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开放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和护理经验,为临床救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2例开放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与护理措施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根据急救和护理的程度不同,将患者划分为急救护理组105例和常规护理组47例。结果:急救护理组中,完全康复76例,轻残12例,中残5例,重残2例,植物状态生存5例,死亡5例;常规护理组中,完全康复23例,轻残7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5例。急救护理组的治愈率远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颅脑 开放性损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作业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8月高职护理专业96名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开放作业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核成绩、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学生在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课堂参与度和教育满意度上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开放作业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对教育的满意度。

  • 标签: 开放性作业 高职内科护理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管理对开放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75例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与整理临床基本资料,将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25例患者纳入感染组,随机选取同期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的50例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结果中数据存在明显差异的因素指标统一纳入多因素分析,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单因素,以此筛选出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受伤至手术时间≥8 h、开放骨折、住院时间≥14 d、手术时间≥180 min、合并糖尿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 d(OR=3.089,1.793,4.536,2.524,1.919,4.162,P<0.05)。结论:四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为受伤至手术时间≥8 h、开放骨折、住院时间≥14 d、手术时间≥180 min、合并糖尿病、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5 d。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切口感染术后感染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放骨折伤口感染患者的湿敷料换药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22年2月-2023年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98例开放骨折伤口感染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换药护理,观察组使用湿敷料进行换药护理。比较不同方式干预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82%,对照组为81.6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换药次数,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换药时疼痛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开放骨折伤口感染患者采用湿敷料换药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可提高干预效果,有利于降低患者疼痛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伤口感染 湿性敷料换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实施开放四肢骨折术患者中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病人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将我科室收治的56例开放四肢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分析对象,选取时间始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结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采用手术室护理的实验组,每组患者28例,对比两组病人的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率及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见、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差异较大,存在可比(P<0.05);在护理满意率方面,实验组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见、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具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开放四肢骨折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对于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骨科 切口感染率 开放性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VSD治疗下肢开放骨折创面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收治患者100例,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0例,综合护理)。对比创面恢复指标。结果:观察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敷料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护理 VSD治疗 下肢开放性骨折 创面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难度。方法 回顾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医院精神科80例患者在开放病房的治疗情况,根据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分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对患者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在开放病房对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经循证护理后,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7.50%,对照组27.50%,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2.50%,高于对照组72.50%,存在差异(P<0.05)。结论  在临床精神科开放病房护理管理中,通过循证护理加强病房护理管理,不仅可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精神状态恢复,发挥积极影响。 

  • 标签: 开放病房 精神科 循证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微创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脊柱创伤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剩余患者接受微创手术,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离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少;水平移位、Coob 角、椎体高度丢失率更小;并发症仅为6.66%,较对照组的23.34%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微创手术 传统开放手术 脊柱创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2023年2月份开始落实针对安全管理对策(完善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优化陪护计划、加强健康指导),研究时间为2022.8至2023.8,比较落实前后每50例患者中危险物品检出率、不服从管理发生率、睡眠质量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管理对策落实后危险物品检出率从28%降到8%,不服从管理发生率从24%降为6%,PSQI评分从(8.93±2.81)分减少到(6.69±1.62)分,落实前后数据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针对安全管理对策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安全问题中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开放式精神科病房 安全管理 健康指导 陪护计划 危险物品
  • 简介:【摘要】在精神科中,开放式病房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能够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康复更加符合患者的心理需要。然而,在临床中,开放式病房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病房 安全问题 防范 对策
  • 简介:【摘要】在精神科中,开放式病房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更加人性化的护理环境,能够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康复更加符合患者的心理需要。然而,在临床中,开放式病房的应用也出现了一些护理安全问题。在本研究中,主要分析了常见的开放式病房护理安全问题,提出了有效的问题解决对策。

  • 标签: 精神科 开放式病房 安全问题 防范 对策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介绍开放式辅助教学系统的特点和优势,分析其在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促进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加强师生互动和合作、提高学习效果评估的准确等。同时,也讨论了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标签: 护理实验 新课标 开放式实验教学 辅助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并提出施以开放式护理管理方案,以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程度、治疗效果、自知力恢复情况等数据判定其方案实施的有效。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我院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例),并分析两种不同干预方式的管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精神症状缓解程度、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自知力恢复情况、治疗依从及治疗后焦虑、抑郁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四项数据间达到P<0.05标准。结论 临床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对提升整体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精神症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方案的管理理念较科学且全面,可提升患者自知力与临床配合度,同时改善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此建议推广该项护理管理方案。

  • 标签: 开放式护理管理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影响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预防护理干预在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 1 月 1 日 ~12 月31 日我院发生的8例MDRPI进行回顾分析,探讨预防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结果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器械压力损伤的发生。结论 预防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MDRPI发生率和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损伤程度,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水平,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性护理干预 医疗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的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护理干预在ICU器械压力损伤(MDRP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1月-2021年12月本院102例ICU患者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51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行预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皮肤微环境管理、健康教育、医疗器械操作和MDRPI相关知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DRPI发生率和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ICU患者预防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预防压力损伤,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ICU 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 简介:  摘要:目的:通过这次试验观察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的临床效果,为之后的儿科护理提供更多的借鉴经验。方法:在这次试验中,选取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接受儿科护理的患者52人作为本次试验对象,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将52人分成两组,每组26人。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这组称为观察组;一组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非语言沟通,这组称为对照组。试验结果的分析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治疗依从,一个是家长的反馈。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在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观察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13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9人;在常规护理中加入非语言沟通的对照组中,孩子的治疗依从明显提高的有21人,家长对护理反馈良好的有23人。结论:从以上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非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在之后进行儿科护理的过程中可以考虑继续使用。

  • 标签:   儿科护理 非语言性沟通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失的预防护理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长期卧床患者78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压力损伤发生率与持续时间有差异,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压力损伤评分有差异,观察组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长期卧床患者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力损伤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降低患者压力损伤评分。

  • 标签: 长期卧床患者 压力性损伤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产科凶险前置胎盘手术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对患者的影响及价值。方法:将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开展实验,以该期间我院产科行凶险前置胎盘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入组对象,结合奇偶数字分组方法,均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最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对比数据结果。结果:行综合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另一组,护理满意度数据优于另一组,差异表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凶险前置胎盘手术患者运用综合护理不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数据,且可提升患者康复进度,有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产科凶险性前置胎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