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3D腔镜辅助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2014年1-4月,选择甲状腺单双侧良性病变、甲状腺微小癌以及甲状旁腺病变10例,在3D腔镜辅助下,经颈前胸骨凹上方约一横指处2-4cm弧形切口行局部病灶或患侧腺叶切除,其中2例术中冰冻病理证实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患侧Ⅵ区淋巴结清扫。结果10例手术均在3D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术中无异常出血,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30-90min,(61.8±22.4)min;术中出血量1.3-93.0g,中位数5.2g。术后随访1-4个月,未出现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和甲状旁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3D腔镜辅助行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相对于2D技术,空间立体感强,更有利于局部精细解剖,有利于功能保护。

  • 标签: 3D腔镜辅助手术 甲状腺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中采取3D打印及导航技术辅助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的3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住院时长、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单独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6.67%、治疗有效率为73.33%、住院时长为(13.15±2.54)d、手术时长为(296.54±24.54)min,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治疗有效率为96.67%、单独组住院时长为(8.89±1.81)d、手术时长为(183.47±16.69)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行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时采取3D打印以及导航技术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减少伤口暴露时间,降低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 导航技术 腰椎皮质骨轨迹螺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背景:研究发现miR-142-3p低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并且有研究发现TUG1/miR-142/ZEB2轴可抑制膀胱癌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目的:观察miR-142-3p在膀胱癌干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S1PR3的靶向调控作用及对膀胱癌干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从新鲜人膀胱癌组织中分离培养原代膀胱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筛选出CD44^+细胞与CD44~-细胞,Western-blot检测2种细胞中Nanog、Oct4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2种细胞中miR-142-3p基因的表达。将miR-142-3pmimic(实验组)、miR对照质粒(对照组)分别转染至CD44^+细胞,48h后,采用MTS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软琼脂克隆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转移能力,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pPi3k和pAkt蛋白表达,qRT-PCR检测细胞中S1PR3基因表达。将稳定转染的2种细胞分别注射至裸鼠(购自北京维通利华实验动物技术有限公司)右侧腋下,4周后检测肿瘤体积。将S1PR3-突变型+miR-142-3pmimic、S1PR3-突变型+miR对照质粒、S1PR3-野生型+miR-142-3pmimic、S1PR3-野生型+miR对照质粒分别转染至CD44^+细胞,48h后检测各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与结论:①CD44v+细胞中miR-142-3p基因表达显著低于CD44-细胞(P<0.05);CD44^+细胞中Nanog、Oct4蛋白表达显著高于CD44^-细胞,证实CD44^+细胞为膀胱癌干细胞;②实验组膀胱癌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及转移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膀胱癌干细胞中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弱于对照组,S1PR3基因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④实验组裸鼠体内肿瘤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⑤与相比,S1PR3-突变型+miR-142-3pmimic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低于S1PR3-突变型+miR对照质粒组(P<0.05),S1PR3-野生型+miR对照质粒组和S1PR3-野生型+miR-142-3pmimic组荧光素酶活性无差异(P>0.05);⑥结果表明,miR-142-3p在膀胱癌干细胞中低表达,其可能通过负调控S1PR3下调PI3K/AKT�

  • 标签: 膀胱癌干细胞 干细胞 miR-142-3p MIRNA S1PR3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80例胸部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结果: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打印辅助3D胸腔镜下胸部肿瘤手术的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3D打印 3D胸腔镜 胸部肿瘤手术
  • 简介:FoLey's尿管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它具有组织相容性好、不易感染、水囊内固定不易脱落等优点,但如果应用不当可致严重并发症.我院自1998年使用FoLey's尿管以来,至今已导致3例患者出现尿道裂伤,现报道如下.

  • 标签: FoLey's尿管 导尿 尿道裂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3D slicer辅助神经内镜在脑室出血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3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室出血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D slicer辅助神经内镜手术)与对照组(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消失时间低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3D slicer 神经内镜 脑室出血
  • 简介:摘要研究表明不孕症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我国育龄夫妇中不孕症患者约占2%~6%,受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适孕人群生殖能力也在逐渐下降。辅助生殖技术的出现,逐步解决着不孕不育的难题,为许多不孕症者带来了福音。本文就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做一简要论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髋臼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仿真骨盆模型体外模拟手术后微创腹腔镜辅助下钢板内固定髋臼骨折手术方案。方法筛选1例髋臼骨折患者,先将患者骨盆CT薄层扫描数据用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进行三维编辑、虚拟手术复位骨折,采用3D技术打印患者仿真骨盆模型,并进行钢板螺钉最佳位置设计、钢板预弯、螺钉长度测量、螺钉进入途径设计等一系列术前模拟手术,然后在腹腔镜辅助下腹膜外间隙复位骨折、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采用3D打印腹腔镜辅助下髋臼骨折手术成功完成,相对传统手术,该手术方式创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术后更早进行功能锻炼。结论3D打印技术体外模拟手术可使手术更加精准、安全、完美。腹腔镜辅助下微创治疗减少了患者痛苦,缩短患者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重返工作岗位,从而减少住院日,降低医疗成本,同时大大减少了出血量,为社会节约了血源。

  • 标签: 打印 三维 腹腔镜 髋臼 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评估骶神经神经调节(sacralneuromodulation,SNM)在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idiopathicoveractivebladder,IOAB)的长期效果,并确定其预测因素。材料和方法:笔者收集了自1996年12月至2004年12月期间,本中心所有接受SNM治疗的IOAB患者的长期数据,包括患者人口统计学、既往治疗和手术史、排尿日记、并发症以及设备修复和取出率的数据。任何临床参数改善≥50%,则被定义为治疗成功。

  • 标签: 膀胱过度活动症 骶神经调节 S3 OAB 难治性
  • 简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膝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金标准,手术量大,费用高昂,是一项庞大医疗支出[1]。但是,TKA患者术后有20%的不满意率,"无忧膝"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2,3]。对于早中期、年轻活跃、伴有胫骨近端内翻畸形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

  • 标签: 胫骨高位截骨 个体化导板 计算机辅助骨科手术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取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共计选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针对患者实施数字随机法分组,两组均分40例,探究组利用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一般组应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一般组(P<0.05),探究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膝关节评分均优于一般组(P<0.05)。结论:3D打印结合关节镜辅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手术时间。

  • 标签: 3D打印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辅助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20(S)-人参皂苷Rg3抗心肌缺血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5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CON),异丙肾上腺素组(ISO),20(S)-人参皂苷Rg3(5、10、20mg/kg)组.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CON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20mg/kg)制备心肌缺血模型.末次注射异丙肾上腺素2h后麻醉大鼠,取血检测血清中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MB)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力,取大鼠左心室制备匀浆后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otalantioxygencapabilit,T-AOC)及丙二醛(malonaldehyd,MDA)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ISO组血清CK-MB、LDH活力明显增高.与ISO组比较,20(S)-人参皂苷Rg3(5,10,20mg/kg)可显著降低血清CK-MB、LDH活力;与CON组比较,ISO组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MDA含量增高;与ISO组相比,20(S)-人参皂苷Rg3(5、10、20mg/kg)可显著提高SOD活性、GSH-Px活性及T-AOC,降低MDA含量.[结论]20(S)-人参皂苷Rg3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标签: 20(S)-人参皂苷RG3 异丙肾上腺素 心肌缺血 自由基
  • 简介:目的探讨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27例TileB2、B3型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15例,女12例;年龄为20—68岁,平均39.2岁。骨折Tile分型:B2.1型12例,B2.2型8例,B3型7例。单侧耻骨上支骨折20例,双侧耻骨上支骨折7例;骶髂关节脱位3例,骶骨DenisⅠ区骨折17例,骶骨DenisⅡ区骨折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D导航辅助下逆行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的骨折复位质量、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26例患者术后获6~18个月(平均11.4个月)随访,1例患者失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按骨盆Matta标准评定:优2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92.3%。骨折愈合时间为12~20周(平均13.8周)。末次随访时按Majeed评分标准评定骨盆功能:优20例,良3例,可3例,优良率为88.5%。术后1例患者因过早下地而出现螺钉松动,其余患者均未发生长期疼痛、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异位骨化、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3D导航辅助下前柱螺钉联合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治疗TileB2、B3型骨盆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近期疗效,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外科手术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3D腹腔镜在辅助性D2胃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对2014年1月~2015年7月27例3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3D组)与24例2D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2D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3D组手术时间(183.6±39.5)min,与2D组(197.8±36.2)min差异无显著性(t=1.332,P=0.189);淋巴结清扫数目(32.6±5.3)枚,与2D组(29.9±4.3)枚差异无显著性(t=1.982,P=0.053);术中出血量(65.9±28.7)ml,显著少于2D组(88.3±29.2)ml(t=2.759,P=0.008);术后排气时间(72.3±8.3)h,与2D组(75.3±9.2)h差异无显著性(t=1.224,P=0.227);术后住院时间(8.7±2.2)d,与2D组(9.3±2.7)d无显著性差异(t=0.874,P=0.38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4%(2/27),与2D组12.5%(3/24)无显著性差异(χ^2=0.019,P=0.890);术后3d平均腹腔引流量(47.5±18.3)ml,明显少于2D组(67.3±23.1)ml(t=3.411,P=0.001)。2组术后2年无瘤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log-rankχ^2=0.780,P=0.377)。结论3D腹腔镜D2胃癌根治术中出血量和术后腹腔引流量明显少于2D,两者疗效相当。

  • 标签: 3D腹腔镜 2D腹腔镜 胃癌 根治性胃切除术
  • 简介:手术步骤包括:(1)中央入路法从乙状结肠系膜根部切开进入左Toldt间隙;(2)清扫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根部切断IMA;(3)继续分离左Toldt间隙;(4)裁剪乙状结肠系膜及切断IMV;(5)分离直肠后间隙直至骶尾韧带水平;(6)切断右侧直肠侧韧带及左结肠旁沟;(7)切断左侧直肠侧韧带及前壁邓氏筋膜,裸化肠管;(8)直肠切断与吻合。此手术以手控电刀操作为主,其主要优势有:(1)操作精细、快速、安全;(2)烟雾小,利于盆腔深部术野显露;(3)成本低,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检查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技术在重度脊柱侧弯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0例重度脊柱侧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观察组采用3D打印技术辅助下矫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光暴露时间、术后引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3D打印技术 重度脊柱侧弯 截骨联合钉棒内固定矫正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球囊辅助下介入栓塞治疗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8月-2013年1月期间3例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三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能正常生活。结论球囊辅助下介入栓塞治疗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是一种治疗方式。具体的治疗方式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和病变的部位,性质、大小等因素决定,以达到良好的结果。

  • 标签: 颅内软脑膜动静脉瘘 球囊辅助下 血管内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局部胃癌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3D-CRT治疗方式与调强放疗在局部晚期胃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患有胃癌的患者为主要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均分为三维组与调强组,三维组患者接受3D-CRT治疗,调强组患者则需要接受调强放疗治疗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及相关的毒副作用情况。结果调强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三维组,且出现毒副作用的患者例数少于三维组,双方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的具体治疗方式选择中,调强放疗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该方法值得应用。

  • 标签: 胃癌 晚期 3D-CRT 调强放疗 疗效 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