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新生儿泪炎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的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方法 本文研究时间为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样本数据为我院时间段内收录 82例新生泪炎患儿,所有患儿在入院后均行表面麻醉的泪道探通术,总结临床护理措施与护理效果。结果 最终对比结果表明,护理后患儿治愈率以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结论 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表面麻醉下行泪道探通术的新生泪炎患儿中,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使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医院带来的护理服务。

  • 标签: 表面麻醉 新生儿 泪囊炎 泪道探通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慢性泪炎是眼科常见病,多见于女性成年人及老年人。临床表现为泪、眦角和结膜内有较多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最后导致鼻泪管阻塞。现国内外多采用经皮鼻腔泪吻合术,而内窥镜鼻腔泪吻合术是利用鼻内窥镜技术,通过监视器下行鼻腔泪吻合术,因其创伤小、术中出血少、视野清晰,术后患者恢复快,无皮肤疤痕是眼科手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趋势。2004年12月,我院在眼科医生协作配合共同完成了首例鼻内窥镜鼻腔泪吻合术,随访患者6个月,效果良好,无溢泪、溢脓症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窥镜下 鼻泪管阻塞 护理 眼科医生 术后患者
  • 简介:目的:探讨表面麻醉经鼻腔插胃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需行胃肠减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1%盐酸丁卡因滴鼻孔及舌根部,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管;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插胃管。比较两组置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管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置管时心率、血压变化及平均置管时间、恶心发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等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表面麻醉起效5min后插胃管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率。

  • 标签: 表面麻醉 盐酸丁卡因 胃肠减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慢性泪炎在鼻内镜鼻腔泪吻合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2022年1月在我院实施鼻内镜鼻腔泪吻合术的1例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手术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护理效果良好,患者平安出院,手术后患者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在鼻内镜鼻腔泪吻合术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静脉全身麻醉宫腔镜检查的护理配合与体会。方法:选取本院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66例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均在静脉全身麻醉开展宫腔镜检查)。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8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的满意率以及并发症(①穿孔、②感染、③出血)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接受宫腔镜检查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全身麻醉宫腔镜检查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静脉全身麻醉 宫腔镜检查 综合护理干预 满意率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对麻醉安全的作用。方法:研究期(2020年6月-2021年5月)内,入组观察对象60例麻醉手术患者,采用计算机双色球分组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并实施不同护理方案: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干预(观察组,n=30),常规护理(对照组,n=3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术后苏醒指标指标对比,气管插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PACU滞留时间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麻醉相关不良反应(低体温、躁动、误吸、低血压)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6.67%(2/30)低于对照组患者26.67%(8/30),(p<0.05)。结论:在麻醉护士与麻醉医生配合干预,通过切实考虑患者感受,进行护理配合,能够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预防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麻醉护士 麻醉医生 配合 麻醉安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收集成熟的卵母细胞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的关键步骤之一,目前常用的取卵方式是在阴道B超引导进行操作,这一阶段患者疼痛显著,在临床上通常采用镇痛或麻醉的方法来减轻患者不适。在静脉麻醉用药中,异丙酚因其引导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

  • 标签: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取卵术 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方法,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方法基础上加入麻醉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命体征、疼痛评分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稳定,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麻醉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疼痛感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麻醉护理 全身麻醉手术 生命体征 疼痛评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参与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采用麻醉护理的方式,并对效果予以研究。方法:本案例选择的是某医院2022年1月到2022年8月的100名病患,依靠电脑随机的模式,将其分到常规组以及护理组里面,每组都是50人。常规组患者全部采用传统护理方案,护理组患者采用麻醉护理方案,对比两组的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率。结果:在恢复时间方面,护理组各项时间均比常规组要少,差异满足统计学要求(P

  • 标签: 麻醉护理 全身麻醉 患者 实际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时间在2021年2月~2022年3月的患者共计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常规组、试验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急救护理。结果:常规组患者止血成功、再出血率分别为90.0%、10.0%,试验组患者止血成功、再出血率分别为96.0%、4.0%,经比较,试验组效果较优(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急救处理,在全身麻醉胃肠镜进行急救护理,整体效果较好。

  • 标签: 急救护理 上消化道 出血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麻醉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自2020年9月~2022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86例行全身麻醉的骨科手术患者。以盲摸双色球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每组均为43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优质麻醉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于参照组(P

  • 标签: 麻醉护理 骨科全身麻醉手术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护理满意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麻醉护理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的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0例,双盲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3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麻醉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术后1h、术后6h、术后1d、术后2d、术后5d)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术后心率、术后苏醒时间小于对照组,观察组麻醉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护理可减少全身麻醉手术风险,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全身麻醉 骨科 麻醉护理 认知功能
  • 简介:全身麻醉是指从呼吸道或静脉注射麻醉药物,出现可逆性意识丧失、镇痛的状态。全身麻醉它包括静脉麻醉、静吸复合麻醉、硬膜外麻醉气管插管复合麻醉等形式。近年来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现代麻醉学的不断进展和监护设备的不断更新,全身麻醉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和安全。其苏醒期与诱导期具有相同的危险性,病人随时会出现呼吸、循环、神经系统、代谢等方面的改变。

  • 标签: 全身麻醉 麻醉复苏室 麻醉病人 静吸复合麻醉 护理 硬膜外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对麻醉护理于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于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进行骨科全身麻醉手术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采用麻醉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在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的麻醉静息期、苏醒期的心率、血压,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各项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予以麻醉护理可减少各类并发症发生情况,加快恢复速度,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麻醉护理 骨科全身麻醉 麻醉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护理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分别实施麻醉护理+常规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寒战发生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完全苏醒时间及麻醉恢复室停滞时间。结果:观察组寒战、苏醒期躁动发生率(1.67%、4.17%)均明显比对照组(9.17%、13.33%)低,完全苏醒时间和麻醉恢复室停滞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给予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麻醉护理,可降低寒战和苏醒期躁动发生率,缩短患者完全苏醒时间与麻醉恢复室停滞时间。

  • 标签: 寒战 苏醒期躁动 全身麻醉手术 麻醉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球和双球宫颈扩张球与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我院分娩有引产指征应用子宫颈扩张球的孕妇116例,其中应用单球组58例,双球组58例.观察两组护理并发症及分娩结局.结果:两组孕妇使用球前后宫颈成熟度评分,引产成功及不良反应发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球和双球两种子宫颈扩张球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均安全、有效,但临床应用中要掌握使用指征.

  • 标签: 子宫颈扩张球囊 妊娠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 将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麻醉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式,选取804名接受手术室麻醉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这些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情况,了解下呼吸道感染和手术室麻醉有怎样的关系。结果 804名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为86名,发生率为10.70%,呼吸道感染52名,占比为60.47%。52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17名患者使用的液体消毒剂进行消毒,12名患者接受循环使用麻醉机,占比分别为32.69%、23.08%(P<0.05)。结论 手术室麻醉中存在较多引起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麻醉前抗菌药物的使用、麻醉机过滤器的类型,有效预防此类因素,有利于降低手术室麻醉中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手术室麻醉 下呼吸道感染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