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需要医疗评估急性腰背痛的发生率,并建立腰痛发展的相关风险因素评估。研究设计:横断面研究。患者样本:陕西省人口,以腰痛来院就诊患者。观察指标:腰痛的发病率比例计算,以确定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与腰背疼痛的相关性,需要紧急医疗救治的评估机制。方法:从2008年和2011腰痛在陕西省的发生率比,然后计算腰痛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

  • 标签: 相关危险因素 发生率 陕西省 腰痛 成年人 医疗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无症状中国人腰椎间盘MRI征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7例(585个椎间盘)21~59岁无症状中国成年的腰椎MRI资料,采用盲法对MRI中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疝(膨出、突出、脱出和髓核游离)、局限性高信号区(HIZ)和Modic改变进行评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29岁患者中退变1~2级椎间盘约占89.09%(49/55),在50~59岁患者中降至20.51%(40/195),退变4、5级椎间盘所占比例分别为7.27%(4/55)和37.44%(73/195)。椎间盘膨出53例(53/117,45.30%),HIZ40例(40/117,34.19%),椎间盘突出31例(31/117,26.50%)。患者ModicⅡ型改变发生率10.26%(12/117),高于Ⅰ型(2/117,1.71%,χ2=7.597,P〈0.01)。未见髓核游离和ModicⅢ型改变。椎间盘疝、Modic改变和HIZ多发生于下腰椎。椎间盘疝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升高(χ2=36.92,P〈0.001)。Modic改变常见于30岁以上人群。HIZ在40~59岁相对高发。结论无症状国人腰椎间盘MRI以生理性退变表现为主;椎间盘脱出、ModicⅠ、Ⅱ型改变可能与腰痛症状相关。

  • 标签: 腰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现代中国人
  • 简介:由于生理上的衰老,老年的思维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日趋下降。若家庭和社会对老年的关照未能相应加强,他们更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冬季老年的生理调节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现以下"心理危机"。黄昏心理一些老年认为,自己已是风烛残年,死亡只不过是早晚的事,

  • 标签: 心理危机 老年人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 思维能力 调节能力
  • 简介:随着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老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不少老年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而造成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多是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社会地位下降及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等。

  • 标签: 中老年人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 人口数量 心理困扰
  • 简介: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的人牙髓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收集拔除的无龋坏、无牙周疾病的健康前磨牙及第三磨牙,获得牙髓,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人牙髓细胞(Humandentalpulpcells,hDPCs),扩增后取第4代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用于实验。分为两组,实验组hDPCs在含2%胎牛血清(Fetalbovineserum,FBS)的aMEM培养基中加入10^-8mol/L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培养,对照组单纯使用含2%FBS的aMEM培养基培养。在细胞培养第1、3、5天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培养的第1、5、10天分别进行AIP染色及ALP定量分析检测细胞分化情况:细胞培养第10天进行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实验组培养第3天及第5天可见hDPCs增殖活性得到显著抑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AIP染色及定量测定:培养10d后,地塞米松实验组ALP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茜素红染色结果:培养10d后两组细胞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钙化结节形成.但是实验组钙化结节形成数量较多。结论酶消化联合组织块法可以成功体外培养hDPCs。10^-8mol/L地塞米松可显著抑制hDPCs的增殖活性,提高hDPCs的ALP活性及矿化能力。

  • 标签: 人牙髓细胞 地塞米松 增殖 分化 碱性磷酸酶活性
  • 简介:目的了解铜仁市城区宫颈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类型,为上级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捕获二代法对城区年龄在30~60岁的1855例已婚妇女进行宫颈刮片并对结果进行HPV的DNA检测以确定受检者HPV类型。结果1855例受检者中检测出HPV感染者650例,占总人数的35.04%,650例感染者中,高危型HPV415例,占HPV感染总人数的63.85%,其中41~50岁组高危型HPV感染率高于30~40岁组和51~6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HPV感染131例,占总感染人数的20.15%。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高危型HPV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必须加强对广大已婚妇女HPV筛查力度,制订科学的干预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效预防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发生。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捕获二代法
  • 简介:背景:加载在椎间盘上的重力引起的静态压力刺激是椎间盘细胞代谢的重要调节因素。目的:观察静水压对体外单层培养人椎间盘髓核细胞形态学及基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在静水压加载系统中对体外单层培养的传4代髓核细胞施以0.3,0.7,3MPa的静压,分别加压30,60,90,120min,以常压0.1MPa为对照。结果与结论:①髓核细胞形态:在静水压干预下细胞体积均变小。0.3,0.7MPa静水压下轻微缩小,细胞形态相对完整;3MPa静水压下缩小最明显,且细胞形态不完整。②髓核细胞存活率:在持续静水压刺激下开始的30min,不论压力大小存活率都偏低,在0.3,0.7MPa时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加或维持稳定,细胞增殖逐渐增强,在3MPa时随时间趋于下降,最终细胞总体数量减少。③髓核细胞蛋白多糖:各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当持续加压120min时,在0.3,0.7MPa静水压下合成量呈高表达状态,在0.1,3MPa静压表达相对较少。表明静水压会对髓核细胞形态学、存活率及基质表达产生影响。

  • 标签: 静水压 髓核细胞 形态学 蛋白多糖 组织构建细胞学实验
  • 简介: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经低温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验证其是否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方法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脐带,分离诱导获得HUC-MSCs,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加入冷冻保护剂(10%DMSO+40%FBS+50%DMEM/F12)后将其冻存于一80oc冰箱过夜,再转入液氮气相中保存1个月后复苏。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复苏后贴壁生长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比较冻存前后细胞活力;MTT法测定HUC—MSCs的增殖活性,比较冻存前后HUC—MSCs增殖活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经冻存复苏后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复苏后HUC—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检验其是否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UC—MSCs经低温保存复苏后,细胞仍保持贴壁生长等外形特征,复苏后HUC—MSCs存活率为91.17oA;增殖活性与未冻存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表面高表达CDl05、CD73、CD71、CD90、CD29、CD44、CDl3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34、CDl33、CD45、CDl4,HLA—DR、CD86、CD83、CD80、CDla~复苏后HUC—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细胞经茜素红、ALP和Von—Koss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经冻存复苏后的HUC—MSCs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形态,其表型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仍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低温保存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比较CD204+和CD204-两种脂肪来源细胞的干细胞特性和体外诱导成软骨的能力。方法分离培养人脂肪来源细胞并进行流式细胞分选.分别获得CD204+和CD204-两种细胞。将这两种细胞培养扩增至第2代,观察其形态学特点:成脂、成骨定向诱导分化,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定性;同时将两种细胞进行pellet成软骨诱导分化,比较体外诱导成软骨的能力.并以HE、SafraninO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等进行鉴定。结果经流式细胞分选,脂肪来源细胞中CD204表达15日性串约为10%。分选后的CD204+和CD204-细胞均呈成纤维细胞样贴壁生长.但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成脂诱导10d后.曲组细胞油红0染色均可见胞浆内有大量红染脂滴,但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成脂潜能。成骨诱导2周后.曲组细胞芮素红染色均可见钙结节红染.而CD204-细胞具有更强的成骨潜能。同时,细胞Dellet成软骨诱导4周后,人体观可见CD204细胞组pellet形成白色透明样软骨成分.而CD204+细胞组pellet外观微黄。HE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染色均妊示CD204组pellet可见成熟软骨陷窝形成.Safranin0染色显示CD204-组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沉积:而CD204+细胞组peliet则呈纤维化改变。结论脂肪组织来源的CD204-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生物学特点.且有良好的成软骨潜能,可以成为软骨组织工程良好的种子细胞来源。

  • 标签: CD204(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软骨潜能 细胞分选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1日连续169例60岁以上择期全身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胸部X线检查、麻醉时间、留置鼻胃管及下床活动时间等。分析这些因素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77例(45.6%)发生术后并发症。最常见的是肺炎(26.0%),其次是肺不张(23.4%)或气管支气管炎(22.1%)、支气管痉挛(19.5%)等。经多因素回归分析,术后留置鼻胃管、术前有呼吸道症状、麻醉时间长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老年患者上腹部手术后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进行干预及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可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 标签: 手术后医护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副作用 肺疾病 老年人
  • 简介: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时期的胎盘组织悬液对脐血造血干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进一步了解随着胎龄的增长胎盘造血功能发生的变化。应用早期(B组)、中期(C组)和足月(D组)胎盘绒毛组织悬液,并设定空白对照(A组),以共培养的方式分4组进行体外扩增脐血造血干细胞并培养观察扩增后的集落形成能力。结果表明,以接种初浓度为对比,共培养7d后A组细胞呈逐渐衰减趋势,B组扩增效果不明显,仅为扩增前的1.40±0.20倍,C组和D组造血干细胞均能有效扩增,扩增倍数分别为2.93±0.50和4.80±0.40。集落培养14d后的结果显示,C、D组集落形成总数明显高于A、B组,C组CFU-GM、CFU-GEMM、BFU-E集落数均略高于D组。结论:在没有外源性细胞因子存在的情况下,不同时期的胎盘绒毛组织悬液均可以支持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且随着胎盘发育其支持造血的功能呈不断增强的趋势。扩增后的造血干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却呈先增强后减弱的现象,中期胎盘培养扩增后的干细胞集落形成能力最强,略强于足月期胎盘扩增后的造血干细胞。

  • 标签: 人胎盘 胎盘绒毛组织 脐血CD34+细胞 体外培养
  • 简介:由北京超声医学学会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联合主办的“第四届超声诊断新进展暨介入超声学习班”定于2012年9月7—10日在首都北京前门饭店举办。本次会议将进行血管、肌肉骨骼、介入超声操作规范演示和互动;届时还将安排多场疑难病例讨论,与大家分享我们多年积累的疑难病例影像资料。本论坛核心思想为超声诊断的规范化及介入超声的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学习班 临床实践 首都医科大学 疑难病例讨论 介入超声
  • 简介:本研究探讨氯吡格雷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作用的分子机制。将10μmol/L氯吡格雷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共培养48h,运用AffymetrixU133plus2.0全基因组表达芯片检测氯吡格雷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应用分子注释系统MAS3.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实时定量RT-PCR验证基因表达谱结果。结果表明:氯吡格雷作用内皮细胞48h后,基因芯片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大于1.5倍的基因508个,其中上调基因139个,下调基因369个,包括蛋白结合、转录因子活性、锌离子结合、DNA依赖的转录的调节、转录、RNA剪接等相关基因,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氯吡格雷在基因水平通过多条通路调节内皮功能。

  • 标签: 氯吡格雷 脐静脉内皮细胞 基因表达谱 生物信息学
  • 简介:南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关节外科学组、《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联合主办,上海市第六民医院承办的“第二届股骨头坏死修复与重建国际研讨会”暨上海市第六民医院骨科人工关节翻修培训与教学中心揭牌仪式将于2012年4月13~15日在上海市召开。届时将邀请美国札克大学前骨科主任JamesR.Urbaniak教授、

  • 标签: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股骨头坏死 国际研讨会 关节翻修 坏死修复 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