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几年来,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与此同时护理师资相对缺乏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如何尽快培养高素质的、适应现代护理教育需要的护理师资队伍,是护理教育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临床护理课程是护理教育的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将给学生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而教学质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则取决于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加强临床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是今后护理人员,尤其是教学医院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的方向之一。我院在2005年10—12月举办了第一期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班,采用三段式培训及参与式教学模式,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理课程 师资培训班 医院护理人员 教学质量 师资队伍 教育发展
  • 简介:目的调查临床护理教师培训现状与需求,为进一步对临床护理教师开展针对性、系统性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以某三甲医院95名临床护理教师为调查对象,就其接受师资培训等一般情况,已具备的知识能力及期望接受的培训内容、形式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临床护理教师接受师资培训的机会均不足。在带教方法与沟通技巧、带教水平与管理能力、具备的知识与更新意识、科研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四个领域自评已具备的知识能力与培训需求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接受过师资培训组比较,仅在"带教教师角色和素质认知"领域需求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管理者应加强对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力度,构建与高等护理教育相适应的临床护理教师培养机制,拓宽培养内容,开发针对临床护理教师培养形式的新模式。

  • 标签: 临床护理教育 师资培训
  • 简介:做好护理专科教育向本科教育转变时期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明确护理本科教育对师资的要求,找出差距,采取多种形式和以多种渠道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丰富临床经验,加强外语水平和人文综合素质,提高护理专业教师学历层次,使其尽早适应护理本科教育的要求.

  • 标签: 护理教育 护理专业教师 师资队伍建设
  • 简介:摘要:医院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培养的重要基地,临床带教老师是临床实习教学的核心,关系到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师资队伍建设是完善医院教学职能、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加强实习带教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实习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升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我院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探讨如何加强实习医院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标签: 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 教学质量
  • 简介:[本刊讯]受上海市红十字会的委托,上海市护理学会于2010年8月16~20日组织21名上海市红十字南丁格尔志愿者参加了上海市老年介护师资培训班。通过5天的学习,全体学员系统地学习了老年介护技术和培训技能。今后培训班的学员将定期深入社区,传播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将老年介护的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传授给其他社区人员。她们的工作将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专业的护理,度过幸福美满的晚年。

  • 标签: 上海市护理学会 师资培训班 南丁格尔 老年人 志愿者 介护
  • 简介:“双师型”教师概念的提出是在以往职业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情况下,为强调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促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正确定位、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育理念而提出来的。其基本内涵有两点:(1)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2)教师既能担任教师,又能担任专业技术人员。即“双师型”教师应同时拥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证书”。

  • 标签: 师资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 护理 专业技术人员 专业技术职务 实践教学
  • 简介:[目的]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方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选取来自上海市15名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咨询,确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评价指标递阶层次结构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程度系数为0.868,两轮协调系数分别为0.244,0.179(P〈0.01)。初步建立了一套由职业素养、教学能力、临床护理工作能力3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组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结论]建立的新入职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师资准入标准体系可信度高,可用于新入职规范化培训临床教学基地师资的遴选和规范化培训。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师资培训 师资准入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遴选
  • 简介:随着社会和社会科学的发展,用社会的观点和方法来观察社会、研究社会、管理社会的人越来越多,至今,社会已成为社会科学中一门结构体系庞大、涉及众多领域、应用途径广泛的综合性学科。卫生领域也不例外,现代护理工作者必须相应地改变知识结构,充实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知识。

  • 标签: 社会学 社会因素 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 行为因素 知识结构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流行病和卫生统计方法在卫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介绍了流行病的基础概念和疫情调查方法,以及卫生统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了这些方法如何在健康问题的研究中发挥关键作用。此研究强调了这两个领域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卫生研究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 标签: 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科研实践
  • 简介:护理经济是研究护理资源配置及其行为的科学,运用卫生经济理论与方法,阐明和解决护理服务中出现的经济问题,并揭示其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达到护理资源开发和配置利用的最优化,不断提高护理服务经济效益,逐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现结合当前实际,从卫生经济角度出发,就护理经济的研究基础、研究内容及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 标签: 护理经济学 护理服务 护理保险 医护费用 护理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目前护士工作倦怠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缓解护士工作倦怠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现象研究方法,对9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对访谈资料进行文本登录、编码、类属分析和提炼主题。结果①工作倦怠感很普遍。②导致护士工作倦怠的因素包括7个主题:护理检查导致护士极大的身心压力、不断学习的要求占用护士很多时间和精力、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工作要求使护士工作量越来越大、更换班次影响护士身心状态和社会交往、管理者负性评价方式打击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护士认为收入和付出不平衡、病人及家属的态度影响护士工作情绪。③缓解护士工作倦怠的因素:自我调节和来自家人的支持、获得的成就感和奖励、个人发展空间。结论目前护士工作倦怠现象很普遍,改进管理方法是缓解护士工作倦怠的重要手段。

  • 标签: 护士 工作倦怠 现象学研究
  • 简介:2000年我国已迈入了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增至3.8亿,占总人口的25.0%,即平均每4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在老年健康问题中,抑郁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和老年人自杀的促发因素。有报道显示,即使较轻或低水平的抑郁,也可能增加老年人死亡的危险,而主要发生于重症抑郁患者的自杀死亡,只占因抑郁增加的相关死亡的一小部分。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老年抑郁症并及时给予社区干预或治疗措施,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