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影葡胺在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肠梗阻患者。采用120例的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120例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使用影葡胺药物治疗的是实验组,而使用传统治疗(石蜡油润肠)的是对照组。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影葡胺患者的病理行为评分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治疗感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患者整体感受满意程度的评价分析上,实验组的患者满意率为93.34%,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率为66.67%,说明实验组的患者整体感受及满意度更高。上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影葡胺药物的治疗方式,对肠梗阻患者的治疗有奇效,患者反馈情况较好,有助于患者早日重回正常的生活状态,效果理想,值得推荐。

  • 标签: 泛影葡胺药物 肠梗阻 治疗有效性
  • 简介:弥漫性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一种弥漫存在于两肺呼吸性细支气管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受累部位主要是呼吸性细支气管以远的终末气道。由于炎症弥漫性分布并累及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DPB。该病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感染、遗传因素、有害气体吸入等原因有关。临床上.DPB患者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较多脓痰和活动后气促,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故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相混淆。DPB患者的影像学表现为弥漫性小结节影.需与众多的弥漫性肺疾病相鉴别,误诊率较高。因此.提高临床医师对DPB的认知度是早期诊治的关键。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弥漫性细支气管炎(diffusepanbronchiolitis,DPB)是弥漫存在于两肺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的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炎症病变呈弥漫性地分布并累及细支气管和呼吸性细支气管壁的全层,故称之为弥漫性细支气管炎.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70例带状疱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昔洛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后遗神经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后,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带状疱疹患者治疗中使用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照射,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及高。

  • 标签: 泛昔洛韦 半导体激光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CT对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患有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的60例患者,选取时间为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这60例患者进行胸部CT检查,观察患者CT图像的表现,并进行诊断。结果弥漫性细支气管炎根据胸部CT可表现为以下几点(1)支气管粘液栓;(2)双肺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性栗粒状结节影并见树芽征;(3)炎性斑片状渗出病灶;(4)远端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双轨状”轻度支扩(5)肺间质性改变及纤维。结论针对患有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的患者,给予胸部CT进行检查,根据CT图像可明显观察到病变的特征性表现,可作为临床诊断弥漫性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依据,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胸部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单铵S治疗发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93例发性湿疹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予复方甘草酸单铵S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5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喜炎平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糜烂、渗出明显的部位外用中药湿敷。无明显糜烂、渗出的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两组均治疗10d为1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P=0.022<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复方甘草酸单胺S氯化钠治疗发性湿疹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标本兼治,不易复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复方甘草酸单铵S 泛发性湿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替加环素在治疗多重或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所导致的重症肺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因多重或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重症肺炎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应用双盲法则分为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实验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加环素),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C反应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为60.61%,临床疗效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C反应蛋白水平与白细胞计数方面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替加环素对多种或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引发的重症肺炎进行治疗,能提升临床疗效,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重症肺炎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 舒巴坦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碘海醇与影葡胺用于普通X线静脉肾盂造影的图像质量与不良反应出现情况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在我院进行普通X线静脉肾盂造影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的对比剂为影葡胺的有80例,记为A组,使用碘海醇的有70例,记为B组。对比不同组别图像质量、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A组图像质量甲级与乙级总和占比、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普通X线静脉肾盂造影中使用影葡胺可提升图像,使用碘海醇可减少不良反应,在使用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对比剂类型。

  • 标签: 碘海醇 泛影葡胺 普通X线 静脉肾盂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及对患者VAS评分、Q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对照组31例采取昔洛韦治疗,治疗组31例采取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7天观察临床疗效以及VAS与QS评分。结果治疗组96.7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7.4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和Q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组的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昔洛韦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患者睡眠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并加以应用。

  • 标签: 泛昔洛韦 腺苷钴胺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瞬时弹性成像系统(Fibrotouch)评价扶正瘀胶囊抗肝纤维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代偿期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扶正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纯恩替卡韦治疗)。观察治疗24周前后两组患者的Fibrotouch数值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Fibrotouch数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的抗肝纤维的疗效优于单药恩替卡韦治疗。

  • 标签: 瞬时弹性成像系统 扶正化瘀胶囊 恩替卡韦 肝纤维化 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护理对肠造口皮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2例行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集束护理,比较两组肠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组造口周围皮肤炎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结论集束护理能有效降低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并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肠造口 集束化护理 造口皮炎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传统湿液与吸了舒湿液吸氧的临床对比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需实行鼻塞吸氧的病人10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行传统湿液对照组和实行吸了舒湿液实验组。对两组病人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实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24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0.0%)小于对照组(42.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中在96小时出现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阳性率(6.0%)小于对照组(6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士的有效的护理工时小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吸了舒湿液可以明显降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传统湿化液 吸了舒湿化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对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2月90例孕期孕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及医生医嘱指导。比较两组孕期孕妇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护理前后孕妇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孕妇对孕期医护人员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优生优育知识的认知、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心理评分、产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系统孕期保健教育在孕期保健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孕妇优生优育意识,缩短产程,减轻焦虑和产痛,减少妊娠不良结局发生率。

  • 标签: 个性化系统化 孕期保健教育 优生优育 作用
  • 简介:包括靶向性治疗在内的新疗法已使癌症患者的整体生存期有所延长,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而言,治愈率并无改善。缺乏检出早期癌症的能力是其根本原因。此外,目前应用的肿瘤临床分期和分型方法不能满足临床肿瘤治疗有效性评估的需求。因此,建立、整合包括肿瘤行为在内的表观遗传学病理机制新理念,并提出肿瘤分期和分型系统新标准实属当务之急。

  • 标签: DNA甲基化 生物标志物 癌症 诊断 表观遗传学
  • 简介:躯体抑郁又称隐匿性抑郁(HSD),是以躯体症状为唯一主诉而缺少经典的抑郁症状,容易被误诊.现将笔者在内科门诊中确诊的HSD69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抑郁症 躯体化抑郁 误诊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结病理组织免疫组技术与其标准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结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观察组患者通过标准的淋巴结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组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组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组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组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规范程序系统教育模式在神经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方法 选取 我院神经内科 一病区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实习护士 5 0 例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学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试成绩,教学满意度;结论 观察组学员理论知识 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05 ),且教学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 规范程序系统教育模式 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教学可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满意度,值得推荐。

  • 标签: 规范化 程序化 系统化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恩替卡韦与扶正瘀胶囊联合疗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12月本科接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病患5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29例。实验组联用恩替卡韦和扶正瘀胶囊,对照组单用扶正瘀胶囊。分析两组肝纤维程度的改善情况,比较临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HA、LN与PC-Ⅲ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的72.41%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应用恩替卡韦与扶正瘀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病患进行施治,可显著促进其肝纤维症状缓解,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 标签: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 慢性乙型肝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