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开出的2000例西药处方。对比与分析不合理用药之处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临床管理。结果2000例西药处方中发现182例因为多种西药合用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2%;患者有恶心、头痛、发热、呕吐、精神状态不佳、睡眠不足等症状表现;其中,不合理西药处方中抗酸药物占据15.88%,抗生素类药物占据25.13%,其他类型药物占据58.99%。结论针对多种西药合用后,患者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医务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将各项禁忌交代清楚,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加速患者的康复时间。

  • 标签: 西药合用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临床研究 分析 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种西药联合应用的临床不良反应和与之相对应的干预措施,旨在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选取我院药剂科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开具的2000张西药处方单为研究对象,对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数量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多种西药应用的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对象中共有西药联合应用处方1786张(占比89.30%),在西药联合应用处方单中有346张发生了不良反应(占比19.37%)。从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来看,主要包括重复用药、剂量不当、不良配伍以及用法不当;从不良反应的表现来看主要包括过敏、头晕、恶心、失眠等;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来看,西药联合应用处方1786张中有346张发生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37%。结论多种西药联合应有的积极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病情,利于患者康复,然而应当注意科学用药、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努力提高临床上西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 标签: 西药联合应用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以便更好的提升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集的1200张西药处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遵守我国卫生部及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对1200张处方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经统计在1200张西药处方中,有82张符合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药物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主要包括肾功损伤占比为28.05%,消化系统症状占比为20.73%,过敏反应占比为18.29%,神经系统症状占比为6.10%,二重感染占比为12.20%,其他占比为14.63%。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极为多见,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配药或就诊时,必须按照药物的基本性质、药学原理等进行配备,当然有效的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也是极为必要的。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药物不良反应 西药 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西药临床药学服务过程中的风险及引起风险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通过一定的方式规避风险,为更好的建立西药等相关用药体系提供借鉴和指导。方法根据相关的治疗情况统计,对于不同的患者应用不同的失效模式,辅以效应分析法,以此对临床药学服务模式进行风险识别管理和研究,以便制定相关的策略,结果分析得出临床药学服务模式共计15项流程,21项失效环节,对其中排名靠前的高危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从而可以前瞻的识别高危风险,并结合风险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的发生。

  • 标签: 西药临床药学 服务风险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西药出现不良反应的具体原因展开分析并探讨在临床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出现西药不良反应进行诊治的患者共100例为研究的对象,对患者的全部临床资料展开分析并对其治疗后的情况展开分析。结果呕吐恶心、头晕头痛、身体忽冷忽热、水肿、水肿等为西药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且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在治疗后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临床中使用西药时需要更加谨慎、合理,使得用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 标签: 西药 不良反应 临床合理用药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药剂的合理应用于管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使用西药药剂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学干预,给予试验组临床药学管理干预,比较两组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结果两组西药药剂不合理应用率比较试验组更低,数据对比P<0.05。结论临床药学管理干预在西药药剂合理应用于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不合理应用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西药药剂 合理应用 临床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人类对抗菌类药物的不断深入的研究和使用,发现抗菌类药物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呈现多样性和特效性,阿莫西林为作为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抗菌类西药,本文通过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药理药性,并分析其合理应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到2017年8月期间的180名接受阿莫西林治疗的患者,通过对患者治疗的情况进行归纳,分析药物的药理药性,并指出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80名患者,出现15例不良反应,占到患病者人数总数的8.3%,其中有些患者出现呕吐、腹泻、头痛等等的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细菌性疾病时,阿莫西林药效适用性强,但仍需结合患者的病情,并考虑药物的药理药性,合理的使用才能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抗菌类西药 药理药性 阿莫西林
  • 简介:摘要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五脏机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失眠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种疾病,笔者在潜阳宁神汤的课题试验中发现,患者对此方有着不同的疗效反应,据此推测,失眠不仅仅只是阴虚阳亢,遂查阅经典,在前人的经验总结上得出失眠普遍存在的诱发因,包括情志损伤,阴阳不交,阳虚心悸,饮食伤脾论,风邪乘心,胸膈郁热多种可能诱发因,而在辩证论治上也有不同,用药更是千差万别。于是总结概括失眠的病因病机及部分治疗方法,为临床的辨证施治提供参考作用。

  • 标签: 失眠成因 中医 治疗失眠
  • 简介:摘要小细胞肺癌生存时间短,倍增时间快,且更早发生广泛转移,出现脑转移后更加缩短生存期,笔者观察治疗1例化疗结合中药,用中药吴茱萸做君药,以其温阳及引经报使作用,治疗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瘤,疗效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化疗 引经 脑转移瘤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年痴呆作为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已经成为我国临床老年医学研究的热点。老年痴呆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作为其临床症状,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构成很大威胁,对家庭产生较大负担。本文就老年痴呆的病因和主要药物治疗现状进行综述,希望在探索老年痴呆新药治疗方面有所帮助。

  • 标签: 老年痴呆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养心汤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心汤方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联合组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益气养心汤方可提高冠心病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益气养心汤方 西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痛患者接受中医针灸和西医治疗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根据2012年8月至2014年3月我院的114例神经痛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57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西药和中医针灸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6.5%,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8.9%,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神经痛患者使用中医针灸结合西医治疗的操作简单,费用低廉,患者的接受度比较高,耐受性好,治疗效果就比较优秀,在临床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针灸 西药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分为接受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中西药结合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和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可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药结合 咳嗽变异性哮喘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西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如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4例予以西药治疗;对照组44例予单纯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2例,好转11例,无效1例,治愈率77.6%,好转率17.9%,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治愈28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治愈率64.6%;好转率15.4%,总有效率80.0%。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治疗泌尿系结石疗效可靠且时间短,见效快,可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西药治疗 泌尿系统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对参附注射液与西药联合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将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外采用参附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6%),且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较低,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可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依达拉奉 脑梗塞
  • 简介:摘要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抗血小板粘附性和聚集性,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目前抗血小板药物的研究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种西药以及中药都被研究出有抗血小板的作用,为了更有效的制备最合适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功效,人们仍不停地在研究在创新。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物 研究 创新
  • 简介:摘要中、西药的合理联合使用,需要有效的方法全面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并依此给出针对性的指导。简单的经验性配伍禁忌的总结已渐显不足。为了建立结构合理、信息全面、操作简单、查询快捷的中西药配伍禁忌安全数据库及配伍知识库,本文基于挖掘和SQLServer数据库系统,辅助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中医儿科常用的中西药物、方剂信息有机的整合在同一平台上。结果表明,该数据库适用于中医儿科专业,并可推广到多个领域,对中医儿科安全用药、合理用药、降低不良反应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合理用药 中西药配伍查询 数据库 中医儿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西药和中成药配伍治疗患者650例,时间段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其中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5例。回顾患者的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分布情况,统计临床用药途径,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表现并评估严重程度。结果患者年龄以60岁以上为主,占比41.33%;用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比57.33%。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46.67%)为主,其次依次为循环系统(21.33%)、消化系统(14.67%)、皮肤和粘膜(10.67%)、其他(6.67%);严重程度为轻度(65.33%)、中度(32.0%)、重度(2.67%)。结论西药和中成药配伍不良反应会危害人体多个系统,提示药师合理配伍,保证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西药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门诊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原因,保证门诊的用药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6月的西药门诊处方19524张,对我院的西药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如西药处方中的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不合理,用药的重复,西药联合应用增加毒副作用,西药联合应用降低临床药效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结果门诊西药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溶媒选择不当、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合理。结论我院门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用药现象,药师应真正肩负起认真审查核对处方的职责,为促进合理用药发挥应有的作用。

  • 标签: 西药 门诊处方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在招生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局限,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扩展教学方法入手。本文将就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教学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