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及两者联合用药治疗IgA肾病减少尿蛋白的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别。方法:将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盐酸那普利组、厄沙坦组、联合组。观察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血钾、肾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联合组与单一组相比24h尿蛋白定量下降程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肌酐及血钾升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联合治疗组降尿蛋白作用要优于单一用药。

  • 标签: 肾小球肾炎 IGA/药物疗法 苯丙氮革类/治疗应用 厄贝沙坦/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 简介:摘要Degos病又名恶性萎缩性丘疹病,是一种少见的胃肠道及皮肤中小动脉闭塞性致死性综合征,临床可分为两型系统型,有累及不同器官的多发性血栓性梗塞性损害;皮肤型,有特征性皮肤损害,但无系统累及证据,皮肤型临床少见,下面为我们临床所见三例皮肤型Degos病,均用复新(又名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成长因子凝胶)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皮肤型 Degos病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儿童大肺炎康复的护理体会的效果,并为患者护理提出一些借鉴和指导。方法随机在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来我院治疗的大肺炎儿童患者80例,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施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康复护理的方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住院天数、护理情况和满意度等数据。结果观察组护理组患者在护理效果上要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同时在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等方面都要少于对照组常规护理组。结论在儿童大肺炎康复的护理的过程中实施加强康复护理措施,不仅有助于患者的康复,明显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够提高儿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儿童 大叶肺炎康复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用百多邦联合复新治疗Ⅱ、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将94例压疮患者,共112处Ⅱ、Ⅲ期压疮,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56处,对照组56处,实验组采用外涂百多邦加复新,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维碘外涂。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为98.24%,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多邦联合复新治疗Ⅱ、Ⅲ期压疮有良好疗效,方法简便可行,值得推荐。

  • 标签: 百多邦 贝复新 Ⅲ期压疮
  • 简介:目的:通过体外培养的方式。观察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妥罗(formoterol),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盂鲁特(montelukast)和扎鲁特(zafirlukast)3种药物对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BC)分泌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的影响。方法:哮喘患者26例。正常对照组10名,分离受试对象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接种于细胞培养板。药物孔相应加入montelukast,zafirlukast或formoterol预培养2h后,所有培养孔加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48h,收集上清液,用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L-4,IL-5的浓度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1)哮喘组PBMC单纯经PHA刺激后,平均IL-4,IL-5的分泌水平高于健康组。(2)Montelukast,zafirlukast可导致哮喘组IL-5分泌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ontelukast和zafirlukast均能抑制IL-5的分泌,前者还可能对IL-4的分泌也具有抑制作用,因而有利于纠正哮喘患者Th1/Th2的不平衡,本研究未见formotrol对IL-4,IL-5的分泌有影响。

  • 标签: 福莫妥罗 盂鲁斯特 扎鲁斯特 哮喘 外周血 单核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老年大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老年大性肺炎患者12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症状对患者进行合理治疗用药,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胸闷、头痛、咳嗽、皮疹等。在进行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88.3%。结论对老年大性肺炎患者进行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疗效,对患者治疗具有非常好的促进效果。

  • 标签: 老年大叶性肺炎 治疗方法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自然分娩的产后出血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缩宫素,观察组为卡缩宫素,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7%,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卡缩宫素治疗产后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减少了产后出血量,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产后出血 卡贝缩宫素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制剂厄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复方制剂、厄沙坦、氢氯噻嗪等作为关键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检索时间为1997年~2017年,收集复方制剂厄沙坦-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3篇,包含患者数4005例;复方制剂厄沙坦-氢氯噻嗪与其他降压药物比较,降压疗效优于对照组合并OR=2.63,95%CI(2.20,3.14),P<0.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合并OR=0.62,95%CI(0.49,0.79),P<0.001。结论复方制剂厄沙坦-氢氯噻嗪降压疗效较好。

  • 标签: 高血压 复方制剂 厄贝沙坦 氢氯噻嗪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从沿海某地海水中分离出的霍利弧菌的致病性。方法1、毒力实验组35只二级昆白小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腹腔注射霍利弧菌,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标准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腹腔注射无菌生理盐水。2.伤口感染实验组35只SPF小鼠,腿部致伤后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浸泡含有细菌的人工海水)和阳性对照组(含有标难金葡菌、标准大肠杆菌),阴性对照组(浸泡无菌人工海水)。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常规、血培养、脏器培养,96小时后活杀取脏器和伤肢病理检查,并将鼠体内分离的菌株和实验前菌株进行生化反应鉴定和核酸指纹图对比分析,确认细菌来源。结果1.毒力实验:霍利组注射细菌悬液后精神萎靡,轻度弓背竖毛,持续12小时,血及脏器培养阴性。2.伤口感染实验组:伤口感染阳性率为100%,病理学检查伤肢及横纹肌较多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结论自沿海某地海域分离出的霍利弧菌在10°CFU/ml时,对小鼠有一定感染能力,可致实验鼠的伤口感染。

  • 标签: 沿海 霍利斯弧菌 伤口感染能力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 简介:摘要近几十年来,在受医学界关注的恶性肿瘤中增长最快的是甲状腺癌,它的发病几率呈明显的增高趋势,甚至高达百分之六点几,目前众多的临床工作者都在积极的寻找治疗甲状腺癌的方法并积极优化方案。2012年出台的《中国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及2009年的美国甲状腺学会出台的性观念指南,是我国甲状腺癌规范化的开端。除此之外,ATA于2015年初发布的新版指南,将单纯由超声诊断发展为多层次的早期诊断体系,治疗的理念也由传统模糊的手术指证变得更加依赖精确的疾病分层和实际情况。甲状腺癌治疗的逐步规范化,使甲状腺癌的治疗在趋于规范化的同时,也变得更加的安全可靠。

  • 标签: 规范化 甲状腺癌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肠肿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的7月~2017年的7月我院收治胃肠肿瘤老年患者54例,纳入联合用药组与常规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联合用药组采用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与常规组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老年胃肠肿瘤可增强治疗效果,提高化疗效率,且具备一定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贝伐珠单抗 胃肠肿瘤 化疗
  • 简介:目的观察伊沙坦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方法将7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6例、伊沙坦治疗组36例,并于AMI后2、24周分别进行超声心动图和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测定左室心肌重量、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了解伊坦对AMI后左室重塑的阻抑作用.结果AMI后24周时伊沙坦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01).AMI后24周时,伊沙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0.05),左室峰射血率和左室峰射血率时间均显著下降(P<0.05),同时左室高峰充盈率明显升高(P<0.05),左室高峰充盈率时间显著下降(P<0.001).结论伊沙坦能明显减轻心肌梗死后心肌肥厚和左室重塑,改善左室功能.

  • 标签: 伊贝沙坦 AMI 阻抑作用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厄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价值。方法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仅用厄沙坦治疗,观察组40例应用厄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评价不同药物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血肌酐、尿素氮以及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5),但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厄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 标签: 厄贝沙坦 硝苯地平 老年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比分析肺炎型肺癌、大性肺炎的CT征像,旨在提高对肺炎型肺癌早期诊断能力。方法择取我院20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大性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之间的影像学资料(CT征象对照分析)、病灶分布、治疗后的结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磨玻璃样改变、小结节影、病灶内支气管充气征等方面CT征象有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灶分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间裂膨隆的CT征象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病灶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治疗后病灶缩小甚至消失。结论肺炎型肺癌有误诊为大性肺炎的风险,在有疑虑时需要通过穿刺活检等明确诊断,及早诊断、及早治疗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肺炎型肺癌 大叶性肺炎 CT征象对照分析
  • 简介:1病历摘要男,36岁。因活动后心悸、气短2a,加重1个月就诊。患者2a前出现活动后心悸、气短,伴心前区不适,短暂休息后即好转,未作任何检查及治疗,发作不频繁,近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心前区不适,发作较频繁,较长时间休息稍好转。

  • 标签: 主动脉瓣/畸形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采取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152例心内科患者进行对照分析,并按照所采取的管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各组患者分别为76例。风险管理组应用风险管理模式,常规管理组应用常规管理模式,对比风险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投诉事件发生率以及总体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2例(2.63%)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2例(2.63%)均低于常规管理组11例(14.47%)、10例(13.16%),风险管理组的总体满意度71例(93.42%)显著高于常规管理组62例(81.58%),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应用风险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以及投诉事件发生率,还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效果显著。

  • 标签: 心内科患者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厄沙坦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我院82例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基点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采用硝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实施厄沙坦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改善情况与肾功能转归情况(肾小球滤过率、肌酐清除率、血清肌酐及尿氮素)对比。结果与常规组比,实验组血压改善情况较好,患者肾功能转归情况也显著,P<0.05。结论对高血压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厄沙坦治疗能有效对其自身血压加以调整,确保患者血压处于正常范围,保护其肾功能的同时,使得患者肾小球滤过率得以提高,促进其肾功能转归,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厄贝沙坦 高血压 肾功能衰竭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银杏注射液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0例肺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利用计算机分组软件随机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入银杏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9例患者,有效5例患者,无效6例患者,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患者,有效4例患者,无效2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0%,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采用银杏注射液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能够有效地改善各项指标功能,临床上值得推广并应用。

  • 标签: 银杏叶注射液 肺心病 常规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成人蒂尔病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的主要临床特点及相应的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成人蒂尔病患者为相关对象,对患者主要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最终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予以总结。结果成人蒂尔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丰富,主要包括身体发热、关节疼痛、皮疹等,患者在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出现死亡,5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反复发作,其余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长期缓解。结论在成人蒂尔病患者的临床分析当中,医生需要切实掌握患者的主要发病特点等,并且给予患者科学的治疗方案,以此确保其具体的预后效果。

  • 标签: 斯蒂尔病 成人 特点 预后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其临床治疗预后情况。方法选择97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比较,其中一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抗生素进行治疗,另一组则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采用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比西医治疗的对照组高,有效率高出10.26%,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者患者也比对照组患者少6.39%,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治的治疗效果比单纯的西药治疗效果高,可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盆腔炎 中药治疗 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