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心血管内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的研究对象为我院2019年10至2021年5月在职的30名心血管内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培训模式,观察组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培训模式,培训期结束之后,对比两组护士的培训情况(包括心脏复苏、仪器监护检测、吸痰操作、呼吸机应用等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的相关培训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心血管内科 护士培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消化内科护理管理制度的优越性,探究于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在本次实验研究中,于消化内科中选取74例已经被确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纳入实验,其均符合实验入组标准。为达成实验目的,将患者分为两组,并注重分组的随机性,一组为常规组,另一组为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模式,并比较其具体效果。结果:实验完成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了护理效果的统计分析,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效果的优良率更高,(P<0.05)。结论:经过优质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提升护理管理制度的高效性。

  • 标签: 消化内科 优质护理 护理管理制度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中国还处在逐步设立试点和加大推广的起步阶段,相关立法、社会实践、保险机制、相配套的长期护理体系以及市场建设仍然有待发展和不断完善,现阶段成果对河北省的实际指导有限。日本是全世界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在长寿之国和最适宜养老国家美誉的背后,日本在2000年启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共同支撑发挥着社会养老体系顶梁柱的作用。日本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同属儒家文化圈,在传统文化上有极强的相似性,借鉴其老龄化进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中国以及对河北省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无疑非常重要。

  • 标签: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日本经验
  • 简介:摘要:在高校内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提高广大在校生的身体素质,让其具备更加优秀的健康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将体育比赛、体育活动等和体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从而更大程度的调动起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帮助大学生树立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将我国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整体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打下坚实的身体基础。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根据现阶段高效体育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一定的教学延伸来研究如何能进一步获得更好的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效果。

  • 标签: 高等院校 体育教学 课堂延伸 体质健康
  • 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又为循环系统类疾病,其是一种循环系统或是涉及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是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组织与器官,如血管、心脏等,临床将其分为慢性与急性两种,一般其的出现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有相似的病因。因此,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讲,做好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心血管疾病预防知、信、行等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大学生的心血管疾病预防知识水平较差,其知识水平较差,健康行为较差,故需要学校加强在校大学生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强化健康宣教,多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训练。

  • 标签: 在校大学生 心血管疾病 预防知 进展
  • 简介:摘要:当前,国内外大学生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了影响其健康水平的一类重要疾病。大学生胃肠道疾病发生因素较多,需积极寻找影响因素,从多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干预,进而降低胃肠道疾病在大学生中的发生率,促进其胃肠道健康。本研究针对国内外大学生胃肠道疾病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最新进展展开分析。

  • 标签: 国内外大学生 胃肠道疾病 影响因素 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PBL联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非医学专业大学生10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两组教学内容相同,为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通过比较两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成绩、对培训的认同度以及满意度来评价PBL联合CBL教学模式在非医学专业大学生急救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总分(86.8±3.1)分,高于对照组(83.2±4.3)分,观察组技能成绩总分(94.67±2.83)分,高于对照组(88.63±4.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BL CBL 急救培训 教学模式 大学生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1-07-28
  • 出处:《护理前沿》 2021年第12期
  • 机构:作者简介: 姓名:张玮琦,性别:女,出生日期:1993年9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护 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通信作者:朱娅男,性别:女,出生日期:1984年4月,籍贯:重庆市,学历:本科,职称: 副高,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 ISBAR沟通模式规范手术室护理人员交接内容,提高护理交班质量及护理人员对患者有效信息的接收,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升专业能力,提高护患满意度、医 护满意度。方法 ①于 2020年 3月成立专案改善小组,专案改善时间为 4月至 6月,②根据 ISBAR沟通模式制定运用于手术室重点环节交班模版,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培训学习,③每日晨交班由护士长抽问巡回护士对患者相关信息掌握程度,巡回护士根据术前交班模板对患 者相关信息的掌握、术中特殊用物准备进行交班,对疑难患者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及解决方 案,④每月进行专项质控检查,对各科室病房护士进行手术室护士术后交接满意度调查,并 作出阶段性评价。结果 通过实施 ISBAR沟通模式,提高了护理交班质量,护理人员由抽问式交班转为主动式交班,患者术前信息知晓率大于 90%,患者身份核查率达 100%,交接质量提高,护士长掌握当日手术患者特殊情况,重点关注危重及疑难患者手术间,提高了病房 护士对手术室护士满意度。 【Abstract】

  • 标签: ISBAR 沟通模式 手术室 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