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种甲型 H1NI流感疫苗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 120例 2015年 8月— 2016年 8月间在我院接种甲型 H1NI疫苗人员为接种组,按照年龄、性别、疾病匹配选取未接种甲型 H1NI流感疫苗者 120例为对照组。调查接种组在接种疫苗后 90d内的甲型 H1NI流感及其他流感样疾病发生的情况,在疫苗接种后 48h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种组 90d内甲型 H1N1流感发病率为 0%,未有就诊记录。对照组甲型 H1N1流感发病率及就诊率为 7.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接种组在疫苗接种后 90d内的流感保护率为 100%,就诊率减少 100%。接种组的其他流感疾病发生率为 15%,就诊率为 8.3%,对照组为 22.7%和 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接种组在 90d内其他流感疾病保护率为 33.9%,减少就诊 49.4%,共出现 8例不良反应,占比 6.7%,症状较轻。结论:接种甲型 H1N1疫苗可见明显的流感预防效果,具备安全性。

  • 标签: 甲型 H1N1 常规护理 流感疫苗 接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类新的抗肿瘤治疗方式,本文介绍目前两大全球最热门药物pembrolizumab、nivolumab免疫治疗的情况,为抗肿瘤治疗及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免疫治疗 PD-1 PD-L1
  • 简介:摘要通过对1例走过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的分析,总结走过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对治疗的反应情况及预后分析。

  • 标签: 走过性心绞痛 诊断
  • 简介:患者男,53岁,因“进食哽噎2月余”入院。上消化道钡剂造影:食管黏膜欠光整,上段平T4椎体水平局限性狭窄,其上段扩张,食管下段见一线样充盈缺损(图1A),诊断为食管憩室、双食管畸形。胸部CT:食管内可见一纤细管状结构影,强化程度类似于食管壁(图1B),上段平T2椎体水平处与食管共壁,下段近贲门处与食管共壁,CT诊断为双食管畸形(管状型)。

  • 标签: 成年人 双食管畸形 管状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9岁,因进食有哽噎感半月余入院。患者自诉半月前因吃鱼后出现进食有哽噎感,后在当地卫生所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但患者仍觉咽喉部有异物感,进食时有异物阻塞感伴放射至右侧胸背部疼痛,于近10天来开始出现阵发性咳嗽,伴咳黄色脓痰,有臭味,每日痰大约20ml,近3天来患者每日下午出现发热,最高温度38.2℃,持续数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遂来我院就诊,被收至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既往患者有血吸虫病史30余年,

  • 标签: 食管异物 穿孔 外科手术
  • 简介:患者男,45岁。因尿潴留就诊。超声检查示:前列腺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膀胱后方、前列腺后上方精囊区探及10.4cm×10.8cm×11.3cm类圆形囊实性包块,边界清,内见厚薄不一的分隔,呈多房型改变,囊腔透声良好,

  • 标签: 精囊 囊腺瘤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科医务人员甲型H1N1流感血清抗体消长的比较。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6月为研究阶段,以某地区医疗机构内感染科医务人员421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甲型H1N1流感疫苗是否自愿接种分成观察组(351例)及对照组(70例);接种疫苗后12个月、24个月,统计分析血清抗体波动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科医务人员接种后12个月、24个月检测IgM抗体血清浓度及IgG抗体血清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而且接种后12个月,24个月IgM/G抗体血清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接种后12个月及24个月IgM/G抗体血清浓度及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但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型H1N1流感疫苗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感染科医务人员对甲型H1N1流感的抵抗力,但血清抗体自接种后呈下降趋势,建议加强血清抗体监测,并将甲型H1N1流感疫苗纳入常规免疫计划中。

  • 标签: 感染科 医务人员 甲型H1N1流感 血清抗体
  • 简介:摘要原发性脾结核很少见,为肺外结核,现将我所见一例原发性脾结核超声声像报道如下。患者男,34岁,因低热、左季肋部疼痛、腹胀1个月,于2007年10月入院。腹痛为持续性隐痛,低烧,入院后经短期抗生素治疗无明显疗效,既往无结核病史,后经腹腔穿刺、脾穿刺证实为结核性腹膜炎、原发性脾结核,长期抗结核治疗后好转。体检体温37.6℃,脾大,脾区叩击痛,胸片无异常,B超脾大(厚68mm),脾肋下可探及,脾内多发低回声结节,原发性脾结核待删;肝大;腹水;胆囊壁水肿;腹腔淋巴结反应性肿大。

  • 标签: 脾大 多发低回声结节 原发性 脾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食用蜜蜂巢脾中毒致死病例临床报道极少,现对该院收治的食用蜜蜂巢脾中毒致死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经过、经验体会,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4岁,高山农民,因“食用蜜蜂巢脾后腹泻、乏力伴心悸3d”于2016年8月20日9:00入院。

  • 标签: 蜜蜂巢脾 中毒 多器官功能衰竭
  • 简介:卵巢畸胎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由于超声表现特殊,常在术前诊断,但以盆腔包块为主要症状,术前应考虑畸胎瘤可能并非直接卵巢来源。本文报道我科1例术前拟诊双侧卵巢畸胎瘤,术中探查一侧为大网膜畸胎瘤,一侧为粪块,旨在提醒年轻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于附件区肿物应做好充分的鉴别诊断。1临床资料患者40岁,主因"发现双侧附件区包块1个月"于2016年4月就诊于我院。

  • 标签: 畸胎瘤 妇科良性肿瘤 附件区包块 盆腔包块 鉴别诊断 实性肿物
  • 简介:摘要心脏功能和肾功能密切相关,一个器官的功能障碍通常可导致另一个器官功能的恶化。被定义为心肾综合征(CRS)。其中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属于1型CRS,其病理生理学是复杂的,它涉及到几个相互作用的机制。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肾损害 机制
  • 简介:患者,女性,76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个月余,右足第4、5足趾青紫7天"于2014年11月13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入院查体示右小腿及右足皮温低于对侧,右足第4、5足趾青紫,右侧股动脉搏动弱,右侧胫后及足背动脉未及搏动。动脉彩超示右侧股、腘动脉斑块;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index,ABI)右侧为0.39,左侧0.85。患者予以低分子肝素5000IU,每12小时一次,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

  • 标签: 下肢间歇性跛行 右侧股动脉 踝肱指数 腘动脉 阿司匹林肠溶片 慢性支气管炎
  • 简介:患者男,27岁,无明显诱因持续性头痛1个月,当地医院脑CT检查示右顶部椭圆形高密度影,为求进一步治疗入我院。MRI:右侧额顶部硬脑膜不同程度增厚,以额部明显,局部呈不规则团块状混杂等低T1WI信号、混杂高T2WI信号,其内可见更低T1WI信号、高T2WI信号,局部突破颅板向头皮下生长(图1A、1B);DWI可见不均匀弥散略受限,与邻近脑组织分界不清。增强后见右侧额部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侧额顶部脑膜呈明显线样强化(图1C)。

  • 标签: 炎性假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总结 1例狂犬病病人的护理病人,经镇静、支持、抗病毒,应用激素、抗感染、抗 DIC、抗休克及对症等紧急处理和对症护理,抢救无效于入院后第 5天死亡。该病例病情急剧恶化与病人缺乏疾病相关知识及被狂犬咬伤后未予处理、未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有关。提示应大力普及卫生知识,提高社区人群卫生常识。

  • 标签: 狂犬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