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管理的效果。方法从2015年~2017年,对我辖区的39家旅店进行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评分。结果本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评分,主要对39家旅店进行量化评分。其中评分为优的旅店占4家,良好旅店占10家,一般旅店占20家,差的旅店占5家。从其总体水平来看,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的卫生状况还不错。本次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管理的工作主要针对住宿行业制定相关的评分项目,在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工作的前后,对旅店的卫生情况进行成效统计,其管理工作后的成效明显好于工作前。结论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量化管理,可以从宣传、制定有效评分标准、加强卫生监督等方面进行,从而有效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

  • 标签: 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 量化分级管理 效果
  • 简介:目的:对血清Apo—B在评估心血管疾病危险的临床应用价值作出正确的评价。方法:对775名健康体检者血脂项目总胆固醇(TCHO)、三酯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Lp(a)和Apo—B及血糖、血压、吸烟史、年龄和性别等进行评估,分析这些项目对被检者患心血管疾病及冠心病的危险。并分析同一地区不同人群的血脂差异。结果:Apo—B对被检者患冠心病的危险相关良好,与其它能提示心血管疾病的血脂项目相关。结果还提示同一地区不同人群中男性的血脂差异较大,女性相对较小。结论:Apo—B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用于评价患冠心病的危险,是一个良好的心血管疾病筛选指标。另外,应对部分人群的血脂状况进行综合分析,重点监护,定期检查血脂。

  • 标签: 血浆载脂蛋白-B 心血管疾病 血脂 冠心病
  • 简介:目的:了解飞行员血脂及其他相关指标情况,为控制飞行人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测得飞行员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载脂蛋白B(apoB)、血糖(B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并对飞行人员的体重指数(BMI)和吸烟状况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在调查的250名飞行中,高胆固醇血症者占8.4%,高甘油三酯者占16.4%,高血糖者占2.0%,TC:HDL-C>4.5同时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者占4.8%,吸烟者占52.0%。结论:对飞行员的高血脂状况应严格控制,对飞行人员吸烟现象应引起足够重视,以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目的。

  • 标签: 危险因素 飞行员 心血管疾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分和腔隙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诊治的82例腔隙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都行神经影像、眼底照相、颈动脉超声检查,并行眼底动脉硬化分,检测血压、血糖、胆固醇三项、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斑块面积等指标,分析眼底动脉硬化分和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共164眼行眼底照相,有158眼出现眼底动脉硬化,占比96.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眼底动脉硬化和斑块面积、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病灶数、受累部位数都具有一定的相关。结论眼底动脉硬化分和腔隙脑梗死患者脑血管改变相关因素有一定的关系,其分级的严重程度可提示脑血管病变情况。

  • 标签: 眼底动脉硬化分级 腔隙性脑梗死 脑血管改变 相关因素
  • 作者: 辛天虹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07-22
  • 出处:《医药卫生》2022年7月
  • 机构:安新县医院检验科,河北 安新071600
  • 简介:目的:此次研究主要分析了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的效果及准确。方法:选取了近1年左右时间内到我院接受生化检验的肾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从中抽取样本量为100例,并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50例),该组中患者实施分级检验法进行检验肾脏生化指标,另一组为对照组,选取样本量同样为50例,该组中患者实施拉网式生化检验,分组完成之后便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模式的检验方案,待患者检验后,对这些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加以统计评估,以此来对比分析两种检验方式的效果及准确。结果:针对实验研究期间所得数据进行评比,可以掌握到经过检验后,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化指标检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级检验法在肾脏生化检验中应用价值较高,可提升阳性检出率,准确率较高,同时可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值得进一步临床观察并推广应用。

  • 标签: 分级检验法;肾脏;生化检验;效果;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分级与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感染的相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IN患者180例,按临床分级不同分为3组。CINI级(A组)65例,CINⅡ级(B组)62例,CINⅢ级(C组)53例,使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三组HPV分型,分析HPV分型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之间相关。结果A组HPV阳性率为56.92%(37/65),B组HPV阳性率为85.48%(53/62),C组HPV阳性率为84.91%(45/53),与A组相比,B组和C组HPV阳性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A组相比,HPV58和HPV16感染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HPV分型感染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分型和CIN临床分级之间有相关,其中以HPV58和HPV16感染较为常见,临床判断宫颈癌病变程度和CIN临床分级可将HPV分型检测结果作为参考依据。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HPV分型 感染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危险因素,并分析妊娠结局,为降低凶险前置胎盘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间入住本院的55例凶险前置胎盘病患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入住本院的55例正常单胎产妇为健康组,分析两组病患的年龄、流产史(人工流产、自然流产)、孕产次(孕次、产次)、前置胎盘史、剖宫产史、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实验组年龄、孕产次、流产史、前置胎盘史及剖宫产史者要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剖宫产、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早产发生率要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临床医师应了解凶险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并对具有高危因素病患提高重视程度,积极及时进行各项检查,并尽快确诊及治疗,降低发生凶险前置胎盘几率;若病患已患有凶险前置胎盘,应对可能发生的不良情况制定处理措施及抢救方案,保障产妇及新生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可在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妊娠结局 危险因素 凶险性前置胎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肾内科2015年2月-2017年10月期间行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300例进行研究,作为维持血液透析组,所选患者均进行持续血液透析治疗≥3个月,其中168例患者未并发心脑血管疾病,132例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选取同时期在我院体检健康的120人作为对照组。结果持续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前、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对照组,持续血液透析组患者透析后五聚素3水平高于透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有吸烟史、血液透析的时间、心肌肌钙蛋白T、五聚素3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维持性 血液透析 心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肾脏生化检验中分级检验对肾脏疾病患者的诊断所具有的实际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2016年收治的肾脏生化检查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试验组患者实施分级检验。记录两组患者检验所得数据,进而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和讨论。结果在对于胱抑素C(CysC)阳性检出率上,两组的检出率没有明显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血尿素氮(BUN)和血肌酐,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的检验方式,分级检验具有更大的优势。分级检验方式的临床应用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分级检验能明显提高对患者诊断的准确和正确,是患者后续能接受到科学有效治疗的重要前提。在临床上,医护人员应该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实践和宣传推广。

  • 标签: 肾脏生化检验 分級检验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心脏猝死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索,同时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本研究所有的研究对象均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收治的心脏病患者,共计符合标准并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例数为12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64例。为对照组患者配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配合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患者的死亡原因和患者的猝死率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从对本研究两组患者的研究和调查当中可以看出,本研究两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都相对较高,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心肌炎等情况为高危的因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患者发病和季节、时间以及患者的年龄存在有明显的关联,比较两组患者的猝死率情况,观察组患者的猝死率行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具有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危险因素对于心脏病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心脏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护理干预 可预见性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口腔科的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有较大危害,进而影响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口腔科工作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复杂,为了降低工作环境对口腔科工作人员的危害,应该从环境因素、患者因素、个人因素等方面展开研究,以制定出有针对的防控措施。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性危险因素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发展为慢性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患儿107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治愈组58例和慢性组49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治愈组和慢性组在发病年龄、病程、血型、家族过敏史、血清IgE水平升高、病毒抗体是否阳性、病初白细胞计数、抗血小板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治疗时是否输注血小板、血小板上升时间及恢复至正常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病程长、发病年龄大、PAIgG、PAIgM同时升高、血小板恢复至正常时间长、ORh(D)+血型相对于ARh(D)+和BRh(D)+血型是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发展为慢性的危险因素。结论对这些危险因素早发现、早诊断乃至早治疗十分重要。应重视PAIg检测。治疗后应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以改善疾病的预后。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危险因素 小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探究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BPPV)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以为后期临床研究做参考,尽量减少复发率,保证患者的健康。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了试验法、对比法以及文献法等,针对我院的已经确诊并且进行复位治疗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的患者进行随机电话随访,然后将出现复发现象患者的双温试验结果以及高血压病、失眠症等进行对比,随后在利用二值Logistic进行回归分析,以探寻导致BPPV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病、失眠和糖尿病是BPPV再次复发的危险因素,而颈椎病、高血脂症等与复发危险因素没有较大关联。结论导致BPPV患者成功复位后再次复发的因素与高血压、失眠症和糖尿病有关,可以作为依据供临床研究作为参考。

  • 标签: BPPV 复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创伤颅脑损伤患者伤后低钠血症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选取我院中治疗的创伤颅脑损伤的患者100例,通过发生低钠血症的患者,研究发生低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根据统计发现,有33例患者发生低钠血症,低钠血症的发病率为33.00%。比较脑室出血,不同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中低血钠症发生率,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根据回归分析发现,脑室出血,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是低血钠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在患者发生创伤颅脑损伤后,需要根据患者的脑室出血,年龄,颅脑损伤的程度,颅底骨折,脑水肿,呋塞米应用的情况等危险因素进行干预,从而减少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创伤性颅脑损伤 伤后低钠血症 发生现状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置胎盘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对期待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回顾分析法针对两组产妇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给予观察组产妇期待治疗。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孕产次和流产次均显著多于对照组产妇,而观察组产妇的前置胎盘史和剖宫产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P<0.05);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前置胎盘产妇接受期待治疗后均成功分娩单活胎,两组均未见围生儿及产妇死亡情况,观察组产妇分娩时孕周显著少于对照组胎盘正常产妇,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出生时体重数据对比均P>0.05。结论孕产妇的孕产次和流产次较多以及存在前置胎盘史及剖宫产史等均属于发生前置胎盘的重要危险因素,针对前置胎盘孕妇采取期待治疗可有效延长孕妇的孕龄,并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也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预后情况。

  • 标签: 前置胎盘 期待治疗 危险因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20例慢性阻塞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试验组,未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110例作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尿酸、总蛋白、白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体重指数小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院内感染几率、酸碱平衡紊乱几率、每年急性发作超过3次比重高于参照组,吸入激素使用率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中好转患者血钠、血氯水平高于死亡患者,而血糖水平低于死亡患者,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情况较多,且危险因素复杂,临床治疗时应系统分析具体危险因素,切实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病 急性呼吸衰竭 危险因素 系统分析
  • 简介: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实践(习)教学,对保证和提升该专业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而实习量化管理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从量化实习内容(任务)和实习日记两个方面着手,初步探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习量化管理的操作方法。

  • 标签: 卫生检验与检疫 实习 量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血脂生化检测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6例在2017年5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分级检验方法检测)和对照组(传统拉网式检验方法检测)各33人。对比两组患者检验结果情况。结果在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及三酰甘油(TG)阳性率方面,两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阳性率(30.30%)、载脂蛋白B阳性率(30.30%)及载脂蛋白AI阳性率(48.48%)均较高(P<0.05),存在一定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脂生化检测中运用分级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能够促进检验结果准确率显著提高,可以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分级检验方法 血脂生化 检验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研究分级护理在ICU重症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ICU重症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5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27例)进行分级护理,对照组(n=27例)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管理各项指标远远优于对照组,形成明显的护理干预优势,呈现出P小于0.05的最终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对ICU重症患者进行分级护理干预,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ICU 重症患者 分级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从我院的三个不同的科室选取90例不同病况的患者来探讨出更加适应现今的医学模式的分级护理查房模式。结果结合现代医学模式和健康理念,探讨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的作用。结论分级护理查房在实施护理程序中更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理念,满足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上的需要。

  • 标签: 分级护理 查房 护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