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颈部Castleman病(CD)CT及MRl表现,以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颈部CD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8例行CT检查,其中7例行增强扫描;2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1例同时行CT与MRI检查,将CT、MRI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按Frizzera标准分类:10例颈部CD患者,局灶型7例(透明血管型6例,混合型1例);多中心型3例(浆细胞型2例,混合型1例)。局灶型大多为透明血管型,CT表现为单发、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周围伴或不伴有子灶或卫星灶,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与颈总动脉同步,静脉期及延迟期强化程度减弱,边缘斑点或条状小血管;MRI亦表现为单发异常信号,呈等T1稍长或长T2信号,强化方式同CT增强扫描,边缘多有索条状迂曲流空血管,2病灶内有裂隙征,呈延迟强化。多中心型CD影像表现为多发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影,边界不清,早期轻度强化,晚期中度强化。结论:颈部CD影像表现与临床、病理分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CD具有定影像特征,尤其动态增强扫描其具有重要诊断价值;浆细胞型CD则缺乏特征表现,确诊尚需免疫组织病理学检查。

  • 标签: 巨淋巴结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分析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X线及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认识诊断水平,并探讨修复舟月骨分离手术治疗。方法:我院诊治6例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例X线及CT均表现为舟月间隙增大,月骨、舟骨与桡骨远端关节面的关系紊乱,月骨、舟骨旋转。手术修复舟月间韧带及克氏针内固定效果良好。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合并Terry-Tomas征临床较为少见,容易漏诊。认真分析X线及CT资料,能够作出准确诊断。手术需要修复舟月间韧带。

  • 标签: Terry-Tomas征 舟月骨分离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化学药物与中药联合应用治疗早期症状不典型输卵管妊娠(TP)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确诊并接受化学药物与我院自拟宫外孕I号方保守治疗TP患者50例,用药前1d,应用TVCD测量“卵管环征”包块大小,其血供状况进行Adler分级,并测定相应血流参数;确诊患者1周1次肌内注射氨甲喋呤50mg;宫外孕I号方煎服,每日2次,疗程为1周或2周,并在保守治疗时行TVCD动态监测,将超声表现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0例45例保守治疗成功,5例失败,治疗成功率为90%(45/50)。成功组,TP包块血流信号0级4例,I级21例,Ⅱ级16例,Ⅲ级4例;其中41例测及血流,平均流速(Vmean)(5.45±4.32)cm/s,搏动指数(PI)1.59±0.69,阻力指数(RI)0.68±0.10。失败5例包块血流均为Ⅲ级,Vmean为(16.77±9.85)cm/s,P10.95±0.19,R10.56±0.03。结论:TVCD观察早期症状不典型TP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效果较准确监测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输卵管 中西医结合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技术肝癌介入治疗应用价值。方法:55例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前行肝脏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采用维VR、MIP、MPR技术重建血管维图像,并与介入治疗术DSA图像做对比研究。结果:本组55例患者,肝动脉2级血管显示率差异无统计意义;肝动脉3级血管显示率差异有统计意义;CTA能够显示腹腔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维结构,观察与腹主动脉夹角较DSA更方便;CTA发现肝动脉变异13例(23.6%),与DSA完全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维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好显示肝癌供血血管走行、分布、变异情况,提高TACE准确性成功率,肝癌介入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肝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1月间经手术与病理证实肺隔离症7例,均采用GELightspeed16层CT扫描机,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MPR、MIP及VR。结果:7例肺隔离症患者,6例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位于右下叶;5例为叶内型,2例为叶外型;异常供血动脉5例来自于胸降主动脉,2例来自于腹主动脉上段;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4例,不规则形3例;血管重建中7例均清晰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MSCT增强扫描及血管成像诊断肺隔离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肺隔离症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AS)包括主动脉夹层(AD)、主动脉壁内血肿(IMH)、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AU)。尽管此3种疾病有相似的临床症状,但其病理生理机制、病程演变、影像表现及治疗方法各异。近年来,AD已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而IMH、PAU知晓者相对较少,故临床诊断率相对较低,患者常因得不到及时正确治疗而死亡。现AASCT表现概述,重点这3种疾病诊断及辨别,以期提高临床医师AAS认识。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探讨16层CT血管成像(16SCTA)颅内动脉瘤诊断价值。方法:5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行16SCTA检查,应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颅内动脉瘤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并将结果与DSA/(或)手术结果比较。结果:58例共发现动脉瘤69,其中单个动脉瘤50例,2动脉瘤7例(14),3以上动脉瘤1例(5)。16SCTA清晰显示了颅内动脉瘤部位、瘤颈、载瘤动脉关系及与周围邻近结构空间关系。结论:16SCTA具有无创、快捷、安全、准确性高特点,可作为颅内动脉瘤患者首选而有效筛查方法。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及后处理技术急性阑尾炎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但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急性阑尾炎MSCT原始数据,行薄层重建,并在后处理工作站上行MPR及CPR,以观察急性阑尾炎CT表现。结果:MPR及CPR均能清晰、直观显示急性炎症阑尾及周围情况,CPR还能显示炎症阑尾全貌;其中12例均表现为阑尾增粗、积液,5例可见阑尾周围炎,5例可见阑尾粪石嵌顿。结论:MSCT及后处理技术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尤其能为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不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提供重要影像依据。

  • 标签: 阑尾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目的:总结下腔静脉后输尿管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我院经超声诊断8例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病例进行回顾分析,观察输尿管走行与下腔静脉关系。结果:超声所见右肾积水、右侧输尿管上段扩张8例;其中7例显示右侧输尿管上段向中线移位,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约脐上2cm(L3水平),超声诊断: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可能。1例漏诊,2例合并输尿管结石,1例合并泌尿系感染。结论:扩张输尿管向人体中线移位并向下腔静脉后方延伸,或突然消失于下腔静脉附近,应考虑本病,超声在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疾病诊断具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输尿管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2011年5月经胃镜榆查病理确诊为进展期胃腺癌患者23例.其中男17例.女5例;年龄53-82岁.平均71岁。23例贲门癌6例.胃底癌4例.胃体癌6例.胃实癌7例。临床表现为胃脘部疼痛。部分患者吃饭有哽咽感。同期收集64例正常胃壁表脱弥敞系数(ADC)值。

  • 标签: 胃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成像(MSCTPA)肺动脉栓塞(PE)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1临床拟诊为PE患者行MSCTPA,观察肺动脉栓子部位、数目、形态等直接征象,并分型;观察肺叶继发性改变。结果:发现栓子657支,其中段以上栓子481支,包括中心型栓子176支,附壁型259支,完全阻塞型46支。间接征象包括马赛克征、肺梗死、胸腔积液、肺动脉增粗等。结论:MSCTPA能够方便、快捷、清楚地显示肺动脉栓子,提高PE临床诊治效果。

  • 标签: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 简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bellaratrophy,OPcA)种原因不明以明显脑桥小脑萎缩为病理特点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通常靠病理确诊,但病理诊断又难以患者生前进行。近年来影像技术发展及MRI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该病认识,提高了该病诊断率。

  • 标签: 橄榄体桥脑小脑萎缩 磁共振诊断
  • 简介::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发恶性肿瘤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发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膈肌脚转移瘤低场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膈肌脚转移瘤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其MRI平扫形态变化、T1WI及T2WI信号特点。结果:20例均为晚期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原发灶胆囊癌5例,肺癌4例,胰腺癌3例,胃癌3例,乳腺癌2例,肝癌3例,均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MRI表现为膈肌脚正常形态消失,信号与原发病灶及邻近淋巴结等转移灶信号类似,以T1WI中高信号、T2WI等或略高信号为主,其中以T1WI显示转移为佳。结论:认识膈肌脚转移瘤临床特点MRI表现对于其正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转移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256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不明原因腹痛患者256层CT血管造影资料。结果:60例35例显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其中23例为肠系膜动脉狭窄,12例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血管造影均能清晰显示出血管狭窄部位、程度、范围以及该血管分布区肠管扩张积液、肠壁水肿增厚。结论:256层CT肠系膜血管成像准确快速地检出肠系膜血管病变,安全、简便、创伤小、费用低,直观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供血区域,为手术提供较准确定位,还有助于与其他导致腹痛疾病鉴别。

  • 标签: 肠系膜动脉 肠系膜静脉 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肺部混合性感染病原与CT表现特征。方法:收集临床确诊肺部混合感染34例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感染病原体及对应CT特点。结果:肺部混合性感染CT表现多种多样,基本表现为肺内实质间质同时受累,呈小点状、小片状、结节状、磨玻璃、小空洞阴影多种混合存在;不按肺叶支气管纹理分布。病变兼有单纯病毒、细菌或真菌同时感染特点。其中细菌+真菌9例,结核+支原体2例,巨细胞病毒+细菌感染6例,结核+真菌10例,结核+细菌+真菌5例,卡氏肺囊虫+细菌2例。结论:肺部混合性感染病原分布广,老年患者、结核、肿瘤或ICU患者等容易发生混合感染,CT表现为肺实质及间质同时受累,影像表现混杂,无明显特异性。CT价值在于明确病变范围程度。

  • 标签: 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腮腺乳头状淋巴囊腺瘤(Warthin’S瘤)发病机制及CT表现,提高该病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22例腮腺Warthin’S瘤CT表现,其中男21例,女1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7岁;其中19例有长期吸烟史;21例均行CT平扫+增强扫描,并行图像后处理,1例行CT平扫及图像后处理。结果:22例腮腺Warthin,S瘤,20例边界清晰,18例密度接近或高于正常腮腺,可伴有囊变(2例)、钙化(1例),多发1例,21例呈均匀或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结论:根据患者吸烟史、年龄、性别及临床症状、CT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可对腮腺Warthin’S瘤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腮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CT表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采用GELightspeed16层螺旋CT机,全肝平扫后行肝脏常规期动态增强扫描,分析5例HAMLCT表现。结果:HAML呈分叶状或球形混合密度影,CT值为-70-40Hu,平扫病变低于肝实质密度,边缘清楚,其特征性表现为含有不同数量脂肪成分,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呈明显强化并见到瘤内血管,门脉期延迟期非脂肪性成分强化程度逐渐降低,可出现“假包膜”。结论:HAMLCT表现有定特征性,CT不但能准确定位定性,而且确定肿瘤大小、数目及其与相邻结构关系,为临床治疗、随访判断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肝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肺与大肠相表里”中医基础理论之。笔者整理“肺与大肠相表里”古籍文献现代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中医名词“肺”、“大肠”与现代医学名词“肺”、“大肠”具有同源性。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从经络穴位刺激引起脑功能区变化、中医“脏病及腑,腑病及脏”理论、经络穴位刺激引起相应脏器功能改变等角度人手,分析影像医学参与“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可行性。

  • 标签: 肺与大肠表里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总结分析输卵管卵巢脓肿(TOA)CT表现,着重探讨剖析其CT特点,以寻求诊断鉴别诊断依据。方法:收集12例CT检查后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TOA。综合临床及手术所见仔细分析CT图像脓肿本身及继发改变。结果:CT均表现为附件区囊性或囊实性肿块及周围明显渗出水肿,4例呈管状、“腊肠形”或“葫芦状”囊状影,5例囊壁呈分层强化并可见水肿带,全部脓肿与盆腔结构广泛紧密粘连,部分侵及邻近组织器官,1例并结肠低位梗阻,1例合并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T确诊9例,3例误诊为卵巢癌。结论:附件区“腊肠样形囊性影”、“囊壁明显环状强化并见水肿分层”等为TOA较具特征性CT表现。综合临床资料及其CT特点能够正确诊断本病,同时诊断不清可疑妇科感染有鉴别价值。

  • 标签: 输卵管炎 卵巢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