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控制措施应用在农民工尘肺预防中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某一地区从事接尘工作的农民工1000名。对1000名农民工实施尘肺预防控制措施,对比措施实施前后农民工对尘肺知识的了解程度、参与预防知识讲座比例以及患病情况、死亡情况。结果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1000名农民工的对尘肺知识的了解程度、参与预防知识讲座的比例均高于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P<0.05);1000名农民工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后的患病情况、死亡情况均优于预防控制措施实施前(P<0.05)。结论对农民工实施尘肺预防控制措施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能够有效提高农民工对尘肺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降低尘肺发生率。

  • 标签: 尘肺 农民工 预防控制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接种宣传形式对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的预防效果,寻找高效的预防接种宣传形式,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方法我中心接种门诊将16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80名和观察组80名,对对照组儿童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向家长发放计划免疫宣传资料,而对观察组儿童则采用预约来门诊接种疫苗+面对面与家长宣讲计划免疫知识,进而对两组儿童的预防效果进行比较,并且进行相关的干预对策的制定。结果对160名儿童追踪观察五年,失访10名(其中观察组失访2名,对照组失访8名),一直在追踪观察的150名对象中,16名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为10.67%,主要是麻疹和流行性腮腺炎。观察组有2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2.56%,对照组有14例儿童出现了计划免疫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19.44%,观察组儿童发病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儿童发病率。两组儿童的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儿童各单疫全程接种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各单疫全程接种率55.56%。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切实做好计划免疫工作,提高儿童疫苗接种率,降低儿童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门诊接种人员必须强化计划免疫宣传工作,特别是医生与家长面对面的宣传。

  • 标签: 预防接种宣传 儿童传染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的相关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正常分娩且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年龄在21~38岁之间不等,平均孕周为38周,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于孕妇生产过程中的羊水污染度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进行统计,以对比分析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60例发生羊水污染的孕妇中,羊水污染程度不同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情况也不同,其中羊水污染Ⅰ度、Ⅱ度和Ⅲ度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9%、26%和55%,而羊水污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总发生率约为30%。结论羊水污染与新生儿窒息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并且羊水污染程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儿窒息发生的比率,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 标签: 羊水污染 新生儿窒息 相关性 污染程度 发生率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病理石蜡切片及HE染色,也就我们所说的病理常规制片,这个工作是病理诊断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制片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从而影响该患者的后期诊疗。方法对于医院来讲,病理诊断的准确与否又与该医疗机构的总体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息息相关。因此病理病理切片质量的坏坏是临床病理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高质量的病理切片能提高病理诊断水平,减少病理诊断中的差错的发生1。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较为繁琐,在实际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原因引起的质量不佳,甚至造成不良后果,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后面的工作造成影响2。结果例如固定不及时导致的组织细胞溶解,取材不仔细造成的细小病灶的遗漏,脱水不彻底造成的组织蜡块发软,染液不净造成的各种背景污染等等。结论很多环节出现的问题在后续工作中都是很难再得到纠正和补救的,尤其第一步组织固定不佳导致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认真细致地对待每个环节,显得尤为重要。这里将主要针对HE常规切片的背景及各种污染处理展开相关讨论,对各种潜在的影响加以分析和注意,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控制制片质量。

  • 标签: 石蜡切片 HE染色 背景处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肺结核进行全面解析,目的在于探讨肺结核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病人除药物治疗外,还需适当的休息,另外饮食调理对本病患者的康复也十分重要,“治养结合”才是促使患者康复的最佳方案。

  • 标签: 肺结核 治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偿献血过程中发生献血反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起到预防献血反应发生机率,营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献血过程。方法在200例献血反应中收集数据,以不同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准备情况做比较,得出理论依据。结果其中轻度反应168例,占84%;中度反应26例,占13%;中度反应6例,占3%。

  • 标签: 无偿献血 献血反应 预防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控制及预防方法,为减少呼吸内科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80例呼吸内科疾病患者为研究讨论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一般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对比观察这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将对照组的一般治疗方法与观察组的抗菌药物综合治疗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而对照组患者有效治疗3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检验分析,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病情比较特殊,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极大地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呼吸内科 重症患者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手术术后颅内感染的预防。方法108例患者行脑室外引流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颅内感染经积极有效治疗患者痊愈出院。结论脑室外引流术后经严格管理颅内感染明显减少。

  • 标签: 脑室外引流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县67所学校的218台饮水机出口水作为检测样本,采用GB/T5750-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检测出口水质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并采用GB4789.15-1998进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218份水样检测结果显示,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霉菌酵母菌的合格率分别为75.7%、89.0%、100.0%、92.2%;冷水口样品的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霉菌及酵母菌合格率均明显低于热水口样品,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学校饮水机出口水的水质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学校应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安全饮水意识,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疾病控制机构应加强对学校饮用水的监测,共同为学校饮用水的安全卫生提供保障。

  • 标签: 学校 饮水机 水质 微生物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点,根据小儿麻疹病症的原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麻疹患者66例,在临床中采用前瞻性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小儿麻疹疾病的特点。结果小儿麻疹以4-5月龄的患儿为发病高峰期,主要以面部出疹和发热为主,66例患儿中,42例患儿有麻疹类疫苗接种史,占63.64%;18例未接种疫苗,占27.27%。结论在小儿麻疹预防方面,需要加强小儿麻疹类疫苗接种工作,同时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从而有利于降低小儿麻疹发病率,其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小儿麻疹 预防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方式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本院132例剖宫产术患者,开展平均分组,对照组66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6例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4%(P<0.05);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后,须导尿率为7.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4%(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效果良好,同时可大大降低导尿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预防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见妇产科护理风险事件处理及预防。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180例妇产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医疗失误的发生率和投诉率低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妇产科 风险事件 预防和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外科护理中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提高我院神经外科的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曾收治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记录,总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提出预防措施。结果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1],能够大大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进而避免医患纠纷。结论在神经外科临床上,只有切实做好护理工作中危险因素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稳定。

  • 标签: 神经外科 护理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医源性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护理对策。静脉炎是由于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因下肢及远端静脉血液回流缓慢,血液滞留;反复多次穿刺静脉损伤血管管壁和内膜,静脉壁受损后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凝块,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反复、快速,大量输入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导致血液流动及血浆渗透压改变引起静脉炎。因感染、穿刺点消毒不严格,操作护理不当引起的静脉炎等原因。根据原因提出相关护理措施,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炎 护理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四个主要途径的分析探讨防治其感染传播的重要举措,具体从环境清洁、空气、水和医疗废物4个方面找出预防口腔科环境感染传播的措施,以为口腔科感染管理工作提供规范、科学、可行的参考。

  • 标签: 口腔科 环境感染传播 预防
  • 简介:摘要就当前而言,学校的学生人数在急速地增加,当各种传染病在学校发生时,传染病会迅速地传播开来,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从而对学校正常的教学活动造成重大的影响。因此,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做好传染病的管理工作。所以,本文将主要从学校常见传染性疾病的一般特点和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具体对策这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合理的参考意见。

  • 标签: 学校传染病 预防 控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顺产妇应用预防产后出血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06例顺产妇随机分成2组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6月20日-2016年12月20日期间收治),53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干预,对比2组顺产妇总产程、产后2h、产后24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实验组总产程、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产后出血率,住院时间、费用及对护理的满意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P<0.05)。结论预防产后出血护理应用顺产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顺产妇 预防产后出血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循证护理预防甲状腺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7月期间入住我院160例接受循证护理的甲状腺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案,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各项并发症指标进行跟踪监测,同时评估患者对护理方案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数据分析,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且满意度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比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可以将延续性护理在临床诊疗中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术后 循证护理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ICU综合征是指患者在ICU病房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综合征。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程度轻重不一,主要是以精神障碍为主,兼有其他伴随症状。主要症状有(1)谵妄(2)思维障碍(3)情感障碍(4)行为动作障碍(5)智能障碍(6)其他表现,如失眠、头痛、腰背痛、便秘、腹泻、皮肤异样感等。本文总结了我科在2016年5月—2017年5月积极应用护理干预对策,有效预防和降低ICU综合征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的护理方法。

  • 标签: ICU综合征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