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立医院药品零率实施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公立医院从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的财务报表数据,对实施药品零率政策进行分析。结果药品零率政策的实施增加了公立医院的业务总量,增加了业务收入,与实施前对比门诊均次药品使用量有所增长。结论公立医院药品零率的实施,可有效推动了医保制度,完善了药品价格机制,促进药品价格的合理化、科学化、公开化,推动了财政激励机制的引导作用。

  • 标签: 公立医院 药品零差率 实施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抽验常用中成药品,分析其质量问题,找出提升药品质量的方法。方法分析2015年-2016年抽验的不合格率比较高的中成药检验情况。结果不合格检验项目主要是性状、水分、装量差异、溶化性、可见异物、含量测定等。结论要搭建严格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提升中成药的质量。

  • 标签: 不合格率 中成药品种 质量
  • 简介:目的为了解乙肝患者HBVDNA载量与性别、年龄相关性。方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定量检测乙肝患者HBV-DNA。结果(1)2741例阳性患者中,男1801例,载量4.82±1.86;女940例,载量4.79±1.96。(2)2294例患者中,从小到大七个年龄段病毒载量分别为6.26±1.94、5.85±1.68、5.38±1.97、4.43±1.80、4.44±1.77、4.27±1.61和4.19±1.49。结论男性患者极显著多于女性,病毒载量也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毒载量逐渐降低。

  • 标签: 肝炎 乙型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总结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50例,通过面对面调查方法了解患者的睡眠质量,分析对睡眠质量存在影响的因素,总结提升睡眠质量的护理措施。结果疾病、心理、环境是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的主要因素,通过实施有效护理干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得到提升。结论心理以及疾病因素都会降低心内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必须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心内科 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原因及其护理。方法抽选在本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80例,收治时间为2016年10月-2016年12月,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监测措施,观察组40例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期间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及医生满意例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差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且患者的术中调整传感器例数和医生满意例数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对冠脉介入术中有创血压监测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有创血压监测数值伪的概率,提高手术医生满意度,提升疾病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有创血压监测 数值伪差 个性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H-MRS定量分析法诊断脂肪肝的可行性,为脂肪肝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12月间收治的45例脂肪肝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及同期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进行肝脏磁共振质子波谱(1H-MRS)检查,利用与仪器配套使用的后处理软件包(spectroscopy)进行测算并记录其水峰峰值(PW)、脂峰峰值(PL)以及水峰峰下面积(AW)和脂峰峰下面积(AL),并据此计算出肝细胞脂质相对含量1(RLC1)。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AL以及RLC1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AW的比较上却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定量分析法对于脂肪肝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因其无创伤、操作简便易行、结果一目了然等优势值得具有临床推广意义和应用价值。

  • 标签: 1H-MRS定量分析法 脂肪肝 可行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正常成人茎突长度和角度测量参照物的选择和正常数值范围。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选定可靠的参照物后进行茎突长度和角度的测量。结果:左侧茎突长度29.5mm,内倾角72.6°前倾角83.1°;右侧茎突长度29.1,内倾角74.3°前倾角85.9°。结论:螺旋CT测量茎突长度和角度非常方便,茎突前方颞骨下缘位置较为固定,所以前倾角前方用其切线较为固定,测量结果也更为可靠。内倾角用茎突轴线与两茎突根部连线的夹角测量更为方便可靠。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颞骨/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降低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的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86例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各组43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进行探讨。结果动态心电图伪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4.66%,对照组为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7.67%,对照组为76.74%,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应用到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冠心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心电图伪发生率,保证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伪差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红细胞检测中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取200例接受尿液红细胞检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尿液红细胞检测均采用显微镜、尿沉渣定量分析仪完成,将显微镜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的检测结果。结果显微镜检测结果139例阴性(69.50%),61例阳性(30.50%)。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结果133例阴性(66.50%),67例阳性(33.50%)。两种检测方式在检测结果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沉渣定量分析仪的检测符合率较高,能够被应用于尿液红细胞快速筛查中,不过这种检测方式不能够将显微镜检测完全代替,其检测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必要情况下,可将显微镜检测与尿沉渣定量分析仪检测相结合。

  • 标签: 尿液红细胞检测 尿沉渣定量分析仪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值对乳腺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并探讨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3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55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15例乳腺正常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参照组,两组均实施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成像技术诊断,比较两组的乳腺检查情况、早期增强率、ADC(表光扩散系数)情况,分析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值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55例乳腺疾病患者经过检查之后,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患者有25例;其中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共有18例;被诊断为良性肿瘤患者20例,其中纤维腺瘤患者有15例。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MR成像检出良性病灶20例,恶性病灶25例,良性病变患者和恶性病变患者在注射对比剂后90s的强化率有明显差异。对于恶性患者病灶的形态以及毛刺、环形强化等方面的检查作用突出,在对比剂注射之后的强化效果更加明显。从强化率的角度来看,乳腺癌的强化率最高可以达到(133.5±46.5)%。当b=800s/mm2时,研究患者的ADC值均低于参照组,发生恶性病变的患者更低于良性病变,三组对比数值呈现P<0.05的最终检验结局。结论应用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分析联合ADC对乳腺疾病,能够准确的诊断和鉴别患者的乳腺情况,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3.0TMR动态增强半定量 乳腺疾病 诊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在门静脉癌栓对肝癌血流动力学中的影响及价值。方法择取2013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HCC患者,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未合并有PVTT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对PVTT给肝癌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病灶在IMAX、MTT上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TP、RT上病灶则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一些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病灶所有指标均与肝实质定量分析结果有明显的不同,且组间差异远超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TT会使肝癌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变化,临床可以借此使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来进行肝癌的诊断。

  • 标签: 肝癌 超声造影 门静脉癌栓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手术和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对宫外孕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中出血量分析。方法选择从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中纳入100例为对象,以数字随机方法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治疗,给予研究组实施微创手术。比较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后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后未孕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宫外孕实施微创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更有利于术后康复。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宫外孕开腹手术 宫外孕
  • 简介:目的克隆精子表面蛋白P34H基因的编码区,为进一步体外表达P34H蛋白做难备。方法提取人附睾体部总RNA,并以此为模板,进行反转录PCR获得编码P34H蛋白的基因片段。应用T/A克隆策略,将扩增的P34H基因编码区克隆入T载体,并通过双酶切和DNA测序进行鉴定。同时,以β-actin为内参,进行反转录PCR半定量分析,比较P34H在附睾头部、体部和尾部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量大小。结果成功地克隆了P34H基因。将P34H的cDNA序列登录GenBank,登录号为AF515625。反转录PCR半定量分析表明P34H主要在附睾体部表达。结论克隆的P34H基因可用于构建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表达P34H重组蛋白进行有关P34H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打下了基础。

  • 标签: 人精子表面蛋白 P34H 基因克隆 睾丸 附睾 反转录PCR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剖宫产蛛网膜下腔阻滞中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布比卡因最佳剂量,供临床借鉴。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8月本科接诊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采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将之分成A、B、C3组,每组40例。A、B两组术中均实施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麻醉,其中A组的布比卡因剂量为6mg,B组为7.5mg,C组单纯应用9mg的布比卡因。观察各组的阻滞效果,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A、B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感觉阻滞最高平面和运动神经恢复时间明显优于C组,P<0.05。B组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比A、C两组短,P<0.05。结论积极采取舒芬太尼5ug复合布比卡因7.5mg麻醉阻滞方案,可有效提高剖宫产孕妇的阻滞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标签: 剖宫产 布比卡因 蛛网膜下腔阻滞,最佳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室内公共场所无烟环境建设对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的影响。方法在本溪市本溪县、平山区、明山区随机抽取餐厅、酒店、歌厅、学校、医院、政府单位6类公共场所60家,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选定场所进行调查,并检测场所内外空气PM2.5浓度,对调查结果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对60家公共场所进行调查,室内外空气PM2.5平均浓度为(20.8±28.6)ug/m3,室内外PM2.5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1);在无禁烟区、允许在场内吸烟等环境下,PM2.5浓度较高(P<0.05或P<0.01)。结论在室内公共场所粘贴禁止吸烟等公告标识后,可有效的降低室内外空气PM2.5浓度,效果较好。

  • 标签: 室内公共场所 无烟环境建设 室内外空气质量的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专病一体化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并心力衰竭的效果及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128例冠心病并心衰患者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2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专病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等。结果观察组干预后LVEF(45.82±3.15)%、LVESD(37.10±3.12)mm、LVEDD(49.88±4.62)mm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SAS(32.51±5.24)分及SDS(33.63±4.75)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94.27±3.62)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专病一体化护理能有效改善冠心病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心功能,并减轻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效果良好。

  • 标签: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专病一体化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对提高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的护理质量及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医护合作模式,对比护理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口腔感染以及肛周感染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方面,研究组患者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反应等方面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因子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均得到一定改善,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颅内出血患者应用医护合作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医护合作 急性白血病 颅内出血 护理质量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效果,为强化临床处方分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0例中药使用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0例,对照组未进行处方分析,观察组则由年资丰富的中药师遵循医院处方分析路径对28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观察两组中药处方错误,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处方错误包括用药重复(3.2%)、书写不规范(4.6%)、配伍禁忌(3.9%)、用量错误(3.6%)、用法错误(2.5%)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事件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2.13vs9.40±2.45)(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处方分析能够减少处方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作用效果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临床应用存在的缺陷及原因。方法:对血气分析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找缺陷所在。结果:血气分析在操作各环节均可出现缺陷,结果判断受判断者对临床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对血气分析的认知度影响。结论:血气分析应从操作及结果分析两方面予以关注,才能有效避免缺陷出现。

  • 标签: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静脉配制中心 运行初期 差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