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对病历档案进行编码,并加以统计分析,从而能实现病历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本文通过选择医院病案统计资料,分析了当前医院病案统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措施。希望能够通过实现病案统计分析数据的现代化管理,针对医院内的病案数据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帮助医院信息管理人员轻松、准确地为患者提供有效、快捷的帮助,并全面、细致地完善信息管理工作,以提高病案信息的利用度和病案质量的管理,为决策者了解内部和外部情况提供思路参考。

  • 标签: 病历档案 统计分析 数据挖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活动对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上半年,医院共收治住院对象17664例次,照卫生部要求建立有“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对于新出现的不良反应,都会进行个案分析,定期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次数超过10次的药品、50次科室提出改进措施。2016下半年,正式进行改进活动,药学部收集既往的不良反应发生报告、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因素分析为主,提出合理用药改进意见。在改进后,2017年上半年,收治住院对象17852例。结果在2016年上半年,医院不良反应报告率0.88%(156/17664),高于2017年上半年0.62%(110/17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上半年针对合理用药的通知条数270条,明显超过2016年上半年146条。医师与护士普遍表示在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改进活动后,合理用药水平有明显的改进。结论基于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指导用药,能够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临床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站血液制备过程中血袋破损情况,对减少血液报废提供指导意义。方法对2011-2017年本站成分制备过程中152袋血液破损作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站成分制备中血袋破损报废152袋(0.19‰),其中离心破损62袋(0.08‰);2011-2017年血袋破损报废率呈下降趋势;针对破损原因进行了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成分制备过程中不同的血袋破损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血袋破损,避免血液浪费及环境污染。

  • 标签: 成分制备 血袋破损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胰腺癌误诊比率、因素与病种,探讨误诊对胰腺癌诊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7年1月确诊的胰腺癌患者45例临床资料,根据诊断效果分为误诊14例为对照组,未误诊31例为观察组,通过对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性。结果45例患者中误诊14例,误诊率为31.11%,通过观察与记录误诊病种可分为胃十二指肠炎、病毒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等;观察组与对照组确诊时间、症状表现、根治切除情况等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误诊率较高,早期给予诊断与治疗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重要关系,临床诊疗医师应对胰腺癌各种症状全方面了解,配合精确系统检查,综合分析,以降低胰腺癌的误诊或漏诊率。

  • 标签: 胰腺癌 误诊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探讨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收治的60例儿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其中存在的护理问题。结果本组的60例患儿中,共8例发生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为13.3%,其中2例为患者因素,占25%,3例为医院管理因素,占37.5%,3例为护理人员因素,占37.5%。结论影响儿科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护理人员技术因素、护理人员较差的法律意识以及护患沟通问题,因此医院应该进一步加强管理,认真的培训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使护理质量和水平提高,从而实现儿科护理的安全性。

  • 标签: 儿科 护理安全 影响因素
  • 简介:两院2005-01/2007-01分娩总数2846例,发生产后出血74例,发生率2.6%。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孕周32~41周;其中初产妇61例(8.2%),经产妇13例(18%);产后出血最少550ml,最多3500ml。

  • 标签: 产后出血/病因学
  • 简介:摘要医院统计工作为医院管理层和各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进而促使其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服务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医院统计工作对于医院的科学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医院的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医院统计工作的特点,在此基础对医院统计工作模式的改进进行了分析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医院统计工作 工作模式 改进
  • 简介: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笔者设计问卷题,对怀化医专2005年级和2006年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成绩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现在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因此,应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际应用能力。

  • 标签: 医学统计学 教学效果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化现象日益明显,脑梗死病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应当加强日常护理,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才能降低再次复发的可能性。本文对影响脑梗死病症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了具体的控制干预方法,希望为进一步降低脑梗死二次治疗等情形发生率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脑梗死 复发 影响因素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了。特别是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逐渐增高。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护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医疗卫生护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护理工作风险主要来源于病人和护理人员两方面,要想提高骨科患者的康复率,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以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 标签: 骨科护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运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将2016~2017年在该院产科分娩的90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自然产与剖宫产、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胎位异常、巨大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产科原因有很多,为了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需要在产前定期产检,加强对胎儿的监护,分析可能造成胎儿窒息的原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相关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对于我们来讲,眼睛十分重要,人的眼睛是人身体上相对来说最脆弱的器官,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的眼科疾病的出现概率,例如长时间玩手机、熬夜、甚至一些小事故,都会使脆弱的眼睛出现问题,轻者势力减退,重者甚至失明。眼睛受到伤害不仅是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更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眼部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对眼科疾病医疗护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将分析一些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提出一定对策。

  • 标签: 眼科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方法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当前已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随之而来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也呈现出升高的态势。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的衰退以及免疫功能的降低等,明显增加了其院内感染的发生几率。一旦发生医院感染不但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以及治疗代价,而且对患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不利于身体恢复,因此医院感染已经成为了所有国家的一个共同的卫生问题。由于医院内的患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免疫能力缺陷,因此,极容易受到细菌侵袭,而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因自身免疫能力的减弱以及身体机能的退化,加上病种等诸多原因使得其感染率尤其高。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综合防范措施是降低呼吸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关键。

  • 标签: 老年患者 呼吸内科 感染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重症肺炎患者71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加以分析。结果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心慌、发热为主,症状发生率分别为80.3%、76.1%、80.3%及50.7%。年龄、器官衰竭情况、消化道出血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以及住院天数,均属于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应加强对危险患者的关注,应为之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疾病治疗有效率。

  • 标签: 重症肺炎 危险因素 器官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做好我区伤寒疫情防控工作。方法以新疆地区2005年-2014年期间伤寒爆发疫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使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全面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伤寒爆发疫情分布情况。结果2005年-2014年期间新疆地区发生7起伤寒疫情,763例相关病例。新疆地区伤寒爆发疫情主要集中在7月-10月,共计578例发病,占比75.75%,属于伤寒爆发疫情的高峰时间。其中学生、农民的发病时间多见于8-9月,5月开始呈增长趋势,7-10月呈高峰,1O-11月呈降低趋势;多见于农民,其次为学生、散居儿童。结论重点关注学生、农民等重点人群,加强病情监测,及早发现,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同时增强学生、农民对伤寒疾病相关防病知识的了解,切断传染源,积极预防伤寒的发生。

  • 标签: 伤寒 爆发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及预防。方法以我院骨科收治的88例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法了解切口干扰因素。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切口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时间、血红蛋白水平等存在的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与诸多因素相关,可以通过术前预防、提高主刀医生水平等措施做好预防工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切口感染的可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 手术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3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105例(观察组),同时选取 300例单次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性别、年龄及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出生时窒息、早产、有过敏史、家中有猫 /狗、家中有人吸烟、入托的比例分别为 31.43%、 39.05%、 22.86%、 39.05%、 30.48%和 45.71%,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长有人吸烟、入托和过敏史是儿童呼吸道反复感染的危险因素( OR=1.576、 1.383和 1.667, p< 0.05)。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所致,应给予针对性措施加以预防。

  • 标签: 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对策,提升整体骨科护理质量水平。方法对骨科护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应对。结果在相应的制度出台后,骨科病房的护理均按照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护理人员提高了对危险因素的警惕,有效降低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从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的满意度。结论结合骨科护士的护理风险因素,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可以防范护理风险,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并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骨科 护理 危险因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