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4月于我院产科出生的2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溢乳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在窒息发生率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呕吐的临床效果显著,降低呕吐发生率,更好的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呕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乳腺炎的预防早期护理。方法回顾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期间哺乳期妇女128例资料并根据干预方式随机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预防组采用预防性护理方法。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水平;急性乳腺炎发生率。结果预防组产妇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预防组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依从性水平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预防组急性乳腺炎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哺乳期妇女应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其急性乳腺炎发病知识认知水平和依从性水平,可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通过及早护理,可改善急性乳腺炎预后。

  • 标签: 急性乳腺炎 预防 早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护理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皆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借鉴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选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治疗的180例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90例,采取常规治疗和护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综合护理干预的新生儿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90例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80.0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6.12±2.11)vs(8.74±2.63)d,(110.63±11.12)vs(169.47±18.96)μmol/L,(P<0.01)。结论对新生儿黄疸患者实施早期综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患儿黄疸消退时间,临床疗效显著,可起到防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作用。

  • 标签: 早期综合护理 新生儿 黄疸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8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早期肺部感染的临床评估,提出临床问题并检索查询综合评价实证,根据患者病情制定相应的肺部感染预防及治疗措施,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选取80例肝移植术后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结果通过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感染及死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循证护理 肝移植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进行宫颈癌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观察该措施对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于我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 60例患者,按照随机化的原则平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乙组患者在与甲组进行相同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联合施加早期护理。护理措施持续至患者拔除导尿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拔管后的排尿情况,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对可能出现的术后并发症进行了预见性护理的乙组患者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几率与只进行常规护理的甲组患者相差悬殊,明显低于甲组患者( P< 0.05),从膀胱功能恢复的角度进行评价,乙组患者需要使用导尿管的时间以及组内各患者残余尿量的情况都要优于甲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宫颈癌手术时可能的神经损伤、尿路感染以及部分药物的使用容易导致患者术后尿潴留,据此实施针对尿潴留的预见性早期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和残尿量从而很好地降低了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手术质量,值得普及到该类患者的术后护理中。

  • 标签: 早期护理 宫颈癌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0月90例瑞芬太尼麻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单纯进行瑞芬太尼麻醉,曲马多组加用曲马多。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结果曲马多组手术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曲马多组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曲马多组手术后5分钟、10分钟、30分钟和1小时的疼痛程度8.26±1.24分、24.21±1.50分、8.26±1.24分、24.21±1.50分低于对照组19.31±1.15分、32.42±1.25分、19.31±1.15分、32.42±1.25分,P<0.05。结论曲马多预防瑞芬太尼麻醉后早期疼痛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 标签: 曲马多 瑞芬太尼 麻醉 早期疼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临床预防效果,进一步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需行血液透析患者60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评估,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实验组患者在24周内低血压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总满意度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患者低血压的发生率,促进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早期护理干预 低血压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早期使用对婴儿湿疹的预防作用和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82例婴儿湿疹患儿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均41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婴儿配方奶粉,而研究组则给予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复发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75.1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2.44%)低于对照组(17.0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使用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可以预防婴儿湿疹,同时也可降低其复发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适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 婴儿湿疹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辅助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10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对下肢骨折患者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舒适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抚触联合早期微量喂养预防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间收治的46例早产儿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护理+早期微量喂养,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评估两组早产儿喂养情况。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早产儿日摄奶量、热卡、体重增长量更高,恢复出生体重日龄、PN停止时间以及达FEN时间更早,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联合组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明显低于常规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χ2=7.216,P=0.008)。结论早期微量喂养的基础上联合抚触护理可有效改善早产儿胃肠功能,使之更快发育成熟,增强胃肠动力与胃肠喂养耐受性,建议临床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早期微量喂养 抚触 体重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早期预防与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的具体效果及影响。方法筛选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188例,然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早期预防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综合预防和护理干预,从而针对性的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统计分析后认为该统计结果具备统计学意义,分析结果有效。结论针对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给予早期综合预防与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 早期预防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预防孕期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2018年2月于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144例孕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行血常规与血生化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血清铁蛋白监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与贫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贫血发生率是2.8%,对照组贫血发生率是20.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孕妇的血常规与血生化相关指标检查结果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孕早期监测血清铁蛋白对预防孕期贫血均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少贫血的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孕早期 血清铁蛋白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放血早期预防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比组为西药治疗,干预组为针刺联合药物治疗,对比治疗情况。结果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比组。结论针刺放血早期预防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针刺放血 带状疱疹 早期干预 神经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中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共118名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结果观察组患应激性溃疡发生的概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重型颅脑损伤 应激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我院2016年3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原则对其分组,观察组各对照组各50例,分别给予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和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5d的经皮胆红素指数以及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此外,相较于对照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首次排便及胎便转黄所用时间均明显更短(P<0.05)。结论多元化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是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元化 早期 综合护理干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预防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应用早期全程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择本科室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间80例脑外伤患者行观察研究,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分组,分为传统组(n=40)和干预组(n=40),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早期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恢复状况的影响。结果与传统组相较,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干预组患者护理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更高(P<0.05)。结论在预防脑外伤患者术后并发症中应用早期全程护理干预价值高。

  • 标签: 脑外伤 术后并发症 早期全程护理干预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对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给与患者相应康复训练治疗对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患者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于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脑卒中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312例,并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试验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临床治疗和相应护理措施,对于疾病导致吞咽障碍且符合鼻饲营养指征患者给予鼻饲饮食;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和护理基础上评估病人吞咽障碍程度并在患者评估的吞咽功能等级基础上分别指导患者进行专业性康复治疗包括吞咽相关肌肉和反射的训练、食物摄入训练以及应用吞咽障碍治疗仪进行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的变化从而判断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以及相关康复治疗对于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增高,且试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除此之外,患者于住院4周以及出院3月时检测卒中相关性肺炎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并据此做出相应恢复治疗可以较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应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为更多的患者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卒中相关性肺炎 吞咽功能评估 综合治疗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探讨研究其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的164名ICU患者参与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和血液流变学。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进行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

  • 标签: ICU 下肢深静脉血栓 早期系统性护理干预
  • 简介:本文就误诊的36例二期梅毒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皮肤科门诊从1998-01~2001-10诊治了在外院误诊为手足疣、玫瑰糠疹、副银屑病、银屑病、脓疱疮、环形红斑、扁平苔癣、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等36例早期梅毒患者.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22~68岁,病程1周~3个月.头面额部脓疱及全身丘疹1例,腰部及外阴环形红斑1例,外阴生殖器及肛门红褐色荤样斑块3例,躯干及四肢银屑病样皮疹5例,全身副银屑病样皮疹3例,掌跖部暗红色鳞屑斑6例,掌跖红斑伴躯干玫瑰疹8例,躯干斑丘疹4例,生殖器溃疡5例.

  • 标签: 早期梅毒 误诊 血清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