肱骨外上髁平面下方(20.5±2.5)mm处穿出深筋膜,穿出点与肱二头肌腱桡侧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12.6±0.9)mm;前臂内侧皮神经沿肱动脉下行,在肱骨内上髁上方约5cm处穿出深筋膜,在肱骨内上髁平面处,后支与肱二头肌腱尺侧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为(33.1±2.7)mm。两者之间的安全宽度约为40mm。结论距肱二头肌腱两侧缘之间约40mm的宽度为肘关节前方入路的相对安全区域,以肱二头肌腱为参照设计切口,可以减少医源性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发生。

  • 标签: 肘关节 手术入路 解剖 安全区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剖基础及脊神经根的血神经屏障的超微解剖特点介绍,探讨颈神经在椎间孔及脊神经沟处容易受嵌压的解剖因素。方法对40例脊神经实体标本的观察和测量,从血运、神经等多方面分析脊神经根型颈椎病导致大脑供血不足的机制。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多见的类型。认为慢性脊神经根压迫导致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病理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损伤方式对血-神经阴离屏障的影响,以及该屏障破坏与血管通透改变的确切作用机制,目前不完全清楚,所以对血-神经阴离子屏障的改变进行研究,以及有效地减轻和防止神经损伤后的水肿和纤维化样改变,对研究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意义和治疗,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结果通过对标本的测量与观察发现神经根型颈椎病在颈椎病各型中发病率最高,椎间孔狭窄压迫脊神经根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本型颈椎病引起各种临床症状的机制有三一是各种致压物直接对脊神经根造成压迫,牵拉以及局部继发的反应水肿等,此时表现为根性症状;二是通过根袖处硬膜囊壁上的窦椎神经末梢支而表现出颈部症状;三是在前两者基础上引起颈椎内外平衡失调,以致椎节局部的韧带、肌肉及关节囊等组织遭受牵连,产生症状。结论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长期屈颈工人们作,导致颈部周围肌肉肌力耐力减弱,颈椎动力平衡失调,颈椎生物力学平衡被破坏,颈椎严重失稳。失稳的颈椎刺激颈部周围软组织,引起关节囊、韧带、肌肉等组织无菌炎症,长此以往,为适应改变了的生物力学平衡而导致颈椎病的发生。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疾病,目前也越来越年轻化,正确适量的作业,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 标签: 脊神经根 颈椎病 解剖结构观察 椎间孔
  • 简介: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约有超过50万新发病例。其中,80%宫颈癌患者及88%因病死亡病例发生在中一低收入水平国家。早期宫颈癌预后好,总生存率高。

  • 标签: 宫颈肿瘤 根治性宫颈切除术 解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