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作者: 刘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10期
  • 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温江医院·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130
  • 简介:超声检查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影像检查方式,在疾病的诊断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超声检查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腹部疾病、心脏疾病等多个方面。超声检查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对于健康人群来说,经常进行超声检查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超声检查作为一种医学影像检查,很多人认为这种检查方式存在一定风险,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因此很多人在进行超声检查时会很担心,那么超声检查是否存在风险?

  • 标签: 超声检查
  • 简介: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医院就诊中会应用到影像学检查技术。这些影像学检查种类众多,如DR、CT、MR、MRA、CTA等,不但可以在临床诊断中相互补充,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病变组织的情况,还能让医生又快又准地作出诊断,极大地提高了临床医学的水平。但对于非专业出身的普通患者而言,想要在种类众多的影像学检查技术中准确找到与自身病情相关契合的检查项目,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而在医院检查时,医生一般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推荐合适的检查项目,但如果想要自行选择,该如何选择?

  • 标签: 影像检查;辐射伤害
  • 简介:青少年甲状腺癌在许多方面与成人相似,但临床表现、恶性风险及长期预后存在着特殊性。多数青少年甲状腺癌属于分化良好型的甲状腺恶性肿瘤(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10年生存率达90%以上,且生存时间比成人长。甲状腺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青少年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临床分期、手术方式指导以及术后随访评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作为青少年甲状腺癌筛查及诊断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技术。

  • 标签: 青少年甲状腺癌 超声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ultrasound-guidedfine-needleaspirationcytology,US-GFNAC)检查过程中,针尖与结节移动状态对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40例,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恶性组患者80例,良性组患者60例,记录各结节的一般参数,包括结节大小(长径、短径)和部位(上极、中极、下极)。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甲状腺US-GFNAC检查。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测量针尖移动距离(D1)、结节移动距离(D2)、针尖在结节中相对移动距离(D3),分析结节移动状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结果:两组一般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D2、D3与结节大小和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D2、D3与结节良恶性显著相关(P〈0.05);D1与良恶性结节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良性组比较,恶性组D2增大,D3减小,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D2、D3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分别为0.951、0.938。结论:在US-GFNAC检查过程中,甲状腺结节移动状态与结节的良恶性存在相关性,可通过结节移动特征辅助鉴别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细针穿刺活检 超声检查 移动距离
  • 简介:我们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常常会遇到CT和核磁共振(MRI)检查,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去做CT,有时候去做MRI,那么二者什么区别呢?我们在检查过程中该如何选择呢?

  • 标签: CT;核磁共振(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