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白念珠菌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比较山苍子油处理前后白念珠菌基因差异性表达,分析山苍子油对白念珠菌整个基因表达影响。方法用山苍子油处理白念珠菌ATCC900028株90min,将处理后菌株命名为白念珠菌ATCC90028-L,分别抽提细胞总RNA,经杂交、洗涤后,通过扫描分析白念珠菌ATCC90028株ATCC90028-L株全基因组表达差异。结果基因芯片共筛选出491个差异表达基因,与白念珠菌ATCC90028株比较,ATCC90028-L株中有216个基因表达上调,有275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约占总基因数量11%(491/4634),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包括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关键靶酶编码基因(ERGs)、应激反应相关基因、DNA复制与损伤修复相关基因、跨膜分子转运相关基因、能量代谢酶类相关基因等。结论山苍子油可使白念珠菌基因组约11%基因产生差异性表达,影响较为显著,我们推测山苍子油与唑类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相似,均通过对白念珠菌麦角固醇生物合成通路关键靶酶影响而起作用,基因芯片筛选出其他差异表达基因也可能与山苍子油抗真菌作用机制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山苍子油 白念珠菌 基因芯片
  • 简介:随着对侵袭性真菌感染认识提高,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被越来越多临床医师采用,但在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领域经验治疗作用尚未明确,早期诊断是提高治疗准确性、降低过度治疗以及由此产生真菌耐药、医疗资源耗费及不良反应增加等关键。由于组织病理培养技术灵敏度低、耗时长,难以满足临床需要,非培养技术成为近年研究热点,并已被批准用于血液系统恶性疾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等免疫受损人群侵袭性真菌感染诊断“,非移植、非粒细胞缺乏重症患者也受到广泛重视。

  • 标签: 真菌感染 非培养技术 重症患者
  • 简介:近年来新药研发费用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及早发现新药研发过程不利因素,合理评估药物研发前景对药物研发十分重要。其中药物引发心电图QT间期延长,虽然发生率不高,但潜在危险性大,心电复极化延长可潜在增加室性心律失常风险,严重时甚至可引起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orsadesdepointesventricularheartbeattachycardia,TdP)。TdP是介于室性心动过速与心室颤动之间一种特殊类型恶性心律失常,易致猝死[1]。国内外对此问题已达成基本共识,因此新药研发过程及时发现综合评估对加强致QT间期延长药物认识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FDA)为此于2002年11月发布了非抗心律失常药潜在致QT/Qrrc间期延长致心律失常临床前评价临床评价两个指导原则讨论稿。

  • 标签: 喹诺酮类 QTC延长 心脏毒性
  • 简介:目的了解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临床分离肠球菌属细菌分布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耐药性。方法使用VITEK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对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从临床标本中分离271株肠球菌属细菌进行菌种鉴定药敏试验,并用WHONET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1株肠球菌属细菌,屎肠球菌137株(50.6%),粪肠球菌80株(29.5%),其他肠球菌54株(19.9%)。肠球菌属细菌主要分离自尿液69株(25.5%)、脓液40株(14.8o,4)、伤口等分泌物34株(12.5%)。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分别为1.3%1.5%;未检出呋喃妥因耐药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8%2.6%;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31.0%22.9%。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率为4.4%,未检出利奈唑胺耐药株,对呋喃妥因耐药率为19.1%;对高浓度庆大霉素高浓度链霉素耐药率分别为44.8%26.4%;但对四环素奎奴普丁一达福普汀耐药率低于粪肠球菌,分别为58.3%0。结论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粪肠球菌高;并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其耐药性存在地区菌种间差异,临床治疗应根据细菌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肠球菌属 抗生素 耐药性
  • 简介:2013年3月12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警告公众:阿奇霉素(Zithromax或Zmax)可引起心脏电活动异常变化,导致潜在、致死性心律失常。有关危险因素为:QT间期延长、低血钾或低血镁、心率缓慢,使用某些治疗异常心律或心律失常药物。此通讯综合一项医学研究一家制药公司有关阿奇霉素可能引起心脏电活动异常变化评价。

  • 标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阿奇霉素 心律不齐 安全信息 通讯 FDA
  • 简介:目的了解2012年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自动化仪器方法对上述菌株作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按2012年版CLSIM100-S22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CRE菌1499株,包括克雷伯菌属952株(63.5%)、肠杆菌属226株(15.1%)埃希菌属206株(13.7%)等。标本来源科室分布最多者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2%)重症监护室(29.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除对阿米卡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于50.0%外(分别为46.9%49.8%),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在70.0%~100%。儿童分离株对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CRE菌株对多数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严重限制临床抗感染治疗有效药物选择。CRE菌株医院中某些科室如重症监护室神经外科较为集中,应对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有效感染防控措施以遏制此类耐药菌株医院中播散流行。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感染控制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安贞医院2008--2012年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临床分布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compact系统Phoenix100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稀释法进行体外抗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临床分离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2450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1401株(57.2%),铜绿假单胞菌625株(25.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46株(10.0%)。标本来源依次为呼吸道(80.9%)、血液(8.1%)伤口分泌物(3.9%)。科室分布依次为重症监护室(50.0%)、心脏外科(17.0%)呼吸内科(11.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2008--2012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3%、79.2%、70.4%、76.1%67.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为28.7%、25.0%、27.6%、31.1%32.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左氧氟沙星敏感率最高。结论由于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有较高耐药性,治疗时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 标签: 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 医院感染 抗菌药物
  • 简介:2011年5月,2种HCVNS3蛋白酶抑制剂口服药——特拉泼维(telaprevir)博赛泼维(boceprevir)获美国FDA批准上市。此后,HCV-1型慢性丙型肝炎(CHC)治疗方案改变为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加入特拉泼维或博赛泼维三联治疗方案。但pegIFNa联合利巴韦林仍是非1型CH-C标准治疗方案。一、pegIFNaIFNa是最先用于治疗CHC药物之一,相比之下,pegIFNa药动学、患者依从性总体疗效方面都更好。pegIFNa有2种剂型:pegIFNα-2apegIFNα-2b。一项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两者药效安全性无明显差异。该临床试验评价了3种治疗方案对HCV-1型CHC患者疗效,即pegIFNa~2b每周1μg/kg、1.5μg/kgpegIFNa~2a每周180μg分别联合利巴韦林。

  • 标签: 聚乙二醇干扰素 利巴韦林 临床治疗 NS3蛋白酶抑制剂 三联治疗方案 HCV-1
  • 简介: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与其他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缩小抗菌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作用。方法选择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及奈替米星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选择4种临床常用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及左氧氟沙星进行试验。应用E试验法测定4种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MIC;琼脂平皿稀释法测定4种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单药及联合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后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防耐药突变浓度,计算选择指数,根据联合前后选择指数变化,观察氨基糖苷类药物其他抗菌药物联合后对其耐药突变选择窗影响。结果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单药对鲍曼不动杆菌ATCC19606选择指数分别为:16、〉32、16、32;联合阿米卡星后其选择指数分别为:1、2、4、4;联合妥布霉素后其选择指数分别为:2、2、8、8;联合奈替米星后其选择指数分别为:2、4、8、16。结论4种抗鲍曼不动杆菌药物分别联合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后,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突变选择窗明显缩小,可以有效减少耐药突变株产生,以联合阿米卡星后作用最为明显。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突变选择窗 联合用药
  • 简介:近20年来,高危血液疾病患者并发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概率呈显著升高趋势,IFI是血液恶性疾病治疗后死亡蕈要原因之一。由于IFI确诊困难,而延迟抗真菌治疗导致IFI相关病死率增高,因此时于IFI高危患者,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临床研究能够降低IFI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常用顶防药物包括口服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泊沙康唑体外有极好抗真菌活性,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抗真菌药物 预防性应用 宿主细胞膜 抗真菌治疗 高危患者
  • 简介:第十六期“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与上海《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社共同主办。前者负责学术安排,后者负责会务等,现报名已经开始。学习班将邀请国内知名教授讲授感染性疾病病原学诊断新进展;中国细菌耐药现状及其临床重要耐药实验室检测;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与临床医师沟通要求;细菌药物敏感性试验CLSI规范化操作标准及药敏试验临床意义;

  • 标签: 病原学诊断 感染性疾病 学习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 药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目的评价卡泊芬净注射剂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非对照、多中心、开放性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年龄≥18岁,确诊为侵袭性念珠菌病或食管念珠菌病需要进行抗真菌治疗中国成人患者。采用卡泊芬净静脉给药,每日50mg,首日采用70mg负荷剂量。最后一次血液或其他正常无菌部位培养阳性后继续治疗至少14d。食管念珠菌病患者每日50mg,疗程至少7d,症状缓解后继续治疗72h。结果共入选63例患者,包括侵袭性念珠菌病60例,食管念珠菌病3例,其中安全性分析集(SS)63例,全分析集(FAS)63例,符合方案集(PPS)50例。SS63例患者,14例发生19例次严重不良事件,均与研究药物无关;发生与药物有关非严重不良事件31例73例次,其中4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事件实验室指标异常;8例发生12例次临床不良事件,主要为皮疹等,其中91.7%(11/12)属轻、中度。27例发生实验室指标异常,主要为ALT等肝酶升高、血钾降低等。与研究药物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49.2%(31/63),其中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7%(8/63),实验室指标异常发生率为42.9%(27/63)。1例因不良事件终止治疗,占1.6%(1/63)。FASPPS总有效率分别为58.1%(36/62)70.0%(35/50)。FAS,侵袭性念珠菌病有效率为57.6%(34/59),食管念珠菌病为2/3。PPS,侵袭性念珠菌病有效率为68.8%(33/48),食管念珠菌病为3/3。结论卡泊芬净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临床不良反应大多为轻、中度,患者可耐受。卡泊芬净可有效治疗中国成年人侵袭性念珠菌病食管念珠菌病。

  • 标签: 卡泊芬净 侵袭性念珠菌病 食管念珠菌病 安全性 耐受性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欧洲抗菌药物敏感试验委员会(EuropeanCommitteeonAntimicrobialSusceptibilityTesting,EUCAST)和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andLaboratoryStandardsInstitute,CLSI)微量稀释法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差异。方法分别用EUCAST方法CLSI方法检测116株曲霉对两性霉素B、伏立康唑、伊曲康唑、卡?白芬净米卡芬净敏感性,比较两种方法基本符合率、药敏符合率、极重大误差率重大误差率。结果EUCAST方法CLSI方法对116株曲霉药敏检测基本符合率为96.3%~100%。两方法检测烟曲霉对伏立康唑药敏符合率98.8%,重大误差为1.2%,极重大误差率为0。烟曲霉黑曲霉对两性霉素B以及烟曲霉黄曲霉对伊曲康唑药敏符合率均为100%,重大误差率极重大误差率均为0。结论EUCAST方法CLSI方法对检测曲霉体外药物敏感性具有良好一致性。

  • 标签: 曲霉 EUCAST CLSI 最低抑菌浓度 最低有效浓度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感染肺炎链球菌肺炎后血清铁及血红蛋白变化以及感染程度与血清铁、血红蛋白之间关系。方法将60只远交群大鼠(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只,3组为试验组,经口气管插管注入低、、高3个梯度菌液(通过菌量梯度反映肺炎感染严重程度),同时设1组未经口气管插管注入菌液对照组,观察第3、5、7天4组大鼠平均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以及各试验组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及血清铁均值之间关系。结果、高菌量组血清铁水平第3天时与对照组相比即显著下降(P=0.009,P=0.005),低菌量组第5天时血清铁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高菌量组血红蛋白水平第5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P=0.046),低菌量组血红蛋白第3、5、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菌量梯度与血清铁含量平均值呈负相关(r=-0.65、r=-0.53、r=-0.61),不同菌量梯度与血红蛋白平均值之间无明确相关性。结论肺炎链球菌感染可导致大鼠血清铁及血红蛋白水平下降,感染严重程度与血清铁水平存在相关性(感染越重,血清铁水平越低),与血红蛋白水平无明确相关性。

  • 标签: 肺炎链球菌肺炎 大鼠 血清铁 血红蛋白
  • 简介:2008年欧洲抗生素耐药监测系统(EuropeanAntimicrobialResistaneeSurveillanceSystem,EARSS)24个参与国,MRSA比率仍超过10%;其中11个国家超过25%。而且,越来越多数据显示,MRSA感染患者预后较MSSA感染患者差。严重医院MRSA感染,如菌血症、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pneumonia,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病死率并发症风险尤其高。对于这类感染最佳治疗仍然是一项挑战。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严重感染 PNEUMONIA 医院获得性肺炎 MRSA感染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目的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疑似非淋球菌尿道炎泌尿生殖道标本130份,分析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状况,帮助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对130份标本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试剂盒(比色法)(MycoplasmaIST2)进行支原体检测、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在130份标本,检出支原体共59份,检出率为45.4%。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uu联合Mh阳性率分别为42.3%(55份)、1.5%(2份)1.4%(2份)。uu对抗菌药物敏感率分别为多西环素(100)、四环索(98.2%)、交沙霉素(89.1%)、克拉霉素(87.3%)等。耐药率最高是环丙沙星(73.4%),其次是氧氟沙星(47.3%)。结论支原体导致非淋球菌尿道炎主要由uu引起(93.2%,s5/S9);临床治疗推荐使用多西环素、四环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

  • 标签: 泌尿生殖道 支原体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药敏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成人万古霉素每日2g给药方案,能否达到10--20mg/L目标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使用万古霉素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1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给药剂量、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与血药谷浓度相关性。结果按说明书给药患者,62.1%血药谷浓度低于目标血药谷浓度。年龄是患者用药后血药浓度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值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符合说明书剂量给药患者,年龄〈60岁者70.0%低于目标血药浓度;年龄≥60岁者,62.5%达到或高于目标血药浓度。结论临床医师药师需审慎地评估患者给药剂量,尤其应该考虑年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万古霉素 给药剂量 血药谷浓度
  • 简介:目的了解国内主要地区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性。方法国内主要地区16所教学医院(14所综合性医院、2所儿童医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按统一方案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CLSI2013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2013年1—12月收集各医院临床分离菌共8457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22863株,占27.0%,革兰阴性菌61709株,占73.0%。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甲氧西林耐药株平均检出率分别为45.2%73.5%。甲氧西林耐药株(MRSAMRCNS)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他测试药物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MSCNS)。MRSA中有92.2%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口恶唑敏感;MRCNS中有87.4%菌株对利福平敏感。葡萄球菌属均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肠球菌属粪肠球菌对绝大多数所测试抗菌药物(氯霉素除外)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两者均有少数万古霉素耐药株,根据表型推测多数为vanA型或vanB型耐药。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成人株儿童株青霉素敏感中介株(PSSPPISP)所占比例较2012年均略有降低,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PRSP)检出率有所升高。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平均为54.0%、31.8%16.5%。肠杆菌科细菌中产ESBLs株对测试药物耐药率均比非产ESBLs株高。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高度敏感,总耐药率≤7.0%。不动杆菌属(鲍曼不动杆菌占89.2%)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62.8%59.4%。与2012年相比,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中广泛耐药株检出率有所降低。结论细菌耐药性仍呈增长趋势,多重耐药广泛耐药菌株某些病区内流行播散对临床构成严重�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药物敏感性试验 多重耐药菌 广泛耐药菌 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 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