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放化疗所致放射皮炎和口腔黏膜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究。 方法 样本取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本院收治的 76例放化疗所致放射皮炎和口腔黏膜的患者各 38例,在放射皮炎的发生程度上, I度 26例、 II度 10例, III度 2例, IV度 0例,在口腔黏膜的发生程度上, I度 29例、 II度 6例, III度 3例, IV度 0例,结论 放化疗所致放射皮炎和口腔黏膜患者,在护理上采取健康教育,皮肤护理、口腔护理三种结合方法 有助于改善放射皮炎和口腔膜炎的发生程度,大大降低放化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优化患者生存质量,在临床上有广泛推广价值。

  • 标签: 放化疗 放射性皮炎 口腔粘膜炎 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行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碳酸溶液两种不同输注方式对体外循环通路动静脉壶凝血的影响.方法选择行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患者22例,共170例次,全部采用前稀释方式,按碳酸溶液不同输注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直接将碳酸溶液加入置换液中,钙离子从静脉壶端输入.实验组将碳酸溶液从静脉壶端输注,钙离子从中心静脉管路输入.观察两组体外循环通路动脉壶和静脉壶出现血凝块的发生率.结果CRRT采用前稀释方式时实验组静脉壶出现凝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碳酸溶液从静脉壶端输注能减少体外循环通路静脉壶凝血.

  • 标签: 碳酸氢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体外循环 血液凝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鼻咽癌放射口腔黏膜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放射口腔黏膜患者40例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首次出现口腔黏膜的时间长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护理配合冥想放松训练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口腔黏膜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2年10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66例放疗后并发放射口腔黏膜的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及口咽部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放射口腔黏膜损伤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放疗 口咽部疼痛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为鼻咽癌放疗致放射口腔黏膜患者实施综合口腔护理的作用。方法  观察医院接收36例鼻咽癌病人,纳入时间范围:2020年1月~2023年6月,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18例/组,观察组采用综合口腔护理法,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法,对比两种方法对口腔健康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口腔疼痛程度减轻,且比减轻程度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疼痛消失耗费时长较短(P<0.05)。结论  为鼻咽癌放疗致放射口腔黏膜的患者提供综合口腔护理服务,能够极大改善患者口腔问题,减少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的依从,利于其预后。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综合口腔护理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缓解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口腔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9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实施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5例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放射口腔膜炎发生率和对个性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第2周末、第3周末、第5周末口腔黏膜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个性化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效果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预防鼻咽癌放疗患者发生放射口腔黏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2年1月)内,入组案例对象(鼻咽癌放疗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案例对象进行分组,一组应用综合护理(观察组,n=30),一组应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鼻咽癌放疗期间口腔黏膜发生率3.33%(1/30)低于对照组20.00%(6/30),(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疗阶段应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口腔黏膜反应的发生风险,控制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 放疗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口腔黏膜是放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目前仍然缺乏积极有效的防治手段。本文对目前有关放疗后口腔黏膜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放射疗法 口腔黏膜炎 研究进展 发病机制 防治
  • 简介:口腔黏膜是指口腔的炎症和溃疡的反映。据统计,接受治疗的肿瘤患者中,与肿瘤治疗相关的口腔黏膜的发生率多达40%~100%,谈有香和李前之报道鼻咽癌放疗中口腔黏膜损伤发生率达46.8%。在放射治疗头颈部肿瘤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程度不同的口腔黏膜口腔黏膜不仅影响口腔,还影响整个消化系统,它带来的临床症状包括疼痛,营养不良,局部和全身感染等。还影响治疗方案的有效实施,并导致治疗失败。为了减少患者导致口腔黏膜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机体功能和生命质量,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炎 护理
  • 简介:介绍了口腔黏膜评估量表的种类及其国内外应用情况,指出了目前口腔黏膜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口腔评估的对策。

  • 标签: 口腔黏膜炎 评估量表 应用 问题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射口腔黏膜反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69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及对照组(n=34)。观察组外用金因肽(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喷剂喷人口腔黏膜表面,每次放疗治疗前后15min各喷一次,至放疗疗程结束。对照组放疗治疗前后15min用朵贝氏液漱口至放疗结束。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口腔黏膜反应出现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因肽喷剂可预防和减轻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 标签: 金因肽 放射治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近年来,由于空气污染指数的增高,食物中各种化学添加剂含量增加,加之人们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导致肺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化疗和放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但在放、化疗期间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多西他赛为紫杉类药物,适用于使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失败的晚期或转移非小细胞癌的治疗,口腔炎是该药化疗期间少见的难治并发症。口腔炎的发生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还可导致治疗计划中断。

  • 标签: 漱口液 多西他赛 化疗 口腔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白血 病病人大剂量化疗导致口腔黏膜的护理 。方法:随机 选择我院 201 7 年 10 月至 2019 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口腔黏膜的护理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5月~2021年4月治疗的4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选择两组的口腔黏膜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术期护理满意度、围术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护理方案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缩短治疗时间,预防口腔黏膜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癌症化疗引起口腔黏膜的危险因素,为实施相应的护理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153例癌症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生口腔黏膜51例,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口腔黏膜发生率为33.33%,以颊、舌及牙龈等部位发生率高,本研究显示影响化疗患者口腔黏膜的危险因素有口腔PH值、白细胞计数、预防漱口、及化疗方案内含5-FU/MTX药物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在排除药物因素外,PH值异常、白细胞计数越低,口腔黏膜发生率越高,预防漱口越及时、口腔护理越到位,口腔黏膜发生率越低。

  • 标签: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副作用 口腔溃疡/病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间收治的78例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由此对其造成更大的痛苦,对此,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缓解患者痛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炎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 78例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由此对其造成更大的痛苦,对此,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缓解患者痛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炎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策略在降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口腔黏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6月我院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采用电脑抽号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常规组,各25例,对研究组患者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对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服务后的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为其提供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口腔黏膜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精准化分级口腔护理 急性白血病 化疗 口腔黏膜炎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