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口服乙酰唑胺脑负荷试验SPECT(单光子反射型计算机断层照相机,简称SPECT)是像检查可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脑血流(rCBF)情况,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TIA)的阳性诊断率,正确评价脑血管的储备功能。作者观察15例TIA息者口服乙酰唑胺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经rCBF静息与负荷显像同一部位图像比较分析,结果认为其扩张脑血管效果满意,可通过正常与病变部位图像确定rCBF差异的对比度而发现病灶。其方法简便,经济实用,药物反应轻教,患者容易接受。护理要点包括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心态平静,维持脑血管的稳定性,掌握显像剂注射时间,观察病情及药物反应,注意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 标签: 乙酰唑胺 口服 脑血管 患者 负荷试验 观察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环磷酰胺(CTX)为氮芥与磷酰胺基结合而成的化合物,是临床常用的烷化剂类免疫抑制剂。可用于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即能抑制细胞增殖,非特异性杀伤抗原敏感性小淋巴细胞,限制其转化为免疫母细胞。常用于肾病综合症,过敏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我科2011年10月12日收治1例CTX致高血压脑病患儿,经过治疗及护理,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环磷酰胺 副作用 高血压脑病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护理方法和经验.[方法]回顾17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的病人,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7例病人中,1例术前既有局部皮肤感染破溃,术后局部皮肤仍有感染,愈合不良;有2例术中出血较多,且术后出现贫血和血肿.所有病人经过恰当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取出术后要做好各方面的护理,尤其要注意出血和血肿的观察.

  • 标签: 注射隆乳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 皮肤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悸患者静脉滴注烟酰胺联合揿针疗法的护理干预。方法 根据随机法将2019年5月-2020年5 90例心悸患者分为2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烟酰胺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予以揿针疗法。均干预4周,并对比临床疗效、HRV参数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rMSSD、SDNN及sDNNindex较高(P<0.05)。结论 在治疗心悸病的综合护理中应用烟酰胺静脉滴注联合揿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悸 烟酰胺静脉滴注 揿针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肺炎患者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共计收录老年肺炎病例60例,均收录于2021.12——2022.12期间,样本入院后均行规范性分组,后开展不同的治疗方案实施此次对比分析,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统计护理效果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喘息及肺啰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更短,P<0.05。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统计值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值30.00%,P<0.05。结论:老年肺炎患者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联合振荡排痰治疗的效果较高,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老年肺炎 乙酰半胱氨酸雾化 振荡排痰 治疗效果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总结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的护理。[方法]对23例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采用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同时针对病情及药物副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结果]1例病人并发重症肺炎死亡,其余病人均顺利度过双冲击治疗。2例病人出现高血压,5例病人在冲击治疗后第10天~第14天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反应,3例出现肝肾功能损害,1例出现心率加快,均有不同程度的脱发,均无出血性膀胱炎。[结论]加强皮肌炎合并肺间质纤维化病人行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的护理,可使病人顺利完成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 标签: 皮肌炎 肺间质纤维化 甲泼尼龙 环磷酰胺 冲击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采取泼尼松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3年5月,选取3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取泼尼松治疗,研究组联合环磷酰胺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补体和免疫球蛋白,数据具有差异性(P

  • 标签: 泼尼松 环磷酰胺 系统性红斑狼疮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县域内医务人员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认知度,临床工作人员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取消皮试的态度,为医院推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通过“问卷星”设计调查问卷,对医生、护士、药师等进行认知调查,就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发放问卷282份,回收问卷265份,其中无效问卷17份,有效回收率为93.58%。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版)熟悉为9.81%,60.6%医务人员认为无过敏史的患者使用头孢类抗菌药需要打皮试,其中第一位理由是医务人员安全,第二位理由是医院未明确“不打皮试过敏”后果责任人。

  • 标签: 医务人员 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试 认知度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环磷酰胺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方式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起始-截止时间2022年1月-2023年1月,引入6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入研究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观察组(n=30)实行针对性护理,一组对照组(n=30)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中患者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感染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狼疮性肾炎患者,环磷酰胺治疗期间引入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降低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 标签: 环磷酰胺 狼疮性肾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实施环磷酰胺冲击治疗配合循证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4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观察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较低,(P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环磷酰胺冲击治疗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改良环磷酰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20例原发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实施改良环磷酰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移植前做好预处理相关毒性预防护理,移植后注重细胞因子水平监测及对皮肤、肝脏和胃肠道等受累器官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供者型造血重建,粒细胞植活中位时间14(11—20)d,血小板植活中位时间17(13—31)d,2例取得完全供者植入后2个月发生排斥,其中1例进行母亲单倍体相合供者二次移植,达到完全供者持久植入;移植后发生Ⅱ度急性GVHD3例,慢性GVHD发生5例,其中1例为慢性广泛性GVHD;12例无病生存,所有存活患者最少随访时间在8个月以上,中位随访时间为48个月,血象完全恢复,Kaplan—Meier计算的累积无病生存率为68.9%。结论 改良环磷酰胺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存活时间延长,并发症减少;护理人员积极预防和处置预处理相关毒性及移植物抗宿主病等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干细胞移植 环磷酰胺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分离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流行率及耐药性变化趋势。[方法]对湖北省21所医院2005年—2009年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分离率及耐药性变化,使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纸片扩散表型确证法进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临床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22069株中共分离出产ESBLs菌株10036株,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分离率从2005年的30.06%增加到2009年的57.17%,检出率上升明显;产ESBLs肠杆菌科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占产ESBLs肠杆菌科56.27%和27.67%;菌株检出来源主要为尿液和痰标本;除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外,产ESBLs菌对其他类抗菌药物均不同程度耐药且耐药性上升趋势明显。[结论]产ESBLs细菌检出率及耐药率近年大幅上升,应高度重视ESBLs检测,控制其传播和流行。

  • 标签: 肠杆菌科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肾病综合征疾病治疗中应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雷公藤、环磷酰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肾病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雷公藤治疗,实验组应用醋酸泼尼松联合雷公藤、环磷酰胺治疗,对比实验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数据对比结果P

  • 标签: 醋酸泼尼松 雷公藤 环磷酰胺 肾病综合征 治疗效果 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