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ELISA法定量测定钙调素(CaM)的最优条件。方法用重组人CaM、免抗CaM,通过对聚苯乙烯反应板进行紫外辐照处理,改善抗原因相化条件;通过对抗原包被液、包被时间等条件优化,建立简便、快速、准确的ELISA定量技术。结果以pH7.40.01mol/L的PB为包被液,包被及后续封闭时间为4℃静置72h,CaM包被浓度为5-8g/ml,抗原抗体反应时间为37℃60min,可获最佳CaM定量结果。结论建立的检测CaM的ELISA测定方法,敏感性、重复性均在临床检测可接受的范围内,标准曲线的线性也较好,可用于细胞内外CaM的定量研究。

  • 标签: 钙调素 ELISA 定量检测 实验条件优化 包被液 抗原包被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患者结核杆菌检验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结核患者60例,分别经由荧光定量PCR检查、痰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法进行检测,分析5种检查结果阳性率。结果60例肺结核患者TB-PCR检查、罗氏改良痰培养、痰液直接厚涂片检查、涂片金胺“0”染色法、T-SPOT.TB检测检测阳性率分别为71.67%(43/60)、93.33%(56/60)、75.00%(45/60)、68.33%(41/60)、58.33(35/60)。结论肺结核患者经由罗氏改良痰培养检验痰结核杆菌准确率较高,建议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结核 痰结核杆菌 血液标本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细菌性阴道炎为临床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器感染性疾病,多是厌氧菌引起的,发病机制多是致病性厌氧菌取代了正常过氧化氢乳酸杆菌,致病性杆菌成为致病菌,诱发细菌性阴道疾病的产生。细菌性阴道炎的诊断和治疗中,实验检测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临床准确诊断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细菌性阴道炎 生殖器感染性疾病 厌氧菌 实验检测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杆菌五种实验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选择某医院就诊结核患者335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体检者210作为对照组,收集其循环血液样本及痰液标本,分别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等五种实验检测方法,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经全自动染色+人工镜检、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罗氏培养、结核抗体检测结核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34.93%、90.15%、95.52%、31.34%、65.3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43%、0.00%、0.00%、0.00%、12.86%(均P<0.05)。结论实验检测结核杆菌方法诸多,均可获得一定的阳性检测结果,其中以荧光探针PCR检测、SAT检测单项检测阳性率最高。

  • 标签: 结核杆菌 实验室检测 诊断方法
  • 简介:目的:制备兔抗羊抗体血清,应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测定其效价,并对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对兔2%~5%SRBC进行免疫一周,采用心脏法采血,离心分离出血清。再与2%~5%SRBC用试管凝集实验和试管溶血实验对其效价进行测定。结果:兔血清中出现了抗体,其中试管凝集实验效价为1:8,试管溶血实验的效价为1:32。结论:此免疫血清制备的方法所用的时间相对较短,测定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较明显,适用于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

  • 标签: 血清制备 凝集实验 溶血实验 检测 探讨
  • 简介:血液学检验是理论-检验-疾病相互结合、紧密联系的新体系,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出不同的实验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 标签: 教学方法 血液学检验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建立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异硫氰酸胍/酚/氯仿/异戊醇一步法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或前列腺癌组织中提取总RNA。用AMV逆转录合成PSMcDNA后进行巢式PCR扩增。并对试验中各种因素进行了严格地筛选和调整,找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在PCR反应体系中投入总RNA量相当于1-100个癌细胞所含总RNA量时,均能得到清晰的262bp的产物带。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极高的灵敏度。为早期预示前列腺癌转移、复发和疗效观察提供了技术手段。

  • 标签: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MRNA 检测方法 前列腺癌 RT-PCR
  • 简介:临床检验基础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其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适应现代检验医学临床实践的需要,具有过硬的实验基本技能和较强的应对能力。在诸多的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实验课进行不断地改革与调整.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 标签: 临床检验基础 实验教学 教学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骨折凝血功能等常规实验检测的改变及其价值。方法采用对照分析的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外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进行体检合格的健康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外伤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检测数据。结果经骨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后发现,观察组外伤骨折患者检测指标有较大变化,其变化较正常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研究显示,外伤骨折患者折凝血功能、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的改变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机体障碍,严重时可伴发血栓形成。

  • 标签: 外伤骨折 凝血功能 血常规 肝肾功能 机体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策略。方法我站从2017年5月始,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优化ELISA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随机选取2017年3月-4月期间(常规质量控制与管理)与2017年7月-8月期间(优化质量控制与管理)各4000份血液标本为研究对象,对比两段时期内的标本检验合格情况。结果与2017年3月-4月对比,2017年7月-8月期间标本采集不合格率、工作人员差错率、标本检测不合格率、结果异常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血站ELISA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检测合格率与准确性。

  • 标签: 血站 ELISA检测 实验室 检测过程 质量控制 管理策略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养生科学》2022年第3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本文重点针对检验检测方法的试验和确定的工作重点和应用范围加以阐述,首先分析了检验检测方法的主要种类,然后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内容加以了阐述,结尾重点对检验检测方法验证和确定工作的具体使用范围作了阐述,以便确保所提供的检验数据都正确、可信。

  • 标签: 检验检测机构;方法验证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最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探讨目前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方法,本文简单介绍了离子层析法、亲和层析、电泳法、离子捕获法以及免疫凝集法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中的应用,以分析针对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最佳检测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下就概述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化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类 临床检测
  • 简介:医学专业实验课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教学中应用控制论和信息学原理分析课堂教学,采取即时反馈的方法,不断接受来自学生的输出信息,及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控制论 医学实验课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学院校在招生数量方面不断增加,但是由于教学资源有限,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局限,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有效的教学,需要从扩展教学方法入手。本文将就多种教学方法在解剖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教学方法 解剖实验教学 应用
  • 简介:目的建立石英谐振压电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液相稳定平台并应用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链置换扩增(SDA)反应。方法①观察以金属夹具式和粘胶式两种检测池连接方式构成的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以巨细胞病毒(HCMV)为检测对象,建立链置换扩增(SDA)反应系统;③传感器检测系统对HCMVSDA反应进行实时检测。结果①新型金属夹具式可调节及可换式传感器检测池可实现传感器在液相中的频率稳定性;②链置换扩增(SDA)反应可引起压电基因传感器的频率持续下降;③在一定范围内核酸杂交所引起的频率下降幅度与加入的靶序列浓度呈正相关;结论成功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液相检测平台并实现对链置换扩增(SDA)反应的实时检测;该系统可直接检测基因组DNA并可广泛应用于病源微生物的临床检测

  • 标签: 实验检测 压电基因传感器 液相稳定平台 HCMV 巨细胞病毒 链置换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