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调查并分析其药理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针对用药频率、药物剂型进行统计。结果研究时段内,我院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与构成比较第一代与第二代低,较三代复方制剂与第四代多高,差异鲜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的DDDS仅次于第二代。结论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在我院的使用良好,且其患者接受度较好,具有很好的应用趋势,对于改善我院用药结构,提升用药科学性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 第三代 药理分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菌素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以便更好的提升临床用药水平。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集的1200张西药处方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遵守我国卫生部及国家医药管理局相关规定的情况下对1200张处方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经统计在1200张西药处方中,有82张符合头孢菌素与多种西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其中药物不良反应者所占比例主要包括肾功损伤占比为28.05%,消化系统症状占比为20.73%,过敏反应占比为18.29%,神经系统症状占比为6.10%,二重感染占比为12.20%,其他占比为14.63%。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头孢菌素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导致不良反应的情况极为多见,为了更好的避免这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在配药或就诊时,必须按照药物的基本性质、药学原理等进行配备,当然有效的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也是极为必要的。

  • 标签: 头孢菌素类 药物不良反应 西药 二重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菌素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头孢菌素药物联合其他药物所致不良反应患者300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不良反应出现情况。结果头孢菌素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用药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多为二重感染、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肾功能损害、过敏反应以及全身或局部浮肿、白细胞降低、乏力等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头孢菌素药物联合其他药物不良反应需高度重视,及时干预处理。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其他药物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头孢菌素联合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例。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间出现的头孢菌素联合其他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资料110例,对其联合用药种类及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饮酒或服用含乙醇的药物出现不良反应比例最高为28.2%,其次为联合考来烯胺、中药制剂、非甾体抗炎药,联合用药中抗凝血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最低为3.6%;在110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发生过敏样反应患者最多为32例,其次为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结论应加强临床药师和医师的专业知识,重视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不可盲目联合用药,避免医疗资源浪费。

  • 标签: 头孢菌素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在头孢菌素药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2月期间临床使用头孢菌素药物引起不良反应的82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并分析患者使用头孢菌素药物的类型、不良反应的类型与临床表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原因。结果所涉及的药物包括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比最大(26.8%),头孢西丁占比最小(2.4%)。头孢菌素药物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过敏反应、泌尿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血液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循环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发生率最高(25.6%),循环系统反应发生率最低(8.5%)。不良反应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用药期间或前后12h内饮酒,环境因素,年龄过大或过小,合并用药,饮食因素,情绪因素,患者本身生理、病理、免疫学状态,药物用量过大,输液速度过快,药物质量不合格,个体差异占比最大(30.5%),药物质量不合格占比最小(1.2%)。结论头孢菌素药物临床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现象较为常见,不良反应类型以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有很多,为了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应加强用药管理。

  • 标签: 不良反应 发生原因 头孢菌素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菌素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及相关的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头孢菌素抗生素进行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使用第2代头孢菌素抗生素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第3代头孢菌素抗生素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应急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5%,观察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2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多于使用第二代的头孢菌素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临床中应严格遵守禁忌证合理用药,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可及时抢救并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头孢头孢抗菌药物的总称,在临床中的应用时间比较久,是十分重要和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头孢菌素被发现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特点为抗菌谱广,产生的过敏反应比较少,使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比较普及。本次就对头孢抗菌药物的发展进行分析,简述其在临床当中的应用。

  • 标签: 头孢菌速 发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呼吸道感染采用头孢克罗与头孢拉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7年1~6月我院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者98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头孢克罗治疗,对照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和呼吸频率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敏感性、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均有显著下降(P<0.05),呼吸频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孢克罗治疗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优于头孢拉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头孢克罗 头孢拉定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头孢克洛与头孢拉定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耐药趋势。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2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克洛治疗,观察组采用头孢拉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年病原菌检出率、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的病原菌检出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与2016年对照组患者的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均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2016年病原菌清除率低于2015年,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头孢克洛与对头孢拉定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头孢克洛治疗患者的病原菌敏感性及清除率明显优于头孢拉定,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长,头孢拉定病原菌清除率会有所降低,因此抗菌药物的使用需根据患者的病原菌药敏结果进行合理选择,才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病原菌清除率。

  • 标签: 头孢克洛 头孢拉定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救治重度阿维菌素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017年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对这40例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分析。其中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20例设为常规组,20例使用血液灌流进行治疗设为观察组,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更短的抽搐停止时间、烦躁停止时间、神志转清时间以及呼吸困难改善的时间,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血液灌流对阿维菌素中毒的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上的治疗效果,更加有效地清除体内的毒素,更加迅速地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缓解,对心肌酶谱有更小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当中。

  • 标签: 血液灌流 阿维菌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临床上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文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调查,共选取于2016年3月份至2018年1月份出现的头孢哌酮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报告,头孢哌酮不良反应报告共176例,头孢哌酮/舒巴坦不良反应报告124例。结果头孢哌酮及头孢哌酮/舒巴坦的不良反应转归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在使用后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要低于头孢哌酮组。两组患者的整体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头孢哌酮/舒巴坦组在≤1d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头孢哌酮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与头孢哌酮/舒巴坦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似,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头孢哌酮,保证了患者用药的科学性。

  • 标签: 头孢哌酮 舒巴坦 不良反应 &beta 内酰胺酶菌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机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头孢曲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头孢克肟序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痊愈27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0%(48/50),而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9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0%(41/50),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应用头孢曲松与头孢克肟序贯治疗后效果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头孢克肟 序贯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分别与替硝唑使用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0例为调查对象,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头孢曲松联合替硝唑治疗,而对照组行替硝唑与头孢他啶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有效的患者人数达24例,显效人数为14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8例(9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中术后发热2例(5%),切口感染3例(7.5%),腹腔感染患者仅有1例(2.5%),较对照组数据有所减少,组间对比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头孢曲松钠与替硝唑联合治疗和头孢他啶结合替硝唑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有显著临床疗效,但头孢曲松钠治疗效果较头孢他啶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有值得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头孢曲松 头孢他啶 替硝唑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对于牙周炎的患者同时运用甲硝唑与头孢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患有牙周炎的98例患者依据选用治疗的药物不相同可分为A、B两个组,A组的患者所用的药物仅为头孢,而B组则用的是甲硝唑与头孢两者共同治疗,对两个组整体疗效以及用药前与后牙周袋探诊深度(简写成PD)、菌斑指数(简写成PLI)、龈沟出血指数(简写成SBI)的水平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A组整体疗效的总有效率为61.22%(30/49),B组则为91.84%(45/49),两个组是有差异的(P<0.01);用药前,两个组PD、PLI以及SBI的水平基本相近,无差异(P>0.05),用药后,A组中PD、PLI以及SBI的水平较B组是明显高的,存在差异(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的患者运用甲硝唑与头孢这两种药物同时进行治疗,不仅可以使整体的疗效上升,而且还可使PD、PLI以及SBI的水平明显的下降,因此上述两种药物合用的临床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 标签: 牙周炎 有效率 甲硝唑 头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支气管肺炎患儿治疗中,总结并阐述抗菌素序贯疗法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应用持续足疗程静脉滴注头抱吠辛钠;实验组应用短期静脉用头抱吠辛钠直至病情相对稳定后改用口服头抱吠辛钠。观察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体温恢复、胸部X线、胸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输液天数、就诊天数、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81.3%,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应用抗菌素序贯疗法治疗干预路径效果显著,更加快捷、价格低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菌素序贯疗法 儿童支气管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接收的46例猩红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应用头孢呋新钠进行治疗,观察治疗效果,评价头孢呋新钠的安全性。结果45例患者治愈,1例未治愈,治愈率为97.8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87%;男性患者治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女性患者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呋新钠治疗猩红热的临床效果较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头孢呋新钠 猩红热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肺炎实施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讨论。方法选取我科室2017年7月-2018年1月期间收集治疗的老年肺炎患者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分为每组各75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更高,两组治疗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肺炎患者使用头孢克肟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感染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及控制,安全性比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头孢克肟 左氧氟沙星 老年肺炎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外阴白斑病使用竹红菌素软膏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根据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接收的60例外阴白斑病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共出现2例复发病例,因为没有保持良好卫生习惯,观察组有6例复发。治疗组没有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有1例局部疼痛患者,2例局部发热患者。治疗组共有15例治愈,占总数的50%,7例显效,占总数的23.33%,6例有效,占总数的20%,2例无效,占总数的6.67%,总有效率为93.33%。观察组治愈5例,占16.67%,显效8例,占26.67%;有效10例,占33.33%;无效7例,占23.33%,总有效率为76.67%,(P<0.05)。结论外阴白斑病可以选择竹红菌素软膏治疗,临床治疗有效率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舒普深与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98例肺炎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观察组采用舒普深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体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95.92%)明显比对照组(79.59%)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头孢哌酮相比,舒普深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效果较为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舒普深 头孢哌酮 小儿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