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于我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进行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肺炎、切口感染、炎性肠阻塞和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肝胆管结石手术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肝胆管结石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方法从2014-06至2015-06期间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0例中选取800例作为样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例,实验组对产妇实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对照组对产妇采取一般护理方法,待新生儿出生后,观察比较两组的产妇正确哺乳人数,母婴保健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母乳喂养成功例数和产后母亲奶胀情况等。结果一段时间后,实验组产妇掌握相关保健知识及哺乳方法正确的例数分别为380例和361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例和280例;同时,在我院的健康教育指导下,实验组产妇更倾向于进行母乳喂养(99%),对照组产妇愿意进行母乳喂养的人数(75%)低于实验组;实验组产妇采取母乳喂养的成功人数为376例,奶胀人数8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73例和24例;此外,实验组产妇乳汁的质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以上数据均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巩固爱婴医院成果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使更多产妇掌握正确哺乳方式,保证母乳喂养更高的成功率,从而更好的保障新生儿和产妇的健康,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爱婴医院 产妇和新生儿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URP病人围术期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3年11月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72例TURP患者设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4月-2014年10月78例TURP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宣教,重点放在深静脉血栓预防上,观察组使用健康宣教路径表。结果观察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38),病人动作执行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00),两组病人出血停止时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健康宣教路径表的使用能够改善护士及病人行为随意性的现状,不会引起前列腺窝手术创面的活动性出血,但科有效预防TURP术病人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标签: 健康宣教路径表 TURP 深静脉血栓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中医护理临床路径所得效果,评价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的价值。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总计80例。患者均知晓奔驰实验研究目的,且签署同意书。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参照组两组,实验组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参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所得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参照组,经统计学软件检测,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住院期间在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行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干预,能够提高总体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推荐临床使用。

  • 标签: 中医护理 临床路径 常规护理 神经根型颈椎病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因创伤死亡的18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交通伤、高处坠落伤及刀刺伤是主要的致伤因素,以头部为主要受伤部位的创伤大多数为多发伤,重型颅脑损伤及休克为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是减少创伤事故的关键;加强院内及院外急救,提高抢救技术水平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 标签: 创伤 死亡 抢救
  • 简介:目的:探讨昏迷的特点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4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原因列前三位的是中毒、创伤、脑血管意外;昏迷病人男女之比为1.24:1,平均年龄(32.3±18.2)岁;昏迷病例职业分布列前三位的是工人、无业及待业者、商业人员;脑CT、MRI、脑脊液、血清生化检查对昏迷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结论:正确诊断、早期治疗、合理用药是治疗昏迷病人的关键。

  • 标签: 昏迷 中毒 创伤 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中暑病人的急诊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6例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15例,死亡1例.结论:实施各项有效抢救及护理措施,可提高中暑的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中暑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急救过程中的快捷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3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1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的手术治疔。结论:做好护理急救配合.缩短进入手术室的时间,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异位妊娠 失血性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本院两年来急诊初级心肺复苏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4年1月~2005年12月间44例心肺复苏病例。观察其心跳骤停发生地点、骤停时间、病因、肾上腺素用量、有无电除颤及机械通气等指标。结果:成功组复苏前骤停时间比失败组短(P<0.05);在院内发生骤停的复苏成功率比院外要高(P<0.01);成功组需要的胸外按压时间和肾上腺素总量均低于失败组(P<0.05)。结论:影响心肺复苏成功的基础因素包括心肺复苏前骤停的时间、地点、基础病,在心肺复苏过程中是否及时开放气道、进行胸外按压的时间、肾上腺素的用量等可预测复苏的成功率。

  • 标签: 初级心肺复苏 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诊疗恙虫病的体会,以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39例恙虫病资料.结果:但均有持续发热,可出现心肺肾肝等多器官损害,特征性的焦痂或溃疡发生率为64%,且分布部位隐蔽,外斐氏反应均大于1:160.氯霉素治疗疗效好.结论:恙虫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氯霉素可作为首选药物.

  • 标签: 恙虫病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传染病
  • 简介:目的:探讨本院孕产妇死亡原因和降低死亡率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年~2005年42例孕产妇死亡的临床资料。结果:死因中产科出血28例,妊高征、羊水栓塞各4例,合并重症心脏病、肝炎各3例。结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出血,防治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至关重要。

  • 标签: 孕产妇 死亡率 防治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急诊科是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场所,也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而医疗、护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在发生医疗纠纷中多牵涉到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预防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的纠纷,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是十分有益的.笔者在急诊科工作十多年,对急诊工作中发生的护理纠纷原因作一分析,希望对同行起到警示作用,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分析对策 急诊护理 护理纠纷
  • 简介:目的:探讨综合性医院院前急救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方法:统计分析本科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院前急救次数以及空车率、呼救原因、现场施救措施以及复苏成功率、备车时间、路程耗时、呼叫-施救间期、院前急救收入和欠费情况。结果:院前急救出诊任务1241次,实际急救1023人,空车返回125次,空车率为10.07%;呼救原因前三位是创伤、心脑血管急症、急性中毒,占实际的71.85%;其中仅需转运服务占22.09%(226例);现场心肺复苏61例,成功5例,成功率仅为8.20%;平均呼叫-施救间期11.2±4.3min;有12.65%的院前急救任务无法收到应得费用约占应得收入的5%。结论:区分一般帮助和紧急医疗救护有利于合理使用现有急诊医疗资源。大力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是提高心肺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的根本途径,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急诊医疗补偿机制对提高院前急救质量和促进急诊医学发展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 心肺复苏 综合性医院 急救知识 急诊医疗补偿机制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构成,以尽快明确病因诊断,提高急诊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诊治的急诊昏迷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83例昏迷患者中,脑卒中54例(29.5%),急性中毒42例(23.0%),严重创伤39例(21.3%),低血糖昏迷15例(8.2%);死亡43例(23.5%).结论:急诊昏迷患者可首先考虑脑卒中、急性中毒、低血糖昏迷等常见病、多发病,进行相应检查有助于缩短病因诊断时间,提高其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昏迷 病因 急诊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人眩晕病因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老年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0例眩晕病例中脑血管疾病占63例(70%),其中椎基动脉供血不足41例(46%)。结论:老年眩晕最主要病因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也应高度警惕脑血管意外、心律失常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 标签: 眩晕 临床特征 老年人
  • 简介:本科于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小儿急性中毒38例,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1例,女17例;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7岁。中毒时间多发生于夏秋季。中毒后就诊时间:半小时内10例,1~3小时18例,4~6小时6例,7~9小时4例。1.2中毒分类以食物中毒为首因占31.57%(包括植物果仁、毒蕈等),其次安眠镇静类药占18.42%,有机磷农药占

  • 标签: 小儿急性中毒 就诊时间 中毒抢救 有机磷农药 食物中毒 总结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2006年我院16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结果:出血原因有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16例均经再次手术抢救成功。结论:血管结扎线脱落、残留腺体创面渗血、漏扎出血的血管、肌群断端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引流不畅以致局部积血是引起甲状腺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术后出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全身血管炎症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发病早期误诊率高,严重并发症为冠状动脉病变.近年来,随着临床认识水平的提高、超声心动图技术完善及在应用阿斯匹林的同时应用静脉丙球治疗,对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诊治水平起重要作用.现将我院1990~2002年收治的54例患儿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临床分析 例临床 川崎病