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对“S”形弯根管进行预备时.要达到适当成形和彻底清理较为困难。鲜有文献专门报道这类不规则解剖形态根管的临床处理技巧。本文的目的在于详细说明如何安全有效地对“S”形根管进行根管治疗.并通过一例病例报告和治疗效果进行阐述。

  • 标签: 不规则解剖结构 清创 根管成形 “S”形根管
  • 简介:目的: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和镜像模型,在模型上完成手术设计和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和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内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的复位及坚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 标签: 3D打印 内镜 颧骨颧弓骨折 微创手术
  • 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通过重建的三维数字模型,将其分割成层状后逐层堆积成实体模型。3D打印技术首先应用于工程领域,随后被推广到医学领域,广泛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口腔颌面外科的术前诊断、手术规划和模拟等各个阶段。在口腔医学领域,3D打印技术以其独有的优势逐渐应用于各个专业,本文重点阐述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在口腔颌面外科、修复科、口腔内科及正畸科中的临床应用。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临床
  • 简介:Cerec、DCS、Procera和Cicero是今天CAD/CAM技术最具有代表性的4种。本文主要在探头,设计,适应范围,修复体的制作及应用范围等方面对这4种系统进行比较研究,并且说明其材料特性。这些系统在技术上存有明显的不同,并影响了临床的使用。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辅助制作 探头 设计 适应范围 修复体
  • 简介:目的:使用计算机辅助的方法来评价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SARME)术后的各种变化.如骨块位置变化、切开骨缝处新骨沉积、骨密度方面的区别。材料和方法:研究包括29位患者(18位男性,11位女性).平均年龄29岁(16~44岁).每位患者都施行包含LeFortⅠ型截骨的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在术前和术后6~8周都拍摄高分辨率CT。在术前术后CT数据配准后.我们构建了三维模型并进行重合。切开骨缝中的新骨沉积能通过专为该研究设计的可视化程序观察。骨密度的分析则是先将模型分为不同的勰剖区域,定性比较是通过一种特殊转换功能——直接体绘制程序完成.定量比较是通过各区域术前术后绘制的条形图完成。结果: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证实.所有患者都实现了上颌骨的扩宽。4位患者显示术后发生了明显的上颌不对称。在切开骨缝中新骨沿着骨缝不规则沉积.但通常左右是对称的。切开的骨缝越对称.新骨生成也越对称。除2个病例外,其余病例的术后定性定量分析均显示Hounsfield值明显下降.前庭骨尤甚。结论:切开骨缝中新骨生成上的区别表明了不同的手术方法和扩弓器的种类对结果有影响。我们的结果显示SARME会导致骨密度下降.以前庭骨尤甚。计算机辅助分析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方法。

  • 标签: 外科辅助上颌快速腭开展 上颌 扩弓器 骨密度 新骨生成 医学可视
  • 简介:目的:探究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在穿颧种植手术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一例上颌骨重度萎缩的48岁男性患者,利用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进行双侧穿颧种植体植入,结合前牙倾斜植入两枚植体。术后6月完成最终修复。结果:该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术后观察3年,各个植体均未见明显骨吸收,患者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系统能够有效规避穿颧种植风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颧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动态导航 上颌骨萎缩
  • 简介:目的:研究3种不同截骨方式下牙支持式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中颅颌面部各解剖部位的位移情况。方法:建立3种不同截骨方式的牙支持式外科辅助上颌骨快速扩弓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上选取21个解剖结构,加载横向7mm扩弓量,比较分析颅面部各个解剖部位在X(矢状向)、Y(水平向)、Z(垂直向)方向的位移分布情况。结果:矢状向:上颌骨各解剖结构都有明显向前位移的趋势,而且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大,颅颌面部各解剖结构向前移动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水平向正面观,颅颌面复合体呈金字塔样打开,鼻腔底部有明显扩大;面观,支抗牙颊尖的位移最大,牙的位移大于相应区域牙槽骨的位移,手术范围的增大可以使上颌骨后部有明显的扩展。垂直向观,上颌骨正中区域的腭板有向下移动的趋势,上颌骨的侧方结构如支抗牙和牙槽骨都向上移动。结论:牙支持式扩弓器行横向扩弓时会出现牙的代偿和骨骼的倾斜和旋转。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大,支抗牙和牙槽骨区域水平向的位移也随之增大。

  • 标签: 牵引成骨 三维有限元 位移 生物力学
  • 简介: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前上颔美学区的可控性辅助牙槽嵴扩增技术(controlIedassistedridgeexpansion.CARE)。牙槽骨萎缩及牙槽嵴狭窄导致了种植窝制备的困难.CARE外科技术有效地利用了骨膜保护结构和骨膜下嵴顶部松弛切口.具备高度的可预见性,可以用于无牙颌的狭窄牙槽嵴的扩增。压电外科技术的精确应用及萎缩牙槽骨水平推开器和循环骨冷却系统的辅助应用.使种植外科过程具备了高度的可预见性.它可以实现即刻种植.不但减少了患者的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病率、种植体功能丧失率及总体费用,同时也增大了萎缩上牙槽嵴的自体骨量。

  • 标签: 扩增技术 牙槽嵴 可控性 种植窝 牙槽骨萎缩 电外科技术
  • 简介:3D打印及其相应计算机辅助医疗模拟技术能根据患者需要,快速制备适合不同患者个性化要求的生物医用材料,并能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精确控制,以精确修复病变组织或器官,并可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模拟操作等,改进治疗方法,提高医疗质量。因此,这种新兴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尤其在生物医用材料开发、生物组织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3D打印技术在口腔颌面修复领域中的相关文献,以综述3D打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动态及其进展。

  • 标签: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 颌面修复重建 个性化植入物
  • 简介: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是通过对三维数字模型的实体重建,应用于工业、医学等各个领域,被誉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3D打印技术在口腔修复医学的应用将在未来逐渐代替传统修复工艺。文章综述了3D打印技术的原理,在口腔修复学领域的应用及优势。

  • 标签: 3D打印 快速成型技术 口腔修复学
  • 简介:1牙髓病病因牙髓病病因包括细菌因素、物理化学因素和免疫因素等。1.1细菌因素细菌感染是导致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主要因素。1.1.1致病菌(1)炎症牙髓:细菌无明显特异性,细菌种类与牙髓的感染途径和髓腔开放与否有关。(2)感染根管:厌氧菌尤其是专性厌氧菌是感染根管内的主要细菌。

  • 标签: 牙髓病 牙髓感染 牙髓活力 急性牙髓炎 根尖周病 感染根管
  • 简介: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导航技术在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进行上颌骨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的患者5例.其中骨肉瘤1例.骨化纤维瘤4例。定位钉植入后拍摄颌面部CT,进行术前设计及模拟,确定肿瘤切除范围、截骨部位及重建外形。导航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后随访,CT复查,与术前设计图像融合,进行手术精确度及导航误差评价。结果:经术前设计及术中导航定位,所有患者顺利完成肿瘤切除及同期重建术。4例患者进行了假体植入.1例患者进行血管化腓骨移植上颌骨重建术.术中实现了手术器械的实时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mm。术后CT检查示截骨部位、切除范同、重建外形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5例患者术后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面部对称。随访1-3a,肿瘤无复发。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可以实现术前设计、手术模拟及术后预测,有助于上颌骨肿瘤切除范围的确定、缺损重建,面部对称性的恢复.是一种有效的颌面部手术辅助方法.

  • 标签: 计算机辅助导航 上颌骨肿瘤 整块切除 截骨术 缺损重建
  • 简介:目的:探究多巴胺与多巴胺复合Ⅰ型胶原对成骨细胞MC3T3-E1初期粘附的影响。方法:分别在多巴胺改性、多巴胺复合Ⅰ型胶原改性的玻片和空白玻片上培养MC3T3-E1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能力。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以及体式显微镜分别观察MC3T3-E1细胞早期粘附形态。结果:MC3T3-E1细胞在三组玻片上培养1、3、7d的增殖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空白玻片组,MC3T3-E1细胞在多巴胺以及多巴胺复合Ⅰ型胶原组上铺展、粘附形态更好。结论:多巴胺促进成骨细胞粘附,多巴胺复合Ⅰ型胶原同样是理想的促粘附手段。两者在骨组织工程中是良好的表面改性手段。

  • 标签: 多巴胺 Ⅰ型胶原 成骨细胞 粘附 增殖 骨组织工程
  • 简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iveperiodontitis,ASP)是一类发生在健康年轻人、进展快速、有家族聚集性的牙周炎。关于AgP的非手术治疗,目前主要以牙周机械清创为主,辅以其他治疗手段(如抗生素、激光、光动力疗法及微生态疗法等)。文章对近年文献所报道的关于A妒的辅助治疗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侵袭性牙周炎 抗生素 激光 光动力疗法 乳酸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技术制作的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在种植手术中的效果及其精确性。方法牙缺失患者23例,利用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辅助植入52枚种植体,观测其种植体颈部偏移距离(植入位点)和种植体1年存活率。结果48枚种植体进入预定位置,仅4枚种植体颈部出现偏移,偏移范围在2mm内,颈部偏移的平均距离为(1.08±0.24)mm。所有种植体均顺利修复。种植体1年存活率为100%。结论新型金属镂空式种植外科导板辅助植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冷却效果良好和手术视野开阔等优点,且精确度较高。

  • 标签: 外科导板 3D打印技术 种植牙
  • 简介:目的:检测川陈皮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及实时定量PCR方法评价川陈皮素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分化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川陈皮素能促进MC3T3-E1的细胞增殖,刺激细胞ALP活性升高,上调BMP-2、COL-I、OCN、Runx2的基因表达,BMP-2信号阻断剂(Noggin)能抑制成骨分化基因表达。结论:川陈皮素可促进MC3T3-E1成骨分化及成骨基因表达,BMP-2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该过程。

  • 标签: 川陈皮素 成骨细胞 成骨分化
  • 简介:在牙科治疗过程中,口腔内病情的变化可通过拍摄口内相片来详细地记录。拍摄相片可提高病历记录的水平(直观性),并可对一些特定情况进行长期的监测。作者推荐一种标准化的35-mm胶片拍摄方法。为了拍摄口内照片,按需要改进了专用的口内镜和唇、颊拉钩。本方法采用配有放大闪光灯、用放大的35mm胶片的相机,同时结合用文本的拍摄技术,拍出的牙科照片,完全有可能不出现干扰视线的口角拉勾和镜子边框。

  • 标签: 牙科摄影术 病历记录 X线片
  • 简介:1860年Angle首先使用快速扩弓(Rapidpalatalexpansion,RPE)利用螺旋扩弓器产生的力克服腭中缝组织的生物性强度使上颌骨骨缝分离,矫治上颌牙弓狭窄,该方法直到今天仍在临床广泛应用。RPE治疗的理想时间为骨发育成熟的早期(即骨成熟指数1—4)。

  • 标签: 上颌扩弓 治疗 外科 上颌牙弓狭窄 成熟指数 ANGLE
  • 简介:目的:探讨与分析三氧疗法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四组(A、B、C、D组),进行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后,A组、B组、C组分别用20.0μg·ml~(-1)三氧水、42.2μg·ml~(-1)三氧水、0.12%醋酸氯己定(洗必泰)行牙周袋内冲洗,D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0.9%生理盐水冲洗,术后连续4周每周冲洗一次,通过治疗前后牙周各临床指标(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的变化情况,对比分析不同龈下冲洗液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A组牙龈指数、探诊深度分别为0.65±0.67、1.70±0.73,均显著优于醋酸氯己定组及生理盐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指数为1.40±1.05,疗效优于生理盐水组但无醋酸氯己定组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菌斑指数及临床附着丧失分别为0.70±0.73、0.95±0.69,疗效优于醋酸氯己定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浓度三氧水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治疗后牙周各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三氧水作为龈下冲洗液有利于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态,增强牙周基础治疗在慢性牙周炎中的疗效。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三氧治疗 龈下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